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車人生模擬器 Gran Turismo 7全破心得與簡評

日前才發了一篇初玩評論與評價,沒想到很快的就能發全破心得。

畢竟這次是有劇情模式的,只要全破劇情就算你全破了。

PS:本文所有圖片都是本天兵透過GT7攝影的遊戲畫面。

 

本天兵算很基礎的GT迷,從PS1時代就開始在玩。

那時候只是因為喜歡賽車,看到盒子封面很帥就不小心一腳踏入GT的圈子。

印象猶深的就是GT2,那時候第一次在遊戲中加入了改車的概念,跑不贏就改!

之後GT3出了也玩得很瘋,特別是東京R246賽道(到現在還是很希望這條可以回歸GT7!),以及新車落地先換機油可以增加馬力這點XD。

但是最敬佩的還是GT4!因為那次是第一次在遊戲內加入傳說中的"紐柏林北賽道",以及1080i解析度。

各位別忘了那時候主機還只是PS2而已。

 

PS3時期比較難以接受的還是GT5跟GT6相隔太近了,因為兩款都買了。

後來想想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PS3還不支援類似電腦遊戲那樣透過更新去強化遊戲內容。

所以如果要調整、修改遊戲設定,甚至是加入新車款新賽道,其實直接出一片新的會比較快。

(標準車與精緻車本天兵倒覺得還好,畢竟絕大部分都是用車前鏡頭下去跑而不是車內鏡頭)

 

到了PS4,更難以接受的是唯一正統作GTS(GranTurismo Sport)居然是以電子競賽(eSport)為開發方向的遊戲。

本天兵最愛的賽車生活模擬這一塊被完全去除掉。

雖然我還是買了兩次啦,一次實體20周年紀念限定版、一次數位板。甚至駕照也全金了...。

 

就這樣一路到了GT7發表,本來以為山內老大會果斷的把平台設定在PS5上。

沒想到居然還有PS4版,而且雙平台遊戲內容是一樣的!

終於讓本天兵有機會在PS4平台上體驗山內老大號稱最理想的GT。

(畢竟PS5初版那個體積......以及到貨數量......真的讓人抬不起勁去買)

(圖:型錄全破時的畫面)

 

回到GT7,

之所以標題寫了"愛車人生模擬器",主要是因為這代加入了"劇情要素"。

過往GT系列都是透過考照來逐步開放玩家可以參與的競賽種類,用駕照等級來限制玩家的進度。

遊戲目的就是考照、過關、賺錢買車這三大項。

但是GT7新增了"咖啡廳"功能,玩家要去咖啡廳接任務來開賽道,甚至連考照都得先完成一定進度的任務才會開放。

在這過程中,玩家透過完成任務來了解汽車的歷史,以及不同遊戲風格的樂趣。

像是單一廠牌的車系歷史、泥地競賽、改寬體、加尾翼等等。等於是完全打破了過往GT傳統的觀念。

(圖:Porsche 911 Carrera RS (964) & 911 Turbo(930) @法國聖米歇爾山)

 

比較可惜的還是在於任務太少了,總共只有39關、沒有分歧、沒有支線任務。

相信人類百年以來的汽車輝煌歷史應該不會只有這樣的劇情而已,或許後續山內老大會用更新的方式增加也說不定。

至於那些到處放話說不喜歡繞圈圈的白痴酸民就不用理他們了,GT系列自古以來就是封閉賽道競速遊戲,連這都不知道真該說是是幼稚還是無知呢。

 


 

畫面表現,因為是重點項目,必須說這次GT7的畫面真的太強了。

雖然膚淺or雲端玩家看到車槍球都先比畫面,只要有一點點缺點就開始放大攻擊。

這次GT7若先論畫面缺點的話,大概就是光追沒有標配吧。

PS5/XSX這個世代在畫面上的重點項目就是光線追蹤(Ray Tracing),而GT7只做到了在重播畫面與一般介面上使用。

競賽時是沒有做出光線追蹤的,當然這點就被各種酸民跟雲玩家隔空鍵盤砲轟。

(圖:Mitsubishi Lancer Evolution VI T.M. @阿根廷)

