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聽過丸龜製麵,那有聽過丸龜城嗎?
很多人知道丸龜市與烏龍麵有著許多的關聯,但除了烏龍麵之外,當地其實有一座非常稀有的現存天守城池。
反倒是那個大家熟知的丸龜製麵,其實是兵庫縣的...跟香川縣丸龜市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們搭上JR四國的電車,來到JR四國的丸龜車站
這是本天兵首次踏上日本的四國島,跨過瀨戶內海的時候心情相當的興奮。
暫時壓下雀躍的心情,首先要確認的是這個
是的,因為JR四國目前(2020年1月)尚未全面導入交通系IC卡的支付方式,僅只有幾個車站有支援。
(註:交通系IC卡就是各位熟知的Suica、ICOCA等各鐵路公司推出的卡片式電子錢包服務,詳情請洽日本各鐵路公司的網站)
而丸龜車站
確認完畢,的確有支援交通IC卡的支付方式。
雖然JR四國的網站上面有寫丸龜車站有提供IC卡支付車票的服務,不過這種事情還是要親眼確認一下才保險。
一旁也有IC卡的儲值機
以及車站印章台。
出車站,回頭看一下丸龜車站的外觀
相當樸實的設計,月台都在二樓,軌道採高架式設計。
然後我們轉個頭
第一次親眼見到的四國地區市街,似乎...有點冷清。
沿著國道204號一路前行
路上行人不多、車輛也是稀稀疏疏,這不正是旅遊最佳的人潮密度嗎!
說實在話,去過那麼多景點,人太多的時候還真的有點煩惱。人少的時候有時反而會有不錯的旅遊品質。
丸龜城的位置其實離丸龜車站的距離並不遠,所以很快的就能抵達丸龜城的入口
這次我們從西邊的入口進入,在門口就能看見高高在上的天守閣。
護城河給他拍一下
維護得還不錯。
進到丸龜城後,第一個看到的景點就是玄関先御門(御殿表門)
看字面意思就知道,這個就是所謂的玄關,也就是大門,通往城主的御殿。
不過因為御殿現在已經不存在了,所以我們來到下一個景點
的入口,看起來有沒有像是登山口的感覺呢?
沒錯,因為丸龜城是把丸龜市的龜山作為基礎來打造的平山城,也就是平地的山城。
龜山高度有66公尺,所以整個丸龜城建築完畢後讓丸龜城有著日本數一數二高聳的石垣結構。
總體的高度有60公尺,其中三丸石垣的高度就有22公尺,相當驚人。
提這個數據幹嘛?
各位要知道城池的設計就是要易守難攻,若要拖住敵人的攻勢,把城池蓋高一點是很常見的作法。
所以各位遊客在參觀城池的時候,角色就變成了攻方的士兵,也就是說各位要開始爬山啦!
在開始爬山之前,左手邊的建築物先看一下
觀光案內所,如果不想爬的可以先在這邊等一下。
還有看板可以拍照留念到此一遊喔。
好了不廢話,開始攻頂!
實際走起來這坡度的斜率大概有20~30度左右相當陡峭,光是要爬到丸龜城池第一層:三丸所在的平台就要花掉一點力氣。
不過還好我們的膝蓋都還算可靠,爬一點路不算什麼。
一到三丸地區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個
看起來有點像古墳的東石垣。
地上的解說牌
主要是在講解石垣的維修工事。
東石垣的視野相當讚
很輕鬆就能看到不遠處那座被尊稱為讚岐富士的飯野山。
特寫一下
飯野山不算火山,那為什麼會有這種富士山外型呢?
研究指出似乎是因為河川跟風的侵蝕下所形成的平頂山,只是它的造型比較像富士山那樣。
總之,各位,讚岐七富士之一,來丸龜市就是要看飯野山。
換個方向
北面就是面向瀨戶內海的方向,右邊那座應該是青山(青ノ山)。
再換個方向
就能看到丸龜城驚人的石垣結構,以當時的技術力來看令人嘆為觀止。
看完了風景,繼續來探索丸龜城吧。
三丸區域有剩下來的建築物不多,像是月見櫓就沒有留下來
只剩下地基供後人想像而已。
勤王碑後方的建築則是後人移築過來的延寿閣別館
延寿閣別館原本是位於丸龜城下的前丸龜城主京極家的別墅,原本不在這個位置,是之後才移過來的。
看完了三丸區域後,繼續往上走
很快的就能抵達二丸區域。
目前二丸區域的建築物在廢城令後除了石垣以外都拆到只剩下一間廁所XD,以及大量的櫻花,可惜來訪的時候還是冬季所以沒開花。
另外還有一個留下來的是這個
二丸水井(二ノ丸井戸),水井的深度有65公尺號稱是日本第一深,據說目前還有水可以取用,只是現在已經保存起來了。
反正櫻花也還沒開,一鼓作氣上到天守閣所在的一丸區域吧!
各位觀眾
天守閣,抵達!
很幸運的是來訪時藍天白雲,讓天守閣有一種強烈的存在感。
只是各位來這邊時有一點要注意一下,那就是...山頂...風蠻大的...。
<下篇待續>
丸龜城,下篇:https://endthezonesoldier.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