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因為巴哈居然上了高校艦隊,所以本天兵卯起來買付費會員贊助。
就這樣導致了這季看的動畫數量比過往稍微多了一些。
一共有<戰翼的希格德莉法>、<在魔王城說晚安>、<土下座跪求給看>、
<前說>、<熊熊勇闖異世界>、<強襲魔女 通往柏林之路>。
總結來說還蠻滿足的,有幾部作品的確值回票價。
但是要本天兵像以前那樣寫整篇,又覺得有些作品因為能寫得不多所以會有被排擠的可能。
所以這次乾脆一視同仁,寫重點整理在一篇,也比較簡潔。
<戰翼的希格德莉法>
完全不意外的長月大爆死。
本天兵一直都不是很欣賞長月的劇本,因為他老是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描述底下的故事。
Re:0如此,戰翼也是如此。
<戰翼的希格德莉法>開頭前幾集的劇情因為還包覆在謎團之中還算精彩,
加上劇中的角色其實都蠻討人喜歡的,聲優演出的功力也是入木三分。
但是越到後來,觀眾就會發現劇本越來越無聊。
因為又是長月那套"嘿嘿我把某個東西藏起來不告訴你們唷小笨蛋"的流程。
(解釋一下,藏起來跟謎團是完全兩碼事,藏起來是觀眾知道角色不知道,解謎是觀眾跟角色都不知道)
只是他這次藏的是北歐神話,也就是觀眾老早就聽過、也知道個三分程度的故事。
而他又沒有特地下一些像是推翻、換新等等的功夫,而是單純的以諸神黃昏作為主軸而已。
所以<戰翼的希格德莉法>故事就是奧丁想再次發動諸神黃昏而特地到這個不存在北歐神話的人間弄一堆死人過來充軍而已。
不管他是想重打一次,還是想讓人類嚐嚐他在諸神黃昏後體會到的孤獨與寂寞,
總之奧丁搞一堆怪物、再弄一堆看似相剋的女武神設定來互打,目的除了搞出更多的死人以外就是自打嘴巴。
加上長月也不擅長戰機的空戰畫面,所以<戰翼的希格德莉法>到中後期都直接用劇情殺草率帶過關鍵的戰鬥畫面。
像是天塚彌生那噁心到不行的長月流自殺特攻隊、最後一集奧丁跟克勞迪亞互撞自滅都是。
如果你長月怕製作組畫不出來,就請跟高校艦隊一樣直接搞3D,製作組有不少人都是高校艦隊那批人過去的絕對不可能沒經驗。
結果整部<戰翼的希格德莉法>只有解釋不完的謎團跟滿地的劇情殺與角色自我理解流的破關,
這種什麼都跟你蜻蜓點水、點到為止的情感與劇情演出不怪寫劇本的是要怪誰?
但是扣掉劇本演出,這部作品其實看點很多。
最吸引人的還是角色設定這部分。
女主角克勞迪亞雖然笨笨的不過也算是有個性,沒有追加什麼死屁孩或是腦殘的加筆設定進去。
六車宮古是個元氣十足的大和撫子,一樣也沒有什麼噁心的無聊加筆設定。
度來園香雖然算是個小屁孩,不過演出上就是讓他當個任性的小孩來降低主角群的聖母力道。
阿祖祖就不用說了,最搞笑也最活潑的天才,這部作品可說是被他給救起來的。
聲優的部分也是精銳盡出,這邊就不多說了。
跟Re:0一樣,<戰翼的希格德莉法>有著非常出色的角色設定、入木三分甚至更甚於此的精湛聲優表現。
(不得不佩服飾演少年奧丁的花守由美里小姐真的太厲害,另外MAO飾演的阿祖祖也實在是太有趣)
OP與ED也都算是一時之選,作畫基本上也沒崩。
全部的敗筆就是那個劇本,完全跟Re:0一樣充滿作者的自傲導致整部作品淪落到一個無聊又小品的境界。
本天兵當初只是衝著高校艦隊部分團隊有參與製作這點進來看,所以才打破不看長月作品的規則,不然我其實當初看到製作組名單裡面有長月是想PASS的。
結果看到了一齣完全不負本天兵期望的爛劇本,再次佩服長月的功力。
<在魔王城說晚安>
喜劇番,本季數一數二的傑作,非常適合闔家觀賞之外,也很適合資深動畫觀眾。
劇情描述魔王跑到人間把公主抓回去當人質,
結果公主不僅住慣魔王城,還把牢房改造成更適合居住的地方。
而魔王城內的魔物一開始只是想說不要傷害人質,所以對公主百依百順,結果後來根本變成了寵公主大隊。
加上公主本身能力值超高(這部作品是類似RPG那樣有能力值的潛設定),
魔王城內的魔物大多不是他的對手,而是他的寢具材料。
每一集都是公主為了讓牢房睡得更香甜而出外冒險奮鬥製作道具的爆笑冒險歷程。
最後一集更是刻意走人類魔族大和解後又再次綁架公主把故事重新開機的戲碼,只是這次是公主(扮演魔王)綁架魔物(魅兒)。
至於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就請各位自己去看吧。
聲優表現接近完美,甚至根本是玩梗。
公主配音找了水瀨祈、魔王找怕女性的松岡,結果魔王自己也恐女,這兩個組合玩梗真的玩不膩。
旁白更是找來女神系的早見沙織,觀眾聽了不只神清氣爽以外,就連女王也是早見沙織配音。
最後一集直接破梗原來是女王開了上帝視角在唸故事書,難怪聽起來這麼舒服。
OP與ED不只是一時之選,OP更是到了神的地步。
因為"快眠!安眠!スヤリスト生活"這首OP開1.25倍快轉居然搖身一變,
成為像是eurobeat那樣充滿節奏與速度感的洗腦神曲。
真的很佩服製作組的功力。
作畫?動畫工房製作,可以放一百二十個心還需解釋嗎?
