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是該把這一系列的文章來個完結了
這篇就來討論"未來電動車市場可能會如何變化"
首先,讓我們回想一下之前幾篇的內容,我們提到了
1. 電動車有充電時間的問題
2. 電動車無法走太遠,特別是當你開太快的時候
3. 電動車頗貴
根據以上幾個條件,其實可以很簡單的推敲出電動車的市場在哪裡
其中一個答案就是租貸車市場
是的,汽車出租基本上不用考慮充電時間的問題,因為出租車基本上會統一集中在車商的停車場內統一充電
充一個晚上隔天再租給消費者便可,反正車都要放在那了充電也只是順便而已
行駛距離只要配合大眾運輸工具,到了目的地所在的縣市再租車便可
而甲地借乙地還這個服務現在很多出租商都辦的到
租一台電動車也遠比買一台還來的便宜
就出租市場來說,電動車很多問題其實都可以很輕易的克服
不過這種出租車市場比較符合幅員面積不大的國家,如台灣或日本 (反正你也走不到哪裡去)
要是把車牽到像美國這種土地面積廣大的國家就頭痛了,到時候郊區會有很多充電站 or 電池交換站 or 租車店...
所以這種市場基本上只能限制在市區或是像上面舉例的小土地面積國家,不然電池會撐不住
但是電動車會完全取代汽油車嗎,答案是否定的
至少在能量密度能與汽油相當的電池正式商業化之前是不可能的
汽油車只會越來越省油,而電動車在黑科技超高容量電池推出前只能當作一種陪襯用的角色
他會是你車庫的第二部車,但不會是你家車庫裡的唯一一台
那未來真正的市場在哪?
答案是Hybrid,甚至可以說是PHEV
PHEV對一般民眾來講比較符合一般使用習慣,反正回到家就充電,要是開到沒電那一定是沒油了
而一般大眾化車款將會繼續採用傳統燃油引擎
汽柴油的燃燒效率會越來越提昇,自然進氣引擎將會漸漸的失去他的市場,但是不會完全退出
因為PHEV或是一些廉價車款可以搭載,甚至像堅持自然進氣的一些超跑大廠也會繼續的使用
但是未來一般民用車款市場將會漸漸的被增壓引擎給吃下來
只需要低排氣量便可以擁有較大的動力,加上對引擎的調校與燃燒技術的提昇
輔以更多檔位的變速箱或是無段變速的CVT,加上車體材質的進步使得同樣硬度下鈑件重量更輕
未來一般民用的車款排氣量將會向下修一個等級,譬如中大型車搭載一顆1.8或是1.5升的增壓引擎
而中小型車將會搭載1.5~0.9升的增壓引擎,汽缸數量將會減低至三缸甚至更少
但是開起來卻沒有以往渦輪增壓車的渦輪遲滯(Turbo Lag),整體反應甚至與一般自然進氣車款相差無幾
這時候中大型車引擎的油耗應該可以達到每公升15~20公里出頭的水準
而超跑車廠將會把汽缸數量由10~12缸縮減到8缸甚至6缸,搭配KERS或是傳統Hybrid系統
或是熱血一點直接使用6缸甚至4缸引擎,搭載增壓系統
這個將會是近期5~10年,甚至是15年內達成的目標
而且這目標是顯而易見的,例如VW之前開始研究三缸渦輪增壓引擎,法拉利也宣佈將會在未來發表的車款上搭載KRES等
等到Hybrid技術普及(應該說便宜化)後,增壓器將會被電動馬達給取代
Prius或是Insight那種的Hybrid技術將會普及到一般車種,而非環保車款的專利
Pruis的同尺寸車種油耗也會由現行的每公升32公里提升到40公里以上或50公里
而PHEV將會如同現在的Prius一樣擔當環保取向車款,只是行駛距離與油耗將會大幅的提昇
這是未來10~20年內預計達成的可能目標
等到電池技術有更重大突破之後,PHEV將會取代Hybrid成為主流市場
而這是20年後可能會發生的狀況,不過我認為機率很低
因為發生的前提在於石油燃料價格必須高漲到"不划算"的等級,而電池技術也必須有相對應的重大突破
而什麼叫做不划算?
依照本天兵推斷的20年後中小型車款油耗可以達到每公升40公里甚至是50公里來看
95無鉛汽油一公升超過80元才有可能對那時候的車主不划算
反正到那時候,車內的油箱已經不需要像現在那麼大一個,中小型車款配備一個20公升以下的油箱可能就綽綽有餘了
只要石油燃料依然是相對較划算且方便的燃料時,電動車就不會有市場
而PHEV也只會是較高價的環保車款而已
更有甚者,PHEV甚至會取代電動車在中長途民用市場上的地位,反而讓電動車無法伸展
電動車的未來不僅在租貸市場,還有一個地方是電動車具有發展潛力的
那就是大眾運輸工具
沒人規定電動車一定是小客車吧...
有鑑於電動馬達的大扭力輸出,大型車輛例如市區公車等將會大量採用電動技術
當然前提是電池跟電動馬達模組的成本已經下降到足以普及的地步
由於公車高車體的緣故,車內可以塞入更大的電池
再加上電池可抽換與市內速限等其他因素,要讓公車使用電力當作能源實在不是什麼問題
問題只在:錢
讓我們把問題再拉回來到一個很現實的觀點
石油,真的快沒了嗎?
現在這個社會三不五時就會看到有人在那邊喊節能減碳的,問題是真的做了嗎?
(跟我大喊環保的請回去重看下篇)
以本文討論的對象而言,要替換汽柴油車輛只要有錢有插頭有賺頭,其實都做的下去
問題是這樣做有意義嗎?
我的目的不在把焦點拉回下篇的環保議題,而是現在汽柴油當道的時代
即使往後推個5年10年,甚至20年,汽柴油的供應老實說都不成問題
(會出問題的話早就開始鬧真正的石油危機了,而不是淪為投機客炒作)
既然不成問題,那為什麼還要自找麻煩...
我這篇的推論裡所談到的時間,都會因為汽柴油的供應與電池技術的發展等相對關係而改變
所以我推論可能20年還不夠,可能要到50年70年以後,所謂的Hybrid或是PHEV才會成為車市主流
或許有人會提到環保法規會日趨嚴苛,Hybrid等車輛會逐漸的取代汽柴油車款
但實際上,全球各大車款面對環保法規時都是利用調校與新的觸媒,或是廢氣回收設備來應對
Hybrid真正開始普及的指標,會出現在一台60~80萬的中型民用車輛上
而不是一台129萬的Prius
基本上想屁的大概就是這些了
你問我電動車是不是未來,我會跟你說是
但那是20年,甚至50年以後的未來
短期,甚至是中長期來看,汽柴油車款依然會存在於汽車消費市場裡
所以現在買車不用考慮什麼電動車,選一台你喜歡的汽柴油車款就可以了
等到你真的感覺油價負擔不起時,你當時買的愛車也差不多可以汰換或者是已經汰換了...
註:
真正的石油危機在我看來,要是真的發生
以現在資本主義當道的社會,當有立即且明確的利益或是生存危機時我才不相信那些大國會乖乖的坐在桌子上開會
一定是第一個開戰,將其他國家的領土或是領海打下來確保石油供應
南北極大概也會用炸彈炸一炸,把上面礙事的他國設施給殲滅
而不是像之前或是現在那樣某個投資公司或是某個政府發言人出來喊一喊飆個油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