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山景點] 岡山城走訪 位於鬧區之中的四百年歷史烏城

來到日本岡山市區(不是高雄岡山),不能錯過的景點莫過於著名的岡山後樂園,

以及本文會聊到的岡山城。

 

說到岡山城,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別稱:烏城

為什麼叫做烏城呢?各位看照片就知道了

是的,整座城以黑色為主體,輔以金箔飾品點綴為裝飾,所以才會被人稱之為"烏城"。

因為顏色與同樣是山陽道的姬路城剛好相反,所以烏城(岡山城)與白鷺城(姬路城)就是後人作為對比而起的別名。

 

這次的旅程從後樂園方向的入口開始

這個門叫做"廊下門",後樂園既然是城主的私人庭園,岡山城有一個通往後樂園的後門也是很正常的。

 

通過廊下門後,就會進入岡山城的中段地區

日本城池中一般常見的區域稱呼都是以"丸"作為區分,例如本丸、二丸等等。

在岡山城則是以"段"作為區分,因為整個烏城公園就是原本岡山城的本丸地區,所以這裡不分丸改稱段來區分。

在江戶時期,中段區域是作為城主私人書院(表書院)來使用。

 

中段地區的看點之一:宇喜多氏時代的石垣遺構

這堆石頭有什麼好看的呢?其實最早規劃並建立出岡山城的人就是宇喜多家族的"宇喜多秀家"。

關原之戰後,秀家被流放到八丈島,繼承的小早川秀秋以原本的岡山城為基礎,大幅擴張城下町至近代的水準。

以前日本人要擴城大多在舊的基礎上疊床架屋,所以這段被埋在地下的遺構就是作為當年宇喜多氏時期的歷史見證。

 

第二個看點:月見櫓

看起來灰頭土臉、毫無特徵的古建築物有什麼好看的?其實是因為這座月見櫓是岡山城少數遺留下來的古建築物。

讓我們把時光拉回明治初期,各位很熟悉的廢城令把岡山城內大部分的建築物都拆除了。

當時有遺留下來的只剩下天守閣、月見櫓、西之丸西手櫓、石山門而已。

之後二次世界大戰,美軍的岡山空襲把天守閣、石山門給燒了,只剩下月見櫓、西之丸西手櫓這兩座建築幸運躲過戰火。

而這座倖存下來的月見櫓,也很自然地成為了日本的指定文化財。

 

所以,各位,眼前的這座月見櫓可是有將近400年的歷史啊!

 

 

從中段地區望向下段地區

空空的,一來原本的建築因為廢城令而拆掉,二來近期在下段地區發現不少原始建築的遺蹟,所以才會如此空曠。

 

回過頭來,準備通過不明門

不明門是作為連接中段地區與本段地區的關卡,穿過不明門就是城主居住的區域。

也因為平常這個門是不開的,所以才會取作"不明門"(寫作不明門,發音是"不開的門")。

 

不過因為廢城令、空襲等等的因素

如今的城主故居也已經被夷為平地,只剩下庭園與重建的天守閣。

 

說到岡山城的天守閣

因為原始的建築被空襲燒掉的關係,後來重建時比照其他復原天守的作法,

也就是用鋼筋水泥蓋成天守閣外觀的博物館。

 

所以原本做為天守閣地基的基石

因為不需要且有保存價值的關係,移至本段地區空曠處作為展示。

照片中的這些石頭就是當初原始天守閣的基石,也就是地基,只是位子換了而已。

 

講了這麼多,也該進到天守閣裡了

 

如前面所述,岡山城天守閣因為是復原天守的原因

裡面已經變成了現代化的歷史文物博物館了,這個轎子就是古時大名所使用的轎子,也是館內少數可以拍照的地方。

 

頂樓觀景台也是少數可以攝影的地方

雖然看起來古色古香,但其實全部都是用現代化建築技術去重現古時候的樣貌。

 

屋簷上的金魚虎(鯱,注音念作"ㄅㄨˊ")

當然也是複製重現品,據說第一個使用金色鯱作為鎮守的日本城池就是岡山城,因為黑色跟金色能產生強烈對比的關係。

 

從頂樓下來,館內主要以介紹岡山城歷史為主

像是岡山城的三任重要城主"宇喜多秀家"、"小早川秀秋"、"池田輝政",在館內都以盔甲的方式來重現。

館內介紹的歷史相當豐富,也有許多珍貴的影像與文物。

逛一逛,到紀念品攤位血拚一下,也是該離開了。

 

回程到岡山車站附近的Aeon吃個漢堡排套餐作為收尾

岡山最熱鬧的莫過於岡山車站附近,要吃要喝要血拚應有盡有。

 

 

給個結論吧:

來岡山,市區最著名的行程莫過於岡山城與岡山後樂園。

實際參訪,確實能感受到有著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美稱的後樂園與和姬路城相對比的岡山城兩者的歷史情懷與美學。

即使岡山城因為廢城令被拆除不少建築,後人仍能從殘存的建築與文物中一窺這四百年的悠久歷史。

 

<交通資訊>

岡山路面電車"城下"站下車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烏城公園入口。

或從JR岡山車站東口步行約30分鐘。

 

<附註>

1. 天守閣入場門票一人320元日幣,岡山城+後樂園共通門票是580元日幣。

2. 天守閣內有紀念品販售服務。

3. 建議與後樂園一起參觀。

4. 烏城公園參觀時間約2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