 

嗯......本天兵認為GT7的畫面之所以強大,並不是在於是否有使用到光線追蹤而已。

而是GT7在整體的畫面表現與遊戲過程上可以帶給玩家非常充分的視覺體驗。

競賽模式有60fps、場地乾溼變化、天空變化、夕陽與晨曦、車體鈑件的互相反射等等。

這些在前一代的GTS上面僅只做到了60fps與鈑件互相反射而已。

甚至DF分析後認為GT7的車身鈑件其實是用兩層材質,第一層是底部的底漆顏色,接著是覆蓋在底漆上的亮光漆反射。

(兩層材質其實你在遊戲中就會發現了,因為玩家可以替自己的愛車烤漆,選項就有亮光跟霧面)

(圖:Ford Mustang)

 

對玩家有感的部分絕對是場地的乾濕及時變化,因為這會牽扯到抓地力的關係。

在開的時候要特地的走在比較乾的賽車線上,否則濕地的低抓地力會讓玩家在全油門的時候高速打滑出局。

夕陽與晨曦變化也是十分的有感,像是澳洲的Mount Panorama賽道就很常出現這個變化。

然後玩家就會邊開邊看到滿天星斗或是極美的夕陽。

 

另外一個大進步的點就是之前初玩心得中有提到的:賽道周遭NPC互動帶來的生活感。

雖然玩家在競賽的時候大概也很難分心去看,不過這類演出效果就讓冷冰冰的賽道變得豐富起來。

(圖:Honda Civic & Suzuki Swift Sport)

 

老實說本天兵最驚訝的是這些功能在PS4上面都辦得到,PS5僅多了光線追蹤與更複雜的賽道背景而已。

光這點就要給山內老大大力的鼓鼓掌!

 


 

操控的部分,之前初玩心得就提過很難。

實際上就是反映真實的抓地力與慣性物理表現,只是這次把GTS的超軟胎(RSS)給拿掉了。最軟的配方剩下軟胎(RS)。

所以玩家下去玩的時候才會有一種怎麼抓地力差那麼多的感受。

也因為如此,這代更講究荷重轉移與賽道的掌握。

 

只是這GT7的AI車也太霸道了...。

不只習慣性強佔賽車線,玩家剎車煞太大力還會從後面高速撞你把你撞飛。

泥地競賽更是會習慣性頂開玩家的車,說真的在一些很難超車的賽道上跑起來真的很煩,例如紐柏林北賽道...。

建議各位玩家除非你真的想挑戰,否則一開始難度調低的就好。

不要像本天兵傻傻地以為自己很厲害,把難度調到普通,然後一路跌跌撞撞直到破台後看攻略才發現原來大家都調簡單...Orz。

(圖:Ferrari F12 Berlinetta @日本京都花見小路)

 

另外值得大書特書的就是,AI車基本上無視旗號規則。

常跑德通納刷錢的玩家應該都心有戚戚焉,因為AI車基本上不會因為看到藍旗就讓你過去。

照規則上來說,被套圈的慢車看到藍旗應該要立刻退開RacingLine讓快車過去,甚至視情況還要減速讓快車盡速通過。

但在GT7中AI慢車基本上是不太管你旗號規則的,照樣開在他的線上擋住玩家。

所以很常出現AI車被玩家高速追撞的慘狀,全都是因為AI車無視藍旗號誌規則的緣故。

只能說這遊戲做了25年還是沒教會AI旗號規則。

 


 

遊戲內容份量的部分,其實一開始山內就公開後續更新內容了。

目前(Ver. 1.09)的內容來說,單論賽道數量跟車款數量其實只是比GTS多一些而已。

雖然說GT7剛開始就有收錄超過四百台的車款(425台),但絕大多數都是老車or量產車的賽車款,而且收的也不夠完整。

像是三菱經典的Lancer Evolution(LanEvo)居然只收4、5、6、10這四款。

前三代要找完整的比較麻煩就算了,7~9去日本當地的二手車行都有怎麼沒一起放進來?

