2022年納智捷U5小試,破解網路謠言

看本天兵標題寫得好像很正面,實際上缺點也是有的,也很明顯。

 

先來看本文主角

就是U5,等級應該是AR環景版(查2019年定價是73.9萬),因為有環景功能。

這台是透過租車app租的租貸車,那個app就是他母公司(格X)的那個,我沒收他錢所以沒必要打全名出來。

里程數已經快八萬公里,意外的還蠻多人來租。

(大概是因為風評比對手好的關係吧)

 

另外這台車前後配胎不一樣。

前胎是Maxxis HP5

尺寸215/55ZR17。

 

後輪是原廠的Bridgestore EP150

尺寸一樣是215/55ZR17。

 

 


 

簡單介紹一圈後開始聊車吧。

外觀不評論(本天兵覺得還好),內裝塑料頗重,就跟當初這車剛上市時本天兵講過的一樣。

加上門板裝飾是絨布材質,當營業車久了就容易有毛邊。

內裝的質感設定就是在Yaris那個區間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中央大螢幕大概是因為角度的關係所以反光程度還好。

環景畫面切換的速度很快,而且還會自動切換成車頭兩側or單邊or照後,全部依照你開車當下的狀況自動切換。

只是鏡頭的畫質很普,感覺不出質感。只能說圖一個方便,畢竟這車定價就在那邊。

喜歡高畫質的請拿出錢來買他牌高級車謝謝。

 

至於營業車很重要的"內裝乾淨程度",必須說格X還是有在顧,整體清潔度比起友牌i要好上不少。

車內無垃圾、內裝完整沒有被破壞,重點是完全無菸味,甚至一點異味都沒有

缺點就是門飾板底下還是有泥土磨擦痕跡(就是一般租貸車常見的使用痕跡),以及地墊磨損很嚴重。

畢竟這台是丟路邊停車場隨租隨還的,跟放在店裡請人顧的還是有差。

 

接下來聊冷氣,很重要。

有人說買T牌就是買有輪子的冷氣,本天兵開歷代神A起家,深深覺得這句話再中肯不過。

夏天外面3X度,車內冷氣開26度都夠冷,當然隔熱紙要記得貼(隔熱紙要抗紅外線才有效不是貼黑!)。

部分他牌歐系車甚至一些小眾的日系車炎炎夏日開26度,你會以為冷氣壞了怎麼越吹越熱。

 

那這台U5呢?

外面氣溫超過30度,必須說冷房效果不會遜色T牌太多,但是這台租貸車沒貼隔熱紙,所以冷氣要開到22度左右才夠冷。

但是這種直立式的出風口,冷氣都會吹到駕駛的手,開22度其實駕駛的手會蠻冰的。所以後來都開24度。

所以冷氣這關,U5合格。

 

 

駕馭感受部分,相信這點又是很多人急著搶酸的重點項目。

驅車上路,油門的反應相當輕快,設定上跟T牌這類日系車一樣都是輕輕點就很會跑的設定。

剎車也是稍微輕踩就有減速的回饋,缺點是踩踏的行程比較短一點,開習慣長行程的可能會無法適應。

優點當然是好開好上手。

 

1.6升自然進氣搭配CVT自排變速箱,油門踩下去拉轉反應相當快速,但是速度上來的就比較遲緩一點。

這就是CVT的通病,習慣就好。只是再加速就會捉襟見肘,畢竟引擎就是那麼小。

 

底盤回饋上這車很歐化又很日式。

方向盤設定很日本車,相當靈活輕手,以不超速的前提下車身反應都能輕鬆跟上方向盤,超速的話我不知道,因為我沒超速。

而懸吊的坑洞處理能力卻又相當類似歐洲車那樣,能夠四平八穩的消弭坑洞帶來的不適感。

開起來會覺得車子很穩、很一體,不會像日系車那樣散散的感覺。但是車身動態卻又很靈活很日系。

講白點以市區行駛來說這台車好開到難以置信。油門反應迅速,開起來又很穩。

 

 

