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景點] 尾道隨筆(終)

在逛完了大名鼎鼎的千光寺後,接著就是尾道地區比較深入,也比較少人會去的景點。

 

首先第一個就是位於千光寺半山腰的"中村憲吉故居"

現在改作為"尾道文學館"。

 

建築整體長這樣

而中村憲吉先生,簡單講就是一位接近百年以前的著名日本短歌文學家。

不過台灣這邊幾乎沒有接觸日本短歌文學,所以知道的人很少,路過的人很多。

 

 

下一個點是天寧寺三重塔

從中村憲吉故居可以遠眺天寧寺三重塔與尾道市區風景。

而天寧寺三重塔則是在上述景點再下來一點的位置。

 

說到這座三重塔,不說你不知道,他可是國家指定的重要文化財!

因為塔建立於西元1388年,也就是超過六百年前建立的寶塔!超過六百年的歷史!六百年

原本是五重塔的設計,但是因為建築老朽的關係於1692年拆除上面兩層,變成三重塔。

 

不過實際走近三重塔

你會發現附近很多墳墓...有點陰森。

因為日本的葬禮是依據佛教系統來走的,家族的墳墓會設立在佛寺指定的境內。

而尾道地區的建築因為大多沿著山坡地建立,土地狹窄,所以佛教建築跟墳墓只能擠在一起設置。

其實不要說佛塔跟墓碑擠在一起,墓碑群的附近還有民宅呢,真的是把土地用到極致。

 

 

說到尾道的山坡地建築,

從千光寺走下來、或是沿著"貓小路"(猫の細道)行走,你會發現路大概都長成這樣

非常狹窄、曲折蜿蜒、沒有路標、又有一定坡度的道路。

所以Google Map街景缺乏千光寺山地周遭的街景是很正常的,因為根本不知道路怎麼走,只有當地人才知道。

比較差一點的是上面那樣,比較好一點的是下面這樣

至少還有一點鋪裝,走起來跟以前在下關市走李鴻章道時幾乎一樣。

但是尾道的山路沒有鋪裝、缺乏維護的道路還蠻多的

像這條就缺乏維護,慶幸的是至少還像條路。

幸好不管怎麼走,只要往下走就會接到一般市街區,所以還不太需要擔心迷路問題。

 

 

好了,繼續穿梭在尾道的小路之中吧

眼前豁然開闊,原來是來到了尾道文學公園,這是一個連Google Map都沒有的地方。

 

接著彎一下

來到了寶土寺,屬於淨土宗的。

 

境內有一座招財貓工房

蠻漂亮的,拍起來紀念一下。

 

 

前面看了那麼多佛教的寺廟,難道尾道沒有神道教的神社嗎?

答案是"有喔!",位於寶土寺隔壁的吉備津彥神社就是神道教的神社建築

很有趣的是,神社的鳥居就位於寶土寺的境內,在尾道的狹小坡地上神佛也只能一家親了。

喔對了,吉備津彥神社祭祀的就是桃太郎,或者該說是"吉備津彥命"。

 

 

接著又鑽回尾道的小路之中,過了許久,頓時開闊

原來是到了這次尾道小路終點的"清淨山光明寺"。

明眼人應該會發現,這個景色就跟人中之龍六的龍南神社旁小路出來的樣子非常類似。

沒錯,人中之龍六的龍南神社,位置就是現實中的清淨山光明寺。

 

光明寺的本殿外觀長這樣

是不是跟遊戲裡的龍南神社完全不一樣呢,那是因為龍南神社是神道教,光明寺是佛教。

遊戲中是把位於千光寺纜車站旁的艮神社裡面的拜殿搬到現實中光明寺的位置,就變成了龍南神社。

 

各位熟悉的那座陸橋也在光明寺的正前方

也就是有機車停在看起來像是行人陸橋的那座陸橋,現實中是真的有機車停在那邊的。

 

 

從陸橋下到商店街,路過一下大和湯

裡面禁止攝影,沒有要點餐也沒有進去的必要,所以就外面拍一拍離開。

 

 

不過因為鑽小路鑽的不夠過癮,於是又從旁邊再鑽進去尾道的小路

這口看起來破破爛爛的水井其實是文化遺產,叫做二階井戶

顧名思義,就是設立在二樓的水井,以前沒有自來水系統的時候上面的住戶就是這樣打水來用的。

有趣的是他不是像一個垂直的洞那樣打到地下,而是跟一樓的水井共用,所以中間是裸露在空中的。

 

 

看過文化遺產的水井後,最後來到的是持光寺

這間寺廟也是一堆國寶,據傳寺廟創建於承和年間(西元834~848年),由慈覺大師創立的天台宗寺廟。

裡面收藏了一幅被指定為國寶的普賢延命畫像。

 

 

除了神社之外,有一座相當有趣的建築物也值得造訪。

那就是位於尾道車站後方的"舊和泉家別墅"

看起來很普通的古色古香,這棟建築可是登記為有形文化財的歷史建築喔。

 

不過從下面看是看不出來到底哪裡特別,所以從旁邊的小路上去拍給各位看

看起來有沒有一點宮崎駿的奇幻風格味道出來了?

這座舊和泉家別墅是1933年建立,當初尾道地區非常流行在坡地上蓋一座空間利用到極致的建築。

所以當時的和泉茂三郎先生就買了一塊10坪大的土地,利用西洋跟日式的建築工法蓋了一座空間利用到極致的奇怪日式風格建築。

作為一座昭和初期,以及尾道地區的建築風格來說,舊和泉家別墅可說是集當時工藝於一身的超級建築。

現在是作為"尾道ガウディハウス"用來展示日本建築士作品的公共場所。

順帶一提,ガウディハウス是指"Gaudhi House",也就是各位熟悉的那位設計出聖家堂的西班牙建築師"高第"。

 

 

最後作為壓箱的,當然就是...那個!

 

沒錯!

 

來到尾道的貓小路(猫の細道),當然要拍囉!

 

這裡的貓基本上...不太怕人,但他們還是會刻意跟你保持距離。

 

總之不要嚇他、不要太靠近,都能拍出不少的喵喵照片。

 

 

<給個結論吧>

有別於京都的華麗江戶古風氣息,尾道地區帶給遊客的,是昭和年間那個大家都曾經歷過的古樸、懷舊氛圍。

走進尾道,就像進入一座時空隧道,周遭的時空逐漸的緩慢下來,轉角的咖啡香讓人不禁停下腳步,優雅的品味著從歷史萃取出的點滴風情。

漫步在似曾相似的街景,一個轉角卻又撞見數百年的文化蘊涵。

尾道,就是這樣一個迷人的地方。

 

<交通資訊>

JR尾道車站下車就是尾道地區。

 

<附註>

1. 公車不多,各景點區間建議用走的。

2. 要上去千光寺可以坐坐纜車體驗一下,坐上去再走下來會比較輕鬆。

3. 參觀時間可以抓一整個白天,當地有不少餐飲店可以享用中餐。

 


尾道隨筆,上篇:https://endthezonesoldier.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22.html

尾道隨筆,中之一:https://endthezonesoldier.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28.html

尾道隨筆,中之二:https://endthezonesoldier.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