合理推測是因為4、10都是GTS的資料沿用,然後PD只來得及做5、6而已。

 

那這段時間PD在幹嘛?GT7收錄的新車都是很老很老的經典車款。

像是Aston Martin DB5

(007經典車款,1964年金手指中登場)

BMW 3.0 CSL

(有分70年款跟73年款,BMW最早的CSL,M3 CSL就是致敬這款)

Ferrari 500 Mondial Pinin Farina Coupe '54

(之前票選說要收錄進GT系列的超經典法拉利,這台要400萬Cr幣!)

Ferrari Testarossa '91

(法拉利目前唯一一台以Testarossa命名的車款,誇張的側邊線條設計成為許多人的夢幻情車,包含本天兵)

Honda Civic Type R FK8

(本田迷很心動的Civic Type R,就是外表很張狂的那一代)

Mercedes-Benz 300 SL (W194) CN.194 '52

(超級經典的賓士利曼賽車)

Porsche 911 Carrera RS '92

(經典的964,二手車價很扯的一款)

Porsche 917K '70

(這個也是一代經典,GT7影片宣傳主打車,要1800萬Cr幣!)

Porsche Carrera GT '04

(不跟你說你可能不知道,這台保時捷經典的量產頂級超跑直到7代才正式收錄進去)

Subaru BRZ STI Sport '18

(第一代BRZ STI,雖然動力幾乎沒增加多少XD)

Suzuki Swift Sport '17

(Suzuki經典歐風小鋼炮最新款)

Toyota SPRINTER TRUENO GT-APEX

(就是各位熟悉的AE86,特雷諾跟雷賓兩台都有收,重野秀一的頭文字D版也有)

(圖:Toyota SPRINTER TRUENO GT-APEX AE86 @日本京都花見小路)

 

剩下的全部都是老車大翻新,很多GTS沒登場但前幾代有收錄的車款這次都收進去。

而且也確實的加進內裝,不是無內裝車。

所以說PD沒收的車款其實是他們作業不及,人力不足沒辦法在第一時間收進7代裡面。

本天兵期待很久的日本經典車Lexus LFA依舊沒出現在GT系列實在是...日本車多收一點可以嗎?

(圖:Honda Civic Type-R FK8 @德國)

 

賽道數量也是。

7代的新賽道就是廣告大打特打的山岳考驗(Trail Mountain)與深邃森林(Deep Forest)這兩條。

其他全部都是GTS留用過來,唯一有變化的只有賽道天氣而已。

過往最期待的城市賽道目前(Ver. 1.09)還沒有新的選擇,還是只有日本首都高而已,只能暫代PD後續更新。

以前很愛跑羅馬、倫敦、西雅圖,甚至是本天兵認為最經典的Tokyo R246,希望未來能夠放進更新之中。

(圖:Ferrari Testarossa @日本京都)

 

另外一個急需增加的就是比賽的數量,因為只有內建的比賽才有正常額度的獎金。自己開的街機比賽獎金很少。

這也是一些人在抱怨的部分。

 

不過賺錢效率這點從以前就很硬了,當年GT4還要你掛機24hr,那時候還是PS2時代,時有耳聞PS2掛機掛一掛就真的掛了。

PSP的GT也是要綁油門讓車子壁走跑操場掛機掛很久才會大賺錢。

GT7 1.06版跑漁夫農場越野賽道刷錢其實蠻難刷的,因為手殘玩家沒辦法穩定第一名,而且又很容易撞到AI車,跑一圈還要將近六分半。

單純只是因為那時候比賽的獎金設定錯誤,多了一倍的獎金所以大家才盡量刷這條。

更新完後把獎金重設回來就出現一些小朋友在那邊哭說沒錢,拜託以前就很難刷了好嗎。

1.08開始大家改刷德通納橢圓賽道,這條就穩定多了,

手殘也能穩穩拿第一兼無事故,跑完比賽快一點可以壓在一場兩分內,簡單多了。

(圖:抽獎抽過最高額度是一山的金磚,價值一百萬Cr幣)

 

至於車價,那個就是給玩家的一個遊戲里程碑設定,如果設定成無腦亂買是不是又上來笑遊戲無聊?