另一個明顯感受到的是車內隔音,U5的隔音好到難以相信。

本來想說換這種便宜胎(而且還前後不同款)應該開出去會吵到不行,結果卻相當安靜。

底盤噪音、門板隔音、防火牆隔音,這三大項都做得非常的好,完全不是神A或是神鴨這個等級的表現。

直覺來說應該有逼近中大型豪華轎車寧靜度的水準。

順帶一提,這台營業車開了七萬多公里,車內一點異音都沒有,裕隆的組裝品質出乎本天兵預料的好。

另外我們也沒遇到什麼熄火還是抖動的問題,還真的就是流言破解。

(積碳?哪台燃油車不會積碳你介紹一下給大家看看,我開神A都要固定加汽油精下去清積碳了)

(不過聽說這年頭還真的有開四萬公里就積碳亮引擎燈的外國車,想當初那些業代還天天攻擊這個牌子積碳抖動呢,不知道現在褲子被沖到哪裡去了呢。)

 

 

講的那麼好聽,那有沒有缺點?當然有。

 

第一個就是椅子。

駕駛座的椅子在大腿支撐的部分相當缺乏,可調範圍又很少所以得坐高一點(啊我腿就長啊)。

副駕駛座不知道是被坐壞還是怎樣,背部的支撐度很差,坐久了容易背痛,腰不會酸反倒背會痛,很奇怪。

屁股的支撐倒是不錯,神A的椅子在屁股那塊很薄像在坐板凳。

 

第二個就是環景鏡頭畫質很普,以及手機連線功能雞肋。

本天兵還是喜歡用車內導航而不是用手機連線,再說納智捷的手機連線都不是用現今的主流方式,實在無用!

 

第三個應該是這台車的單獨問題,那就是電台的收訊品質很差。

我在猜可能天線被人拔掉或是被破壞,高里程租貸車嘛,不可能樣樣完美。

 

第四個算是雞毛蒜皮小事,儀表板的訊息不夠多。

至少讓儀表板可以顯示一下車外溫度吧。

 

第五個也有點雞毛蒜皮,喇叭音質很差,比T牌國產車還差。

因為隔音很好的關係,所以車內喇叭音質好壞很容易聽出來。

 

第六個更雞毛蒜皮,關車門的聲音介於紮實跟鬆散之間。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跟組裝無關,純粹調音而已。

 

 

最後來結論一下

超乎預期的好開,但椅子不太好坐。

 

 


 

下面這段是給還想繼續看的人。

台灣人有個習慣,那就是我們總是希望國產品牌要有超越對手的表現,卻又不能賣跟對手同價位。

因為台灣人各個天生就是精打細算的箇中高手,做事絕對不吃虧,還要佔盡對方便宜。

一來也是因為競爭環境激烈,國人消費又偏好花大錢裝大爺。

其實我們都是希望自己花的每一毛錢都能夠替自己加分、或是彰顯自己的地位。

 

納智捷身為一個台灣品牌,面對的就是一群天生的消費高手,在定價跟產品設定上只要不夠突出就容易被人唾棄。

再加上網路流言不論對錯只論立場,一個新生品牌自然很難跟外資老牌對抗。

 

本天兵沒有立場只論是非。

對本天兵來說,當初這台車如果全車系定價都能少五萬,或許市場會有不同的解讀。

畢竟車輛本質就在那邊,如果願意當個價格破壞者相信會對車市再次投下一顆震撼彈。

可惜當年因為U6賣太好讓納智捷高層嚐到甜頭,對U5的信心太高,導致銷售無法取得突破。

(以及納智捷堅持的不二價策略,台灣消費者很喜歡在談判桌上討甜頭,搞不二價那還玩個屁喔)

加上車界業代互相攻擊來攻擊去的,弄個流言炒作一下就能翻弄與論影響消費者的信心。

 

不過這台車會停產也不完全是因為定價策略,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台車的智財權對岸的東風裕隆有參一腳。

後來政局變動,裕隆選擇與東風集團拆夥,產權劃分加上車也賣不如預期,乾脆就順勢停產來劃清界線。

 

最後也不用說什麼希望品牌會好會長久這種噁心話。

你產品做的好、公關弄得好,就會有人挺,台灣人不是每個都是瞎子。

還在盲目聽信網路評論的,建議都去開開看,這就跟某百年美式品牌的網路宣傳一樣,開開看,很好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