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會聊到Subaru、Audi、Porsche、Maserati、Ferrari、Lamborghini、Koenigesegg、Lotus)
晃著晃著來到了Subaru的地盤
今年他們放了個SGP模組化底盤
強調自己的車體剛性有多棒棒這樣,不過全世界都知道速霸陸的問題不是底盤而是蛋捲。
另外順帶一提,模組化底盤的優勢是在於新車款研發的成本與時間可以降低,就這樣。
而今年的概念車是這台
Subaru VIZIV Future Concept,相信各位都看出來了,是一台休旅車。
換個角度來到車尾
這台車...先從命名開始聊吧。
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Subaru這幾年的概念車其實都是統一命名為VIZIV,來自Vision與Innovation兩個字的合體。
名稱後面再依不同的車款的分別來各自命名。
而車型,各位應該都看的出來是台休旅車,大概是一台小一點、5人座的Compact SUV車型。
目前各大媒體都在猜這台是未來Forester的樣貌,不過本天兵是認為這台跟未來量產的Forester還是有相當程度的差距。
因為這台概念車三圍(長寬高)才4400mm×1950mm×1770mm,明顯小於現行Forester,所以到時候一定要再拉大。
或是再出一款拉大版的Forester這樣。
順帶一提這台是2015年的概念車,蛋捲每年只會拉古董已經不是新聞了。
(也不用在那猜是不是速霸陸小氣不拉到國外,這台2016年泰國曼谷車展就展示過了)
量產車區簡單拍了幾台會吸引目光的
像是WRX STI
剛好開了引擎蓋就來看一下
2.5升水平對臥引擎。
另一邊人氣爆棚的是老梗BRZ
今年Subaru的重點是旗下車款都終於拉下臉替車系配上了EyeSight功能,也就是自動跟車、自動低速緊急煞停等等的主動式系統。
換個角度,就是旗下的車款都是舊車款,沒新車!所以我才只拍了幾個能吸引目光的。
另外倒是坐了一下Subaru在台灣賣最好的車款:Forester。
這台的重點是第二排,所以我就直接坐到第二排去,必須說...難怪會大賣。
因為第二排的空間不只很標準之外,窗框也不高,變成說整體的視野壓力很低,壓迫感很小。
進而言之,第二排坐起來就是很舒服的意思。
接著來到Audi
台上有一台老車
這台是Audi Sport quattro S1 Pikes Peak,應該就是以前拿來跑派克峰爬山賽的。
迷妹最近比較不迷的TTS
單看車頭會以為是不是S3或是S4之類的,Audi旗下車款的差異度是最小的。
這幾年賓士也吃到口水把車子全部搞成一樣,只能說這一切都是大德國民族意志的結果。
車尾
TT剛出的時候紅到連迷妹都知道,現在迷妹看到TT只會說你很爛買不起保時捷法拉利。
所以TT還是自己留著爽吧,一樣都要開大錢,迷妹大老婆會跑,小老婆(車)卻是忠貞的。
隔壁這台RS5倒是挺好看的
車頭線條比起現行款A4要更為立體,回頭去看A4感覺車頭是不是被人開去撞成平的。
車尾
突出的鴨尾與後保桿包住車尾燈。
而尾燈與後尾廂把手所連成的那一條線...給人感覺有點像稍早以前的美國車風格。
或是有點Tesla的味道,是不難看啦,但就有點平庸。
沒注意到車底的擾流板還以為是哪台平民房車這樣。
一旁的R8 V10 plus照慣例的沒缺席
新車Q2也來了
故意只拍車頭,因為車尾的線條很難看。
今年Audi大進步,大概是因為銷售量真的慘到讓人忘記存在吧。
所以今年車展他們"部分車款不鎖了!",這些囂張的進口車商自以為把賣不出去的展示車當寶貝鎖起來後還會有人來賞光買走。
事實證明會買的早就去買外匯二手車了誰跟你買展示車。
雖然說大進步,不過沒鎖的其實有很多是那些賣不出去的舊車款,例如這台
Audi A6,經典的車款,2004年的那款Type 4F大概嚇跑不少人,所以2011年大改後打保守牌改回家族樣貌。
換句話說,這台已經六年沒大改了。
內裝,其實看到中控台就知道為什麼沒人買單了
這個中控台的設計實在太過古老了,不合群的螢幕配上古老思維的中控台配置,坐進來會有一種...我在逛二手車嗎的感覺。
Audi老毛病就是過度保守,應該說德國人都這樣,賓士一個外觀內裝吃全車系不敢改,BMW還好一點。
儀表板是精華
相當數位化的儀表板,Audi的拿手好戲,很多功能都可以整合在這邊。
在這邊我必須要說一下,A6有一個優勢讓本天兵一下子就深深的感受到,那就是:駕駛坐姿!