當時1.07更新掛掉的時候本天兵就說發錢補償玩家就好了,果不其然後續就補償了一百萬Cr幣給玩家。

更好笑的是某外國評論還說當初遊戲提供試玩的時候沒有內課金模式,廢話系統還沒上線當然不提供服務啊。

GT1~6車要買也是跑比賽賺哪有用送的,而且還不給你課金買,第一個課金的是GTS反而沒人出來哭?一樣的系統唷。

還有人死抓著當時的道歉聲明大罵,奇怪的是我怎麼看原文感覺都還好,該不會是那些人把加油添醋的玩家評論當本文來看?

這年頭隨著時代的進步,不變的還是一堆無腦亂批評的永遠不會消失,相信未來還是一樣。

(再補充一點給沒玩過的玩家:很貴的都是車速很慢or不太好用的收藏用經典車,好用的車售價都不高)

 

PS:說到人力不足,

山內有說過這次GT7製作團隊有很多還是當初的老班底。

代表他們大概一直以來都沒認真想過要透過增加人力來改善效率,該說真不愧是日本思維嗎...。

(圖:Nissan SKYLINE Hard Top 2000GT-R (KPGC10) '70 @摩洛哥)

 


 

最後是遊戲配樂

7代...該說是進步嗎?還是該說學聰明了?

因為這次在配樂的部分是直接把舊的樂曲一併收錄進來,像是本天兵最喜歡的Break down(GT4主打的名曲)就收進來了。

新的樂曲倒沒什麼太大的印象,反倒是環境噪音(引擎聲、輪胎摩擦、變速箱等等)音質有相當程度的進步。

比起GTS那種接近平面的聽感表現,GT7變得相當的立體且清楚,而且這還只是PS4的表現而已。

雖然說整體看來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但從GTS->GT7來說已經是驚人的進步了。

(或者該說GTS太爛...)

(圖:BMW 3.0 CSL @日本京都二寧坂)

 

順帶一提,線上模式本天兵都跑歡樂盃,也就是要求開最爛的車跑最基礎的那些比賽。

因為自認技不如人之外,線上模式不守規矩的很多,開到一半被頂飛都是家常便飯,本天兵常玩線上遊戲早就見怪不怪了。

 


看完心得後,接下來是慣例的簡評

(共分五項,滿分10分及格6分,8分以上就是好評)

 

1. 畫面:11

現今PS系最佳的賽車遊戲畫面。

環境光影特效、車體光澤與反射、路面狀態的變化、賽道周圍的生活感。

GT7就是將這幾項縝密的調整到能夠互相交織出最貼近現實感覺的一款賽車遊戲。

過往GT系列要比單項最強常常會被自宅寫輪眼評論家挑毛病,但將這幾個大項目整合到最佳狀態的,只有GT而已。

之所以給破格的11分是因為PS4版並沒有犧牲太多畫面表現。

 

2. 遊戲性:9

新加入的咖啡廳模式、地點增加爆多的攝影模式、難翻天的挑戰模式、重新回歸的改車與保養、更加方便的彩繪模式。

以及二手車商與經典車商模式的加入,加上未來還會持續更新更多的遊戲內容。

除此之外,本代最重要的即時天氣變化也讓原本單純的比賽增添更多的變數。

要稱作系列作集大成,GT7的確有那個本事。

 

