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景點] 尾道隨筆(中之二)

上一篇講了那麼多"千光寺"這三個字,接下來就要好好地來探訪一下千光寺吧。

在那之前,先介紹一下"為什麼山頂叫做千光寺山頂公園"吧。

 

其實由來很簡單,因為整座山絕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屬於千光寺的。

西元1894年,當時千光寺的住持"多田實圓和尚"覺得尾道的公園太少了,於是決定整理千光寺所在的山地,

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終於整理完備,並取名為"共樂園"。

時間來到了西元1903年,千光寺決定將共樂園的土地委託給尾道市政府,並改名為"千光寺公園"。

也就是說,現在看到的公園其實是將近120年前千光寺整理出來的。

 

從山頂要走到千光寺,路上會經過"文學小路"

這是一條由千光寺所整備,沿路插滿詩句石碑的山路。

因為尾道市有許多文學名人居住之外,許多文藝作品也以尾道當作背景來創作。

所以才有了一個這樣應景的小路。

 

所謂的文學小路大概長這樣

就是一條未鋪裝的道路,兩旁插滿一堆刻著詩句的石塊這樣。

 

找一塊石碑看一下

幾乎所有的石碑旁邊都有附上解說的告示牌,不然很難分辨石頭上到底刻了什麼。

 

除了滿滿的石碑可以瀏覽以外

路上也能遠眺底下的尾道街景與遠方的尾道大橋,視野相當好。

 

走著走著

千光寺到了。千光寺就跟其他日本寺廟一樣都是一個寺廟群,在半山腰的位置上沿著山壁蓋了許多的佛堂。

從文學小路過來,第一個看到的就是上圖的大師堂

 

近拍一下

寫著"千光寺 開山 弘法大師",聽起來有沒有很厲害。

在日本佛教中,能夠被尊稱為"大師"的都是相當具有威望的高僧。

而弘法大師就是千光寺所屬的真言宗系的開山始祖:空海僧侶。

 

轉個彎

鐘樓到了,很特別的是鐘樓採龍宮造設計,或許跟尾道是港口城市有關。

 

繪馬拍一下

很顯眼的Rilakkuma繪馬。

 

偷偷跟你說,這裡也有絕佳風景

一樣也是尾道市街與尾道水道,在文學小路錯過風景?沒關係,千光寺鐘樓這裡也有。

 

接著從大師堂再往前走

就能看到千光寺的本堂了。各位不要懷疑,千光寺本堂就是這麼小間XD,供奉的是千手觀音。

 

人龍六裡面除了千光寺公園以外,千光寺也有收錄在裡面

各位最熟悉的本堂角度應該是這個XD。

 

簡單參拜後,繼續往下走

就會看到本堂旁邊這個寫著"三重岩"的景點。

這個在人龍六裡面是上不去的,既然都來到現實的千光寺當然要參觀一下囉。

 

實際上這個三重岩是長這樣

其實就是裸露在外的巨岩,當初會選擇這裡來蓋寺廟或許就是因為看到了這些奇岩所以才來的。

 

回頭看一下上來的路

其實沒有很好走,天氣不好的時候要小心滑倒。

 

在千光寺提供的地圖上,這裡叫做"鎖鏈山"

因為這裡有一個讓你抓著鎖鏈攀岩的地方,還特地標示"石槌山鎖修行",爬一次100元日幣。

 

有鑑於我們只是來觀光不是來修行的關係

用相機取個景,體會一下就好。

 

不過如果來千光寺,強烈建議三重岩一定要來看一下

因為在這邊就可以把千光寺本堂拍進尾道街景之中,相當漂亮。

 

好了,繼續往下走吧。

若從山腳下沿著千光寺道路爬上來,看到的本堂是長這樣

如果看到這個景色,恭喜你已經抵達千光寺了。

 

特寫一下本堂

順便講個歷史:

千光寺開山時間大約是西元806年,之後由源満仲(多田満仲)這個平安時代中期武將的手中再興。

目前看到的本堂據傳是1686年建立,採用當地相當少見的"舞台造"方式建立,京都著名的清水寺也是舞台造設計。

 

掐指算算,也該是前往下一個點了。

離去前回頭望一下千光寺的方向

就會發現原來纜車塔就蓋在鎖鍊山頂上。

 

好了,往下一個景點前進吧。

 

 

<下篇待續>

 


 

尾道隨筆,上篇:https://endthezonesoldier.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22.html

尾道隨筆,中之一:https://endthezonesoldier.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28.html

尾道隨筆,下篇:https://endthezonesoldier.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