駕駛坐姿相當的具有戰鬥氣息,包含坐椅的角度與高度、方向盤的距離、踏板的位置等等都可以讓駕駛人感受到"啊,這駕駛座原來這麼就手"。
換句話說就是相當的駕駛人取向,卻又不需要狼狽的爬進爬出。
像本天兵是開神A,每次都覺得椅子高度太高方向盤又太低,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大眾化所做出的妥協。
但是坐到Honda、BMW,甚至是今天的Audi,都會發現這些車廠在駕駛人取向的人體工學部分卻又做的很出色,也難怪會有死忠支持者。
其實一坐進來多少也能體會到為什麼現任元首蔡總統會喜歡Audi的緣故,愛開車的人一坐就能體會。
門板設計
我是覺得這門板的設計風格其實還蠻順眼的,就是中控台太古老了點。
另一台有坐沒拍的是Audi A4,這台對駕駛人取向部分的感覺就還好。
但第二排坐椅可能是因為有大面積天窗的關係,頭部的壓迫感小很多,膝部空間也正常,所以坐起來還蠻舒服的。
接下來是一些擺架子的豪華品牌
第一個是Porsche
本天兵第一天去的時候並沒有刻意管制人潮,第二天就變成要登記入場了。
反正也沒有很想去跟永業打交道。
這台是第一百萬台的911,車型是相當基本款的Carrera S。
很經典的綠色,因為第一台911就是綠色的。
這台在去過高雄車展等各地巡迴演出活動後就會回到德國的博物館收藏。
下次再看到她可能就是德國了。
斜坡上的959
很經典的保時捷賽車。
但是後面有一台...某種意義上也是很經典的車款
Porsche Cayanne S,沒有Cayanne就沒有現在的保時捷。
在中國大陸甚至有不少人已經把保時捷跟休旅車畫上等號了,他們看到911還以為保時捷第一次做跑車。
接著來到台灣蒙地拿的牌子,第一個是Maserati
好像是要有邀請函才能進去,沒差啦反正中古車商也看的到。
新的休旅車Levante倒是蠻好看的
看起來沒有很大台,但其實車長已經五米了,比Cayanne還大。
換個顏色
賣多一點,說不定又會有人以為Maserati是做休旅車的。
隔壁是Ferrari
每年車展來到這些超跑的攤位都覺得有點像是去動物園看動物,牛啊馬的都關在柵欄的另一邊給遊客觀賞這樣。
只差沒插個牌子寫請勿拍打餵食而已。
至於法拉利的新車,其實各位也不用擔心看不到,晚上去台北東區或是某一天的社會版新聞就會有了。
記者還會很熱心地幫廣大讀者附上性能數據與出廠時的美照呢,是不是很貼心。
新車812 Superfast
很多人在拍,只好簡單取景走人。
前面看完馬廄,接著這一欄就是牛圈Lamborghini囉。
一開場就是當家的Aventador S與Aventador S Spyder。
隔壁是一堆Lamborghini Huracan
其中有一台是Huracan Performante,黃色的那台。
旁邊刻意擺了一個專區
放一台Lamborghini Huracan GT3 Racer。
Lotus今年比較小圈
這幾台都還蠻硬派的,分別是Lotus Evora GT430(最左)、Lotus Exige 380 Sport(黃色)。
以及Lotus Elise 250 Cup(最裡面)。
之所以說硬派是因為這幾款都幾乎是可以合法上路的工廠賽車,開在台北路上大概會跳到你全身疲勞性骨折。
順帶一提,Elise 250 Cup裝的是一顆機械增壓的Toyota 2ZZ-GE引擎,原本是Corolla高性能版用的。
而Evora、Exige都是之前Lexus RX350(更早以前是Camry用的)那顆V6改機械增壓。
好處是Toyota引擎很耐用,壞處是他掛著Toyota的名牌。
最後是Koenigesegg,發音一般都是念"ko nin zeg",是一間來自於瑞典的手工超跑車廠
這間瘋狂車廠起源自1994年,由Christian von Koenigsegg所創立。
這間不是什麼名不見經傳的車廠,他是一間很有名的車廠。
有名在他們打造出來的超跑性能都非常瘋狂。
這次的主角:Agera R就是一台非常經典的killing mechine。
第一台Koenigsegg跑車叫做CC,之後一直改良變成CCR,到這邊Koenigesegg已經非常有名了。
有名的點不是跟PTT有關,而是CCR的性能強到讓各大媒體為之驚艷,因為她有800匹馬力!0到300km/h只要24.9秒!極速388km/h!這還是2004年的事情!
下一版的CCX更被Top Gear開到噴掉,也就是失控衝出跑道,負責駕駛的還是Stig,從此聲名大噪。
(不過我想之所以會有名,除了Stig開到失控以外,大概就是大猩猩Clarkson把Koenigesegg名字寫了很長一條XDDD)
回到Agera R,加了個R代表又是一台性能改良版。
V8雙渦輪引擎,馬力來到960hp,而且還是低辛烷值汽油就可以達到。
用E85汽油可以做到1140hp,對,突破一千的馬力,扯!
扭力則是超過1000Nm,大約一百公斤米以上,超扯!
車重只有1330kg,輕到不行。
售價據說超過一億新台幣,最主要的原因是產量太少,物以稀為貴。
為什麼拉這台來呢,因為這台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0到300km/h到0的過程只要21.19秒,瘋狂。
晃一晃後回來發現工作人員很好心的把車子變成展示模式
Koenigsegg的車大致上有三個家族特徵。
1. 車門開啟方式是先向外推再向上旋轉。
2. 車尾引擎蓋(因為是中置引擎)可以像貝殼一樣整個上掀起來。
3. 像古早轉盤式電話的中控台設計。
還有一個特徵是他們家的車幾乎都長得很像...。
<下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