3. 系統:9

整體表現上就是GTS的大幅強化版,包含讀取速度、遊戲內容等等。

這代也首次加入了"人"的概念,本天兵就很喜歡在比賽前看其他選手的閒聊內容,有些還蠻有趣的。

當初GTS上市時本天兵就批評過內容空洞到根本是當以前PS2時期的資料片(DLC)在賣。

所幸後來不斷的更新讓遊戲內容強化了很多,主要也是建構在良好的系統架構上。

這次GT7單論首發內容上面只能說是GTS最終版的完整版,但看在當初GTS也是透過免費更新補完內容,屆時GT7應該不會讓玩家失望才是。

比較可惜的還是AI的智商,PD與Sony透過深度學習讓AI跑單圈卻忘了教旗號規則...。

另外就是檔案儲存機制,這代跟GTS一樣維持線上儲存,但儲存時沒有通知之外,也沒有給儲存選項讓玩家手動存檔,山內你好歹給個儲存完畢的通知吧。

 

4. 故事性:8

首次加入的劇情模式(咖啡廳型錄),讓玩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汽車百年歷史的演進。

而且如果你過不了比賽還可以透過購買二手車來完成型錄,每次型錄挑戰開始後二手車商最上面三台就是型錄要求蒐集的車款。

整體來說難易度比起考照跟挑戰模式來說簡單非常多。而且故事敘述的表現手法相當的有質感。

比較可惜的是長度太短了,感覺還可以挖掘更多的歷史作為故事內容。

 

5. 音樂:8

因為加入了過往膾炙人口的經典樂曲,以及大幅更新強化的引擎聲與比賽環境音所以才給8分。

不然以前GT的引擎聲真的差到令人搖頭。

 

總分:45/50

整體來說比起當初GTS首發要好上很多,新增的故事模式也讓玩家一開始有目標去完成。

整體畫面表現也相當令人滿意,經典車款的收錄數量雖不是最多但也夠豐富了。

比較可惜的還是在賽道與比賽的數量不夠多,以及日本車款的數量沒有明顯增加。

另外音樂拉力模式還蠻無聊的,以及單機模式該開放更多能玩的項目。

(圖:1971 Ford Mustang Mach 1 @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湖)

 

最後來一張疊疊樂

一時手邊有找到的大概就這些,本天兵多少也算是死忠骨灰級粉絲了。

即使如此還是要保持客觀態度來撰寫心得,不會因為玩的久就盲目的一昧相挺,而是把好壞寫清楚。

而GT7目前玩起來還是跟GTS一樣玩得很開心,或許是愛車人士間彼此的心靈共鳴吧。

看著喜愛的車款奔馳在街道上,還可以隨時切換攝影模式拍下動人的一瞬間。

GT7給我的感受依舊是當初那個GT,也期望未來更新內容會讓遊戲更加充實。

(圖:Jaguar Vision Gran Turismo SV @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湖)

(PS:這車超爛,唯一優點是會送專屬駕駛服)

 


 

Ver. 1.40 新版賺錢大法(1.41已修正,無法用這招賺錢)

1.40目前大家發現有兩條賽道很容易刷錢,分別是路易絲湖、德通納橢圓賽道。

其中路易斯胡是雪地賽道,德通納是柏油路面,本篇以較簡單的德通納做示範。

 

賽道:德通納 橢圓賽道

需求:玩家50級、德通納賽道體驗全金(這樣才有400%獎金加倍,否則只有200%)

模式:自訂賽事

車種:Dodge SRT Tomahawk X VGT(敵車)、Abarth 595 SS '70(玩家)

敵車設定:變速箱改成全可調,把所有齒比拉到最高,這樣敵車尾速就會變超慢。

玩家設定:換改裝引擎K20C1、換上全可調變速箱(尾速拉到250)、全可調避震(把懸吊加硬讓車好控一點),輪胎保持舒適胎不變。

自訂圈數:10圈

參賽車數:20台

 

重點:自訂賽事中,敵車選項改成從車庫指定,選PP值最高的Dodge SRT Tomahawk X VGT難度改成專家級,然後儲存設定

 