總之,這部作品算是2020秋番最值得推薦給所有觀眾的傑作。
<土下座跪求給看>
算是電波系的搞笑小品作品,劇情就是阿座看到漂亮妹子就想靠下跪磕頭(土下座)來看奶子或是內褲這樣。
本來作品是連載在Twitter上的極小品作品,單純就是有梗所以才動畫化。
一集差不多三分半鐘,很短,而且畫面是第一人稱視點對著女角這樣。
完全就是一部賣梗的搞笑作品而已。
這樣的作品找來罪魁禍首之一的杉田智和來配男主角阿座,因為杉田當初就在推特上留言猜說作者的下一張畫會是女角男扮女裝對吧。
害得作者真的搞男扮女裝梗,這種罪大惡極的破梗行為要求原諒就只能來配音了。
動畫製作是DMM pictures,就是你知道的那個DMM出資成立的動畫公司。一集三分半算是給它們練等的作品。
主題曲是"DOGEZA! Do get that!"完全就是玩日文"土下座"的諧音,有一集甚至還放無人聲版本實在有夠鬧。
總之沒有很推,除非你對日本文化算是相當熟稔的程度才會看得很開心。
<前說>
這是一部描述日本搞笑相聲的作品。
"前說"這個詞意思是開場白、本篇開始前暖場的橋段。
劇情描述四位女主角因為喜歡漫才(日本搞笑相聲)於是投身進漫才世界的歷程。
整部作品在節奏上是比較緩慢、偏日常系的作品,加上故事主體也是台灣民眾日常生活上比較難以接觸到的類別。
(很多台灣人連"搞笑藝人"這個類別都不知道)
所以這部作品在台的人氣就比較低一些。
本天兵會看這部,純粹是衝著高校艦隊的信田監督是這部作品的監督,
以及幾位在高校艦隊有亮眼表現的聲優有參與"前說"主要角色配音的關係。
實際上也的確有不少信田監督的風格呈現出來,像是把主要角色的臉填滿整個螢幕這種偷吃步省畫工手法等等。
不過整體上節奏掌握倒是相當不錯,每一集兩隊主角都有一步一步的朝向目標前進。
可以算是四平八穩的演出吧,但也就是太過踏實、平順,所以也就缺少一點高潮迭起的轉折。
換個方式講就是比較不夠吸引人啦,缺少話題性的劇情段落。
我想這應該跟出資者是吉本興業有關,因為他們一直都還蠻需要一點正面宣傳的資源。
所以才出資請人製作關於搞笑藝人背後的故事這個原創主題動畫。
全部看下來是還蠻正向的,但就是太多真正的搞笑藝人下去配音讓人感覺有點出戲這點有點可惜。
畢竟搞笑藝人雖然被要求全能,但大多是體力活,配音這種技術活沒有經驗很容易被職業的聲優給壓下去。
四位女主角都是找來專業聲優配音,但是劇情配合的前輩卻是現實世界真正的搞笑搭檔組合下去替自己配音。
以及其他搞笑藝人串場當前輩,甚至連資深搞笑藝人"NON-STYLE"都來替自己配音。
雖然搞笑的經驗與資歷是這些前輩厲害,但在聲音的演技上就很明顯的不如四位女主角。
導致觀賞時明顯體驗出兩造的表演落差程度,甚為可惜。
不過吉本很有錢是真的。
所以OP、ED請來知名作曲家 神前曉 製作,角色設計則是由 美水鏡 負責。
看的出來出資方似乎很想重現當年幸運星的風潮,OPED也的確蠻好聽的,但很可惜的是整套下來吉本興業介入太深。
總結來說,"前說"算是一部相當四平八穩的慢板日常動畫,想了解日本文化的可以看看。
至少沒有劇情暴死或是作畫暴死等等的問題產生。
<熊熊勇闖異世界>
比較偏女性向一點的改編作品。
劇情描述一位靠投資賺大錢賺到懷疑人生的少女"優奈",她很喜歡玩異世界類型的沉浸式虛擬實境遊戲。
結果有一天居然真的跑到異世界,還被一個自稱神的聲音要求穿上熊熊裝扮。
而這熊熊裝還超強,強到讓優奈根本在異世界橫著走都沒人能攔住他。
發現這個設定後的優奈便開始了他的異世界愜意生活。
畢竟是改編作品,有著原作光環在頭上壓著,
所以這部作品就是看穿上熊裝的優奈像神一樣到處為所欲為,以及到處認識小蘿莉。
也因為主角一開始就開神裝出來,所以劇情上有一點平淡,反正她想幹嘛就幹嘛,很少有什麼困擾讓劇情能夠轉折起伏。
