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兩百萬人次會這麼快的到來。
距離100萬人次突破後,時隔三年,瀏覽數終於來到了200萬人次。
這三年間的人氣累積,主要是靠著一些物品的使用心得分享文來達成,
像是紅線汽油精、神A的試駕文等等。
這些文章的人氣指標也代表網誌的方向開始漸漸轉變,開始朝向與過往不同領域的體驗分享。
但即使如此,本天兵依舊是個沒沒無聞的網誌作家,過去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未來大概也是。
總結一下這幾年來的文章變化吧。
1. 動漫觀後感、心得文變少了
其實不是本天兵不看了,而是想看的變少了、或是沒有值得寫的內容。
這些年來動漫產業的改變也是相當的迅速,從當年以原創或是輕小說漫畫改編的列強分割狀態,
逐漸改變成"以輕小說、動畫為主題的宣傳式媒體"。
其實這也是無可厚非的,因為這年頭做動畫越來越難賺了。
以前動畫製作方還可以靠賣DVD、BD求生,現在賣光碟根本賣不贏偶像系的之外,線上訂閱方式的媒體竄起也讓電視媒體的佔有率逐漸下降。
變成觀眾根本不需要買BD回家看,直接花少少的錢買線上訂閱就能隨時在家看到飽。
這部分從光碟機產業日落西山就能略知一二。
這樣的改變也間接的影響到出資方的製作意願,寧願縮減預算把動畫變成宣傳的廣告而不是主流媒體。
所以現在的動畫產業,精彩的大多是原作改編或是電影版,因為那才有賺頭,才會有廠商願意砸本下去製作。
說到電影版,因為動畫製作方收入困難的關係。
與其拿給電視台讓觀眾看免錢的,不如直接做成劇場版讓觀眾掏錢買票進場,收入更為可觀。
事實上這一兩年在電影院上映的動畫劇場版的確大幅增加了許多。
以前到電影院都是看像是新海誠製作的原創動畫電影那一類,現在則是到電影院看當初TV版的續作劇場版。
而那些劇場版其實也只是把當初規畫好的TV版續作章節進行編輯後製作出來的作品。
因為不這樣做,動畫製作公司會倒。
所以網誌的動畫觀後心得文變少主要就是這個原因。
要看動畫只能去電影院看剪輯版,確實可惜。
幸好本天兵最愛的高校艦隊還是純電影版...希望未來這個作品也能繼續下去。
慶幸的是電玩遊戲產業依舊蓬勃發展,因為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得大家都宅在家看電影打電動。
讓原本就打好基礎的各大電玩商更能藉此發揮,年底即將開打的第九世代遊戲主機大戰也相當令人期待。
至於線上串流遊戲,目前看來依舊處於泡沫,畢竟網路品質還無法跟硬碟速度相抗衡,等哪天硬碟退居幕後的時候再說吧。
2. 試車文變多了
其實不是試車文變多,而是汽車相關的文章變多了。
這幾年台灣汽車市場的變化相當有趣,
民眾開始瘋買SUV,為此本天兵還特地撰文分析,結論是家庭成員結構的改變,三代同堂的機會變多,使得空間大又好上下車的SUV變為主流。
加上民眾開始買車不手軟,要買就是買頂規,原因是出於房價過高讓民眾寧願住舊房,把錢花在生活品質上。
而"汽車"這項商品在台灣人民的心中就是一個身分地位的象徵,沒錢買房沒關係,買便宜的進口名車爽一下比較要緊。
本天兵本來就很喜歡汽機車,光是汽車展就參觀了十幾年。
從最早被業代當垃圾趕來趕去的小屁孩時期,到現在把油條業代當垃圾鄙視的社會人士階段,細細數來也是一種人生經歷。
所以汽機車相關文章變多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只是機車騎了十幾年,好寫的文章越來越少,汽車不僅每年有固定展覽之外,到展間跟業代講一下就可以試乘,所以汽車文會變得比較多一些。
3. 相機文還是一樣沒沒無聞
畢竟人就是沒沒無聞,喜歡的設備也是低調類的品牌,加上不想請女模試拍(這是重點),會願意駐足的人本來就比較少。
(望向某網站,文章開版就是女模女乃圖,畢竟人家有業績壓力)
到現在最熱門的還是廣角鏡那篇就知道本天兵能做的並不多,畢竟廣角鏡那篇是當初新鏡上市沒多久就直接購入撰寫的。
其他老鏡的試鏡照都丟到社群軟體了,有幸遇到本天兵的拙作不妨按個讚吧。
4. 旅遊文穩定增加
這些年來因為還算了解一點日文與日本文化的關係,每年只要有機會都會去日本走一走。
走一走不留下一點回憶豈不可惜?於是就把照片搭配文章寫一些遊記紀錄一下。
部落格創作主與社群軟體的網管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社群網站只要寫一點點文字搭配幾個美美的照片就能出一篇文。
而部落格(Blog)必須撰寫上千字的文章與許多實際的照片搭配才能完成一篇文章。所以當然是前者辛苦許多。
(當然我們也知道有些社群網站的旅遊文根本只是在曬女乃而已)
但是相對的,當你哪天需要上網google當地旅遊資訊的時候,部落格的文章內容才會有讓你想看的資訊。
這也是當初本天兵願意提筆撰寫的動機,上網做過功課,之後將自己親身經歷的過程撰寫出來成為下一個網友的參考。