這樣進到比賽,控好油門不要撞車,基本就是39萬6千Cr幣,無事故獎勵1.5倍變成59萬5。

敵車因為你改過齒比的關係,直線還有兩百出頭,一入彎馬上全部比你慢,可以輕鬆獲勝。

總比賽時間約11分內,刷錢速度會比薩丁還快,只是會很無聊而已。

(註:玩家車也可以用全改滿+寬體的金龜車1200 '66,時間可以壓在7分左右)

 

Ver. 1.40

這版山內老大稱之為Spec II等級的更新,等於是將遊戲內容又強化一輪。

但對本天兵來說,最重要的就是:Lexus LFA 這台朝思暮想的日本經典夢幻名車終於收錄到GT7了。

遊戲中的售價是150萬Cr幣(台版),老實說並不會太貴,過往的刷錢關刷兩次再湊一點就一台LFA入庫。

有著"天使的咆嘯"美譽之稱的引擎聲浪也收錄進來(廢話XD)。

總之,這遊戲我買了真的完全沒後悔,而且他還在不斷的進化中。

 

<Ver. 1.31>

這一版除了五台車

(Alphard運兵車、Audi RS5 DTM、馬川、保時捷959、保時捷904)

以及紐柏林賽道新布局之外,最大變更就是物理設定又變動了。

 

以刷錢關(薩丁-世界房車賽800)來測試。

最直接的感覺就是預設PP值下降,所以787B可以把壓艙物全拆掉、馬力限制也可以調鬆一點。

但是賽車的過彎極限降低了、輪胎抓地力也變差了。

以前可以更高速度過的彎,1.31後要減速更多才行。

圈速上倒是沒啥變化,畢竟車子變輕馬力變大,多少還是彌補回來失去的過彎性能。

另外TCS的介入變得更積極了,介入手法變成粗暴的限制動力輸出,所以如果以前TCS開到5,現在開到3應該就差不多。

 

不過好處是神胎RH(Race-Hard)變得更耐磨了。

以前跑個11圈就差不多該進站換胎,現在整趟跑完最多只用掉1/5~1/6的肉而已,所以一套胎可以輕鬆跑完15圈的薩丁賽道。

 

最後還是要說:Lexus LFA快實裝吧!

 

<1.29>

這一版山內老大說是大更新。

1. PSVR2對應(PS5專屬)

2. Sophy AI對戰(PS5專屬)

3. Grand Valley(大峽谷)賽道回歸

4. 四台新車,Citroen DS21、Honda RA272、Porsche 911 Carrera RS(901)、italdesign EXENEO VGT

5. 甩尾攝影模式

6. 咖啡廳新的追加目錄以及更多的名人評車

 

先說大峽谷,這條賽道超級經典,從GT一代就有了。但是這代的賽道風景跟以前差很多。

以前是在賽車場開一開進隧道,之後會接一個經典的拱橋。

GT7則是把整個賽道都改到外面,變成類似街道賽的感覺,然後把拱橋拿掉!拱橋被拿掉!。而且PS4版山頂幾乎全禿實在不太漂亮。

老實說這樣的改動不是很令人滿意,風景差太多了。連PS5版也只是植披豐富一點而已。

 

新增加的四台車有三台是經典車,RA272貴死了XD。

當然也有很多人跟本天兵一樣痴痴的等LFA出現。

 

甩尾攝影的限制比較多一點。預設給的攝影場景都已經調好九成,幾乎就是拍下照片就好。

這邊要注意的是,煙霧的多寡是取決於"車速",車速越"慢",燒胎出來的煙越多。

 

至於刷錢關應該是沒有變,這次的更新沒有提到整體車輛性能平衡有更動或是收入有變化之類的。

 