但是因為原作就是這樣、客層也吃這一味,所以動畫只能這樣演。
只有最後一集監督刻意改變視角,把觀點從優奈無雙移轉到中後期戲份略少的第一女主角(?!)菲娜身上。
讓觀眾體會到自己不被重視時的空虛與寂寞,再把這份寂寞轉嫁回優奈身上,進而讓兩人知道彼此的重要。
以最後一集這個定位來說,這樣承先啟後的演出算是很公式化,卻也十分有趣。
配音都是大咖角色,畢竟書賣得還不錯。
OP與ED也算是動聽,很配合動畫的情境與設定。
不過整體上算是中規中矩的改編作品,覺得熊熊很可愛的話就值得下去追。
對本天兵來說純粹是因為監督是高校艦隊的信田佑,以及參與演出的黑瀨小姐與宮島小姐兩位在高校艦隊上有不少戲份的緣故。
換句話說單純是因為高校艦隊而追的,追完後感想是雖然不到感動的程度倒也不會太差。
<強襲魔女 通往柏林之路>
一言以蔽之:這部是滿足我們這些十幾年老粉的最完美作品。
"強襲魔女"其實已經是一部超過10年的跨媒體作品,當初TV第一季已經是2008年的事情了。
如今上映的"強襲魔女 通往柏林之路"其實只是本傳的第三季而已。
當初配音的聲優們如今已經都是名人堂等級的存在,你就知道這部作品歷史有多悠久了。
再加上過往流傳"只要做過強襲魔女的動畫製作公司都會倒閉"這個謠言,
(GONZO倒閉、AIC幾乎剩下空殼、SILVER LINK.被併入朝日放送)
所以當看到強襲魔女居然要出續作,對老粉絲來說幾乎是驚訝到會被嚇死程度的新聞。
不過幸好,
這次動畫製作接手的是這幾年來都還算穩定的david production,甚至連監督都是當年的高村和宏。
而原作的島田文金也大力支持這次的動畫作品。
加上當年所有聲優全部回歸演出,你要知道在2020年還能看到澤城美雪、斎藤千和這兩位同台已經是多難能可貴的事。
再加上福圓美里、世戸さおり、名塚佳織、田中理恵、園崎未恵、小清水亜美、門脇舞以、大橋歩夕這幾位傳說級的聲優一起進棚錄音。
要是哪個新人聲優不小心路過錄音室,一梯退三步的話大概要從太平洋退到大西洋了。
故事基本上不脫強襲魔女過往的那一套流程,
也就是發現涅洛伊後讓每一位魔女都有一集的空間用個人風格去打倒他。
但是三期最厲害的是:你都知道劇情會怎麼走,但是大衛製作就是有辦法讓你感動到全身起雞皮疙瘩。
不管是感人或是有趣的劇情演出,抑或是精細流暢的戰鬥過程、該給的意外福利等等,加上老牌聲優堅實的聲音演出。
三期都非常完美地抓住了老粉,甚至是新觀眾的胃口。
OP與ED也完美的承繼了先前作品的風格。
OP演唱依舊請來了石田燿子負責,ED則是慣例的501魔女們輪唱。
最後一集也是照慣例的上演超級扶桑人戲碼,
但是戰鬥畫面依舊讓人驚艷般的超級熱血,聲優的演技也都完美的無話可說。
地下柏林的設定更是讓人驚嘆,甚至還有穿飛行腳穿越地下道這個Ace Combat系列不成文慣例的梗也都用上了。
整部作品看完真的有一種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感動。
雖然島田認定501的故事應該要在這邊畫下一個句點,但我相信大家都同意這是一個非常精采、出色的句點。
很可惜的是501的故事即將結束,
不過沒有關係,之後還有部隊出動!的續作即將上市。
無論未來是否有正統續作,相信觀眾都願意繼續與魔女們一起翱翔於天際之上。
就讓我們期待吧!
總結一下2020秋番的個人評價排名。
資深觀眾:
強襲三期 > 魔王城晚安 > 土下座 > 前說 > 熊熊 > 戰翼
新觀眾:
魔王城晚安 > 熊熊 > 土下座 > 強襲三期 > 前說 = 戰翼
個人排名:
強襲三期 = 魔王城晚安 > 前說 > 土下座 > 熊熊 > 戰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