這樣善意的循環才能健全網路的生態。
well...這些內容在三年前的百萬人次文中就提過了,在這邊只是老調重彈一下而已。
5. 最近想寫的其實是威士忌品酒文
本天兵熱愛威士忌這點,相信有在定期關注網誌的網友應該都有發現。
威士忌那悠久、優雅的氣息與歷史正是本天兵如此狂熱的原因。
這些年來品飲過的威士忌也不在少數,有鑑於網路上願意寫威士忌品飲文的人相當稀少,所以本天兵是有這個念頭來寫一下。
但是,寫酒類的品飲心得相當麻煩。
一來有法規怕誤觸,每次都在那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其實無傷大雅,但就是討厭那些不懂法規的哪天硬凹一條來找你麻煩,就很心煩了。
二來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把尺,
有些人覺得烈酒就是要香、要醇、要順,就開始批評那些自己看不順眼的內容。
問題是每個人對嗅覺與味覺都有自己的判斷,瀏覽過後願意放寬心去接納不同聲音的網友相信是多數,但開口大罵的也不在少數。
不要說本天兵寫的,光那些知名人士拍攝的品飲介紹影片下面就一堆人批評說"可是我不喜歡!"、"明明就很普!"、"這麼難喝你還說好喝根本收錢收太大了吧!"之類的。
真的覺得這些人應該罰抄雅量一百遍。
每一隻威士忌,只要不是假的,都是該品牌的調酒師經過無數次的調配與評比測試後所詮釋出來的一個理念。
理念不分貴賤,貴的酒不一定比便宜的好喝,便宜的酒也不一定就是垃圾,每一款酒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本天兵其實最喜歡的反而是那些自稱老饕最愛唾棄的大眾品牌,不僅喝起來無壓力之外,任何時候小酌一杯也都無傷大雅。
但是記得飲酒過量有害健康、酒後不開車!
本天兵認為,要認識一間酒廠,就要從他最入門的酒款開始品飲。
因為那是該品牌首席調酒師想要詮釋的品牌基石。
像是三得利就會從角瓶去開始了解它的歷史淵源,進而延展到山崎、白州、響這些進階款式。
(其實我覺得角瓶就夠經典了...)
格蘭父子的就從格蘭(Grant's)開始,繼續到三隻猴子,接著是格蘭菲迪、百富等等。
(其實我最愛的是格蘭父子品牌的酒款...)
知名的約翰走路當然從紅牌開始一路往上,喝過後反而覺得紅牌是最輕鬆品飲之外,又能體會出約翰走路這個品牌深厚功力的酒款。
美國波本當然要從最經典的金賓開始,而且還是要從白標金賓開始喝,那個經典又強力的藥水味實在讓人難以忘懷。
台灣威士忌像是OMAR的波本花香、KAVALAN的珍選都是相當精典的款式,OMAR的花香令人驚豔、KAVALAN那富有熱帶水果的強烈奔放更是令人著迷。
只是要注意的是飲酒過量有害健康、酒後不開車!
喜歡大眾酒款一點都不用覺得可恥,丟臉的是只會追求珍稀卻看不見其他酒品美好之處還大聲張揚批評的文人雅士(自稱)。
當然飲酒過量有害健康、酒後不開車!
至於日本威士忌被炒作成高單價收藏品這點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Japanese Whisky"這個單字其實在日本國憲法、法律中並沒有明文嚴格規定,所以只要在日本裝瓶的威士忌都可以稱為"Japanese Whisky"。
而這股風潮又是這10年內炒起來的,蓋一個廠好歹也要一兩年,蒸餾窖藏更要8年以上,日本當地的熟成速率又跟蘇格蘭差異不遠。
所以聰明的你應該知道市面上許多"Japanese Whisky"是怎麼來的吧。
感慨的是連Nikka威士忌都開始玩這招,只能說飲酒過量有害健康、酒後不開車!沒事別擋人財路!
6. 手機文變少了
這點主要也是因為產業的變化,手機的毛利過低使得廠商推陳出新的意願降低。
就算出了新款,最大的改變大概只有廣告的宣傳手法而已,內容真正大改的並不多。
也因為如此,網路上到處充斥的廣告文章與廠商指派的宣傳公關吹捧心得,進而讓這個產業更顯得死氣沉沉。
總之本天兵不會去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地自主品牌推出的手機,再便宜也一樣。
7. 依舊沒有廣告
三年過去了,當初付費拔廣告的本網誌到現在依舊要本天兵付費拔廣告。
付費事小,真正怕的是Xuite撐不下去,到時候反而麻煩。
而中華電信的高層腦袋在想啥其實也很難理解,畢竟堂堂一間民營大公司的董事長居然是由中華民國政府底下的交通部指派,哪天會出現什麼荒唐決策其實也是預期中的事。
總之希望麻煩事不要降臨到頭上,平常就已經夠煩了能省一事是一事。
所以各位,來本天兵的網誌時可以關AD Block,因為真的沒有廣告,也沒有惱人的背景音樂與動態背景。
本天兵賣的是文筆,不是利益,因為沒那個本事,也沒有廠商有膽敢找我寫評測,以前如此,現在還是如此,未來大概也是。
兩百萬人次紀錄文就到這邊,簡單紀錄一下這幾年來的變化。
至於未來會如何發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