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會聊到Nissan、Infiniti、Land Rover、Jaguar
繼續來到下一攤:Nissan
撇開那些惡意攻訐的酸民,Nissan在台灣之所以只剩下Kicks能大聲真的要多虧了那群日本內鬥專家。
鬥掉一個救世主,繼任者在攝影機前義憤填膺的舉證罪狀後,自己也被類似的原因給踢下來。
回顧這幾年,Nissan的腳步比起對手要慢上不少之外,研發部門也是各自獨立缺乏統合。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幾年Nissan的關鍵技術很少流用到旗下全車系。
GT-R的引擎科技、內外觀設計風格即使過了十年依然只有GT-R一台車在用。
到現在Nissan依舊沒有大量推廣小排氣量渦輪引擎,甚至連2.0L渦輪引擎也很稀少。
以前VQ一門吃透透,現在撐場面的只剩下MR跟QR死撐活撐。
直到2018年才終於生出KR系這顆可變壓縮比的引擎,也就是官方宣傳的VC-Turbo技術。
在那之前Nissan怎麼活的?是靠跟賓士買M274回來用,技術的日產在這段期間跑去玩電動車了所以沒技術。
以為嚴家喜歡東偷西偷?也不看看日產那什麼鳥樣。
一群酸民還以為X-Trail拔掉裕隆之後就能輕鬆輾壓RAV4,如果是的話歷屆COTY有CX-5有RAV4怎沒看到X-Trail?
甚至還有人在酸Serena怎麼沒有國產化,第五代Serena沒有左駕版,官方右改左的案例可以參考特別為了台灣推出左駕版的Toyota Sienta。
Sienta第一批國產化時那個價格台灣人就快吞不下去了,更何況是更高階定位的Serena。
以為Serena國產化後一台60萬喔,這麼會節省成本那想必各大公司必定爭先恐後邀請你們這些"高手"進入公司。
裕日車改成日產台灣,以那群日本人的個性大概又會變成下一個內鬥場,或是直接放給他爛(望向另一間日本在台公司),根本不用期待。
至少裕日車還知道要重壓Kicks,把好料都拚上去,日本到現在還沒引進Kicks喔。
回到車展,既然Nissan這麼押寶電動車,那就來看電動車吧
這台就是Nissan引以為傲的電動車:Leaf,目前這台已經是第二代了。
而第一代的電池已經快死得差不多了。
Leaf有什麼特點?
一、電動車,二、e-padel這個用油門控制加減速的機制。
電動車很可惜的是展場內不能試駕,不過可以試坐
駕駛座視野看去,其實整體質感營造上大概跟Tiida差不多。
但是這台車一來不吃油只吃電,二來開價149萬。
換句話說Nissan把Tiida變成電動車後價格就Double了。
儀表
展示車不能玩,只能等哪天有機會開到再來看這儀表有多少功能。
但這台Leaf,最大的問題是後座
看出來了嗎?Leaf因為底板要放電池的關係,腳踏區域沒有下凹。
但是他椅子又沒有特別加高、車高也沒有特別高的關係,坐在裡面大腿是沒辦法放在椅子上,像抱膝坐一樣。
這點有些電視媒體會刻意去忽略,所以各位不要太相信電視講的東西,他們很會藏。
而且,各位,149萬的車後座是絨布椅,各位買之前要有心理準備。
另一台展場焦點
傳說中的Altima,裕日車這次改用進口的不國產真的很聰明。
因為連過往穩定熱賣的Camry也都改進口了,代表國產中大型房車的市場就是萎縮成無人敢碰的程度。
Nissan故意把這台車設計得很長
線條從頭一直往後延伸,整體的比例其實跟上一代的Teana差不多。
坐進車內
其實一坐進來就發現一個問題:
"這台車怎麼車內豪華感營造得這麼差?"
放眼所及除了那塊木紋飾板以外就是大量的塑膠塑膠跟塑膠,這個已經不是用軟硬塑膠來區別的問題了,
而是從一開始選色上就失去了豪華的氣氛。
整體來說,車內豪華感營造上,Altima輸Camry不知道幾個車身,Mazda6更是輕鬆輾壓Altima。
買到這個等級的消費者跟我說內裝氣氛不重要我是不太相信啦。
也難怪電視媒體都會強調這台車的VC-Turbo,因為內裝實在很不起眼,只好放在操駕上。
遙想當年Teana那種日式和風內裝到現在還是相當的經典,反觀繼任的Altima...。
後座坐一下
沒什麼印象,因為Nissan椅子好坐是先天認知,大家都知道Nissan椅子好。
而空間上,大歸大,卻也沒特別大,或者該說沒有像他外型上看起來這麼的大。
但是比Camry後座要大得多是可以確定的,這一代的進口Camry反倒像是駕駛人取向的設計。
台上有一台怪獸
2020年式的GT-R,說他怪獸不只是因為性能面,開發面上也是一個恐龍。
Nissan直到現在還是把GT-R作為一個獨立的項目來經營,而不是將GT-R的開發資源分享給其他車款。
渦輪增壓引擎出來了嗎?不好意思直到2018年才生出來,但是GT-R是2007年推出的耶。
而且這顆渦輪引擎的重點跟GT-R也沒啥關係,GT-R可沒做可變壓縮比。
性能化內裝設計語言有共用到其他車款嗎?沒有,直接放給他自生自滅。
另一個放著自生自滅的就是台下的370Z。
到現在還在用大排氣量自然進氣引擎作為唯一動力來源,連保時捷都已經縮小排氣量了。
難怪這幾年Nissan會這麼的落寞,內裝抓不到重點、引擎科技跟不上時代、CUV市場更是得靠巴西的Kicks挽回。
橫濱總部那群坐在辦公室的高官真的該好好的檢討一下。
未來就看KR引擎系或是小排氣量渦輪增壓引擎有沒有大量普及到旗下車款,
以及Pro-Pilot有沒有快速的普及下去這兩個看點了。
特別是下一代的X-Trail,沒有KR20DETT或是類似的引擎助陣的話會很慘。
這年頭除了美國以外很少地區會去購買2000c.c.以上排氣量的中型休旅車了,大家都在Down-Sizing。
Pro-Pilot也是不得不上的關鍵配備。
另一邊有一台概念車
IMs concept,可惜來的不是Ariya,那台才是Nissan下一台重點車款。
下一攤來到Nissan的高級品牌:Infiniti
這一攤精彩的只有台上這台,其他都是舊車。
而這一台叫做"QX Inspiration",休旅車,還蠻好看的,門還可以用遙控器打開來。
繼續下一攤,Jaguar跟Land Rover,因為兩家都是同一個代理商
不過他們今年宣傳比較少,有些媒體甚至連稿都沒上。
這裡有一台Formula-E
這台FE是舊版的。
以及必拍的F-Type
但是這台是舊版的,新版的已經推出了。
而荒野路華則是有一台全新的Range Rover Evoque
外觀看起來沒啥大改,卻是一台大改款的車。
內裝鋪成與空間的部分感覺也是普通,令人印象不深。
(下篇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