<1.27>更新

這次更新主要是那四台車:Celica(ST205) Rally Car、Bugatti Chiron、Covertte C8、Alfa Giulia GTam。

以及重點項目:Ferrari VGT。

與新的咖啡廳蒐集目錄。

其他的部分沒有太多變動,舊有的刷錢關還是可以刷,不過Chiron要三百萬也真夠貴的。

比較有感觸的大概就是ST205 Rally Car這台吧。從GT2就有收錄的車款,那時候還可以用改裝的方式把一般版的celica塗成Rally Car,如今到了GT7終於再次收錄進來,而且連內裝都相當精緻的重現出來。而且遊戲中售價並不貴,算是相當有收藏價值的車款。

 

另外像是Ferrari VGT也是拖了好久終於出來的車款,雖然看起來還好。值得一提的是這台有送專屬賽車服,雖然看起來很醜就是了。

 

<1.26版>

這一版更新主要是系統面上的更新,物理調整跟獎金都沒有特別更動。

一共更新了3+1台車以及新的賽道。另外最主要的就是現實的世界競賽相關活動,以及車庫的車可以賣給二手車商了。

過往每日任務抽獎券抽到的重複車款只能堆在車庫當塗裝展示用車,現在終於可以賣掉賺錢了,而且居然還有價格波動,實在是佩服山內的思考邏輯。

 

不過本天兵還是希望街機競賽可以讓玩家換好車再進入比賽,以及玩家等級不要還卡在50級、更多的超跑天堂賽事以及假日盃賽事舉辦在更多的賽道上。

另外就是LFA到現在還沒出現,LanEvo後續也沒補完(山內到現在還在補Silvia車系,太慢了...)

 

<Ver. 1.25>

這一版更新扣掉新車新賽事新目錄以外,最主要的還是輪胎與懸吊的調整有做變化。

 

以刷錢關(薩丁A PP800),車種787B,賽車硬胎(RH)來測試。

第一個發現到的是PP(性能點數)有微幅上調,所以車輛調整就要調更弱一點。

 

輪胎的部分,

前一版大概11圈就要進站換胎,<1.25>則是可以撐到13圈還有一點肉可以用,整體來說磨耗降低了。

輪胎抓地力跟省油性還是一樣沒變。

 

另一個有感的改變是車損判定。

前一版車子軟的跟豆腐一樣,稍微擦碰一下馬上損給你看。<1.25>則是把車子變硬一點,剩下前後追撞會有車損判定,近身肉搏時車側的擦碰不會引發判定,AI慢車不讓路硬撞過來時不會把我們撞成殘廢了。

 

說到AI,這一版感覺藍旗讓車變比較積極了,至少直線不會跟你硬拼還硬切線入彎。

錢跟難易度沒有改變,還是可以安心賺錢買車。

 

<Ver. 1.23>

這一版主要是新增三台車(Porsche Vision GT敞篷、VW ID.R、Nissan Silvia),以及新的賽事與咖啡廳目錄。

車輛動態、獎金等等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動。所以薩丁刷錢關還是一樣可以刷錢,各位不用擔心。

 

<1.21>

這個版號基本上只有修bug而已,沒有太大的調整。

倒是1.20版調降RH胎的耐用度後,讓本天兵好奇到底還有啥調整。

於是找時間拿了薩特三十分PP700這關刷錢關來測試下雨天的狀況。

 

測試結果:

以往雨量計沒超過兩格,RH胎都還可以應付,雨量計一格的狀況下更是可以當作乾地來操。

現在<1.20>後,雨量只要超過一格,RH胎抓地力馬上明顯下降,油門掌控要比過往還要更加小心。所以AI車只要一遇到下雨就會馬上進去換胎。

磨耗的部分倒是還好,X2014車重太輕了,RH胎還是可以撐得完比賽。但是因為天氣變化的關係變成可能得乖乖進去換胎對付溼滑路面。

不過有一點很有趣的是,雨量計只要超過一格,輪胎的磨耗就會大幅度的減緩,一格雨量的狀況下RM胎(賽車中性胎)跑一圈幾乎不會有磨耗的產生,這個是在舊版本上不會察覺到的差異,現在因為磨耗變兇了突然變得很有感。

