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 Super Synthetic 5W-30的初步印象

從英國,換到義大利,接著換到美國。

機油品牌就是這麼多采多姿,正廠機油品項多到不輸天上繁星。

而這次所使用的就是大家熟悉的老美Mobil品牌。

 

本文開始前,先照慣例的文前宣教一下:

1. 機油我自己買的,沒人贊助,我寫爽的。

2. 我拿來加在家裡的神A(Toyota Corolla Altis 1.8汽油版)上,不是機車。

3. 這組是第一組加在車上的,所以是初步印象。

4. 會有第二組,因為我一共買了兩組,我只是先寫個文章聊聊。

5. 前一組是eni i-Sint Tech F,也就是各位熟悉的噴火狗,黏度是5W-30。

6. 機油濾心都會跟著機油一起更換為新品。

 

先來看看外觀吧

正面就是各位熟悉的Mobil Super瓶身。

上面寫著"Outstanding Protection for Vehicles of All Age"(傑出的保護性適合所有車齡的車款)。

另一邊標註"High Tempature Protection for Long Engine Life"(為長效引擎壽命提供高溫保護配方)。

左下角則是標示全合成機油。

 

背面

慣例的Mobil旗下商品比較表,比起一般的Mobil Super多了高溫保護配方。

 

蓋子

沒什麼特別的設計。

 

側邊是有機油容量刻度指示設計

 

打開來看一下機油的顏色

熟悉的金黃色。

 

接著標一下認證跟規格

機油認證:

API SN PLUS Resource Conserving

ILSAC GF-5

Chrysler MS-6395

Ford WSS-M2C946-A

Ford WSS-M2C929-A

GM dexos1:GEN2 Licensed

 

數據規格:

SAE Viscosity Grade

5w-30

Density @ 15C

none (g/m3)

Density @ 15.6C

0.845 (g/m3)

Kinematic Viscosity @ 100C

10.9 (mm2/s)

Kinematic Viscosity @ 40C

63 (mm2/s)

Viscosity Index

none

Pour Point C

-45

Flashpoint C

233

 

PS:

1 kg/m3 = 0.001 g/cm3

1 mm2/s = 1 cst

 

 

看完照片跟規格後就開始聊機油吧。

相信各位都知道,Exxon Mobil(艾克森美孚)是美國...或者該說是世界數一數二大的油商。

而旗下的Mobil機油品牌也是遠近馳名,Toyota原廠配的據說就是Mobil的機油。

不過各位有沒有注意到,Mobil機油其實是有分品牌的,

分別是最高級的Mobil 1(美孚一號),以及次一級的Mobil Super(美孚速霸),與最低端的Mobil Special。

 

而Mobil Super底下又可以大致再分成:

全合成的Mobil Super Synthetic,

全合成、半合成、或是礦物油的Mobil Super 千位級產品。

至於更老的Mobil 4T跟Mobil Special就不提了,美孚台灣原廠那個怪怪的產品清單也不提了。

這次用的就是全合成的Mobil Super Synthetic這一款。

 

Mobil Super Synthetic跟最高級的Mobil 1差在哪邊?官網有列了一些差異。

主要是差在油泥跟沉積物,Mobil 1更好,以及抗磨耗的保護能力,Mobil 1更好。

機油耗損也是Mobil 1更好。

其他像是機油品質維持、高溫保護性、渦輪增加保護性,這三點兩隻都是一樣好。

也就是說這兩支在持久力上有區別,其他都差不多。

 

看這三點,好像Mobil 1才是唯一首選?但是根據本天兵以前用過的經驗是:根本沒差!

以台灣一年 or 一萬公里更換機油的頻率,這兩款的在機油持久表現上的差距幾乎察覺不出來。

抗磨損更不用說,市區開車誰沒事從起步到下一個紅燈都是拉轉拉到紅線在開的?

 

但是有一點差很大,那就是價位。

一樣都是5W-30的黏度以及1QT的容量,Mobil 1與Mobil Super Synthetic差距可以差到接近百元新台幣。

掐指算一算,神A的2ZR引擎是出了名的耐用,只要注意油量不惡操,就算是礦物油也能活得好好的。

更何況這支機油不只很多大賣場都有供貨之外,甚至還可以參加優惠活動。

怎麼算都是拿Mobil Super Synthetic就夠了。

 

跟上一隻eni的Tech F相比,

雖然價位相去不遠,容量少一點,但是Tech F的API認證只到SL(我猜是因為eni只送福特驗沒送API),

這隻Mobil Super Synthetic不只有SN,甚至還到了目前最新的SN PLUS,美國人還是最挺美國人。

(API是美國石油學會的簡稱)

而Toyota的說明書上寫著機油規範只要SN就好,這支已經徹底超前需求了。

 

黏度差異上,兩隻的SAE黏度等級都是5W-30,

只差在低溫時的密度較高、40度C與100度C時的黏度指數也較高。

講白話一點,在數據上的表現是Mobil Super Synthetic比較黏一點。

 

 

接著是這隻機油的初步印象,一樣分幾項來聊

拉轉:

跟eni比,eni比較沒個性,從起步到6000轉都是順暢順暢,大腳油門又有點笨笨的。

 

而這支Mobil Super Synthetic,

在市區行駛,低轉速時的感覺會比較黏一點點,大概2000轉以下的反應是比較慢的。

不過當場景換成上高速公路交流道,要匯入主線,稍微催一下油門讓變速箱退檔拉轉,這時候的反應倒是相當的凶悍。

很容易就拉過5000轉讓速度跟上車流,這時候再放掉油門讓變速箱進檔降轉。

整個high度只差英國神油一些,也比他自家老大哥Mobil 1 5W-40還要順暢很多。

更比eni還要迅速暢快,用eni的時候感覺變速箱即使退檔了轉速也是不夠high。

這點倒是跟實驗室數據相左,照理講eni應該會比較好拉轉,實際上卻是Mobil Super Synthetic比較好拉轉。

 

抑震:

相當出色,即使拉到6000轉也只有引擎室傳來的拉轉聲浪而沒有傳來震動。

不過600轉怠速抖動問題依舊存在,這是汽油車的宿命。

 

油耗:

好像好eni一點點,不過差異很小,是可以忽略的程度。

黃金右腳下去都是很省油的結果。

 

衰退:

雖然才剛換,但依據經驗應該是沒差。

Mobil很注重使用里程的延伸,就他們家最愛出超長里程機油。

 

划算度:

相當划算,特別是搭配大賣場的優惠活動時更能讓人滿意。

 

總結一下心得:

這支Mobil Super Synthetic用起來有如Toyota原廠般接近的順暢感,但是拉轉速度跟省油效果卻更加出色。

不過如果價位跟Mobil 1差不多的話,請拿Mobil 1去結帳。

 

最後慣例的閒聊一下:

其實Mobil Super Synthetic有5W-20的,甚至還有0W-20給Toyota的產品。

可惜台灣用車人的腦袋大多數還是偏好高黏度的機油,所以0W-20這一款很難找。

要是找到了應該會列入下次的用油選項之一。

 

 

追記:

之前把這罐Mobil Super Synthetic 5W-30加到家裡的買菜車GP-125。

加進去後發現運轉起來意外的很順,看來光陽官網寫可使用5W-30機油應該是真的。

冷車時震動較大,油熱起來後抑震效果出奇的好。

拉轉速度倒是普通普通。

用超過1000km後震動稍微變大,其他沒感覺到有衰退,算是相當耐用的機油。

機油洩下來,顏色是很標準的黑色,目測應該是沒有失油。

如果你的機車可以用5W-30的機油,而這支又剛好有150元的價位的話,會是相當理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