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會聊到Honda、Volvo、Porsche、BMW
這次展覽一共包下了一樓跟四樓兩個展間,來到四樓首先看的是
Honda,不過他們今年沒新車。
倒是放了一台MM93的MotoGP比賽用車
記得去年台本也有弄賽車過來展示,不過今年大家可以靠比較近一點看。
因為他們家今年四輪的沒新車,所以只試坐了這台
Rebel,類美式嬉皮車。
但是坐起來很空虛,因為造型的關係油箱那塊很空虛沒得夾。
把又太低,高度有點像街車,卻又沒油箱可夾,坐起來滿頭問號。
其他的簡單拍一拍
CR-V原廠幫你裝Mugen套件,現在的Mugen的市售車業務已經萎縮到只剩下內外觀套件了。
雖然CR-V可以仗著跟RAV4差不多的乘坐品質、品牌光環與二手價、低稅賦,以及關鍵的Honda Sensing來撐場。
但是台灣車市競爭很激烈,以台本這種慢半拍又保守的思維,還能持續多久實在不敢期望。
路過一下隔壁的Volvo
它們今年也沒新車,倒是不斷的買電視節目檔期來宣傳,想想Volvo在台灣背後是哪間公司後其實也不意外。
喔對了,他們老闆在2017年時宣布兩年後全面停止販售純燃油車,兩年後的2019年Volvo還是有一堆純汽油車在賣。
他們家的PHEV省油效果也是差強人意,能源局的實驗室測試有55km/L,結果媒體測試在高速路段占比90%的情況下卻只有15.7km/L。
所以各位知道為什麼Volvo這麼積極推動PHEV了吧,他們家的油耗一直都是弱項啊。
但是媒體卻絕口不提,上面已經提到原因了。
說因為馬力大所以油耗可以接受,那反過來也可以看成因為省不了油所以才必須上PHEV。
反正買這個牌子,有很多隱形成本是你購車前很難去察覺出來、或是媒體極力隱瞞的,各位自己留意。
倒是Porsche
今年很大方,所有的市售車都開放試坐。
第一個坐的當然是當紅車款
Macan,這台展示車的等級是Macan Turbo。
駕駛座視野
這台的駕駛座真的很誇張,明明是一台休旅車,配置卻像一台賽車。
排檔桿跟方向盤的距離才一個巴掌大,這樣的設計就是給駕駛能夠縮短換檔時間用的,通常在跑車或是賽車上才看的到。
但是這台是休旅車啊...。
中船部分也是寬到很扯
排滿了按鍵之外也大大的吃掉了車內的寬度。
時速表拍一下
底色是紅色的,不知道是不是加錢選配的套件。
但是這台Macan有一點我很介意,那就是第二排空間。
Macan的第二排空間沒有RAV4舒服,椅面也偏短導致大腿支撐不夠,整體來說不是一個舒服的設定。
但這台是休旅車耶...。
另外一個有試坐的是Paramera。
第二排雖然空間有到水準,但是整體的用料來說...大概介於賓士的E-Class到S-Class之間。
看來保時捷即使做了四門房車,還是以自駕為設計思維。
最後一個試坐的是本天兵的夢幻情車
718 Cayman GTS,保時捷唯一的MR設定雙門跑車。
這台在本天兵的心中比911還要夢幻,因為RR太過激進了還是MR比較理想一點。
坐進駕駛座
馬上夢想破滅XD,因為一來質感低於預期的樸實以外,上下車也相當困難,進出車室比其他品牌的跑車還辛苦。
雖然看照片本來就預期比較低,但沒想到居然是完全不如預期XD,保時捷這次把Cayman入門化弄得很成功。
整體坐起來覺得這台車只是個嬌貴的玩具,難怪保時捷弄出Cayanne就大賣,至少Cayanne實用多了。
幾台不能坐的看一下
本次展覽的主題:Taycan,保時捷第一台純電動車。
一旁有919
保時捷拿來到處刷成績的怪物一門。
另一邊有Formula-E
以前有提過,台灣比較適合辦的是FE而不是F1,因為FE沒有噪音以外也是以街道賽為主。
不過FE比F1慢很多就是了。
935
復刻的傳奇車,裡面是一台911 GT2 RS。
總結來說,買保時捷=買品牌。
Cayanne、Macan的實用性不如其他豪華品牌,價位上倒是有得拚。
多虧了司徒加特盾牌的加持所賜,別人開賓士你開保時捷,氣勢上就立於不敗之地。
繼續來看BMW
雖然他們家有新車,不過...
8系列是給尊榮客戶的,我們這種小咖就算了吧。
X7也是
線條還蠻呆版的,德國人嘛。
另外X6雖然是新的
但是看起來跟舊款差不多,BMW設計費是不是越給越少了?
5系列坐一下
駕駛座視野
質感上還是稍嫌可惜了一些,BMW慣例的老問題了。
另外他們也拖來一台Formula-E
FE的外型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差在輸出跟電池跟一些管理設備而已。
所以FE比賽大致上就是比車手實力跟車廠調教。
台上有一台概念車
叫做i Vision Dynamics。
旁邊有一台8系列的四門版
車名是8 Gran Coupé,今年汎德還蠻積極的。
(下篇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