 

<1.20>

這一版更新除了車輛跟賽道以外,最大的改變應該是輪胎的磨耗變快了。

過往的超耐磨神抓又省油的神胎RH(賽車胎 硬胎)跑薩丁尼亞AWTC800刷錢關的時候可以一套RH跑完還有4/5以上的胎肉可以用,現在改版後RH只能跑11~13圈左右就必須換胎,所以開Group C賽車不進站跑完薩丁A800已經是幾乎不可能的了。

另外就是車損判定變嚴格了,稍微擦碰一下即使速度沒有掉也會有車損判定,不過不影響薩丁A800的無事故獎勵。

所以各位,薩丁這關刷錢還是一樣很快,只是多了一次進站手續而已,各位可以放心繼續刷。

 

<1.19>

測試了一下傳說中的高效率賺錢賽事。

賽事:薩丁尼亞A世界房車賽800(WTC800) (PP限制800)

使用車種:Mazda 787B

完賽里程是76.5km,無事故1.5倍獎勵是727,500Cr幣。

無事故很簡單,黃旗不要超車就好。

用787B就算燃料地圖開到6,單圈速度都有1分43秒內,夠電所有參賽車輛一圈了。

(最快有跑過1分41秒台啦,但必須沒有慢車擋道的前提)

而且用RH可以一套胎用到底,加油也只要加一次。

對手AI大概要加到兩到三次才能完賽,所以真的是輕鬆電。

論刷錢效率來說雖然沒有1km/萬Cr幣,但是比賽跑完大約可以壓在26分鐘以內,會比薩特半小時還省一點時間。

這場比賽最大的困難有兩個:

1. 用Group C的賽車輕鬆刷,前提是你要先買到車。

2. 賽道不夠寬,很容易撞成一團。

 

<1.17版>

SPA一小時耐久賽(PP800限制),賺錢效率是1km/萬cr。

總共要跑上約23圈左右,有天氣變化,總里程數150km左右,完賽獎勵是150萬cr(無事故,只要你黃旗不要超車就好)。

論賺錢效率還是薩特24hr賽道跑半小時(PP700限制)比較好。

 

SPA一小時唯一好處是因為他場地時光是加速的,等於你一小時過了24小時的風景。

對,你沒猜錯,這場是讓你體驗SPA 24hr耐久賽用的。風景真的很棒!

 

1.11版更新,賺錢就變得很簡單了.

 

競賽:薩特24hr(PP700),獎金55萬那場。

車種:RedBull X2014 Junior(PP:699)

輪胎:賽車硬胎(RH)、半雨胎

車輛調整:無,直接下場即可。

省油模式設4、TCS全開。

 

這場雖然標8圈,但其實是耐久賽。一場限時跑30分鐘。實際上大概跑七到八圈就能結束。但我們不想跑那麼多,所以省油模式(燃料地圖)設4大概會在第六圈左右跑完30分鐘,這個是有含天氣變化的時候。

X2014的優點是PP剛好在700以下,車重又非常輕所以硬胎幾乎沒有磨耗,油耗也能撐完30分鐘,也就是說你完全不用進站就能跑完比賽.

要注意的是會有天氣變化,大概在第二圈~第三圈的時候(時間剩下20分半左右)會開始變成下雨,所以要記得看氣象雷達,因為他雨勢是不固定的,有時很大有時幾乎沒下。

硬胎在濕度計兩格以下都還能撐得住,一格以下可以接近全速,當氣象雷達顯示強回波以及濕度計超過兩格的時候就進站換半雨胎。

這一場的碰撞懲罰非常輕微,稍微擦碰到電腦車或是不小心打滑撞到牆都算你無事故獎勵,所以很容易賺1.5倍獎勵。

跑完比賽時間約30~35分鐘。

獎金是550,000 x 1.5 = 8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