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羈絆的證明 PS4 死亡擱淺 開箱與全破心得簡評(上)

這款真的是神作!理由還請聽我娓娓道來(內有劇情洩漏請慎入)

 

 

說到死亡擱淺(Death Stranding)這款遊戲,我想...先從歷史開始講起好了。

 

讓我們把時光拉回到2015年,

那一年,是小島秀夫先生從KONAMI副總裁的地位,被拉下來變成一名落寞的離職員工的時刻。

自1986年加入KONAMI,1998年正式推出PS一代的<Metal Gear Solid>潛龍諜影(舊譯:特攻神諜)而聲名大噪後。

"小島秀夫"這個名字就和<MGS>這款遊戲畫上等號,而KONAMI也因為MGS而在遊戲業界執一方牛耳。

 

但隨著公司改組,KONAMI決定淡出遊戲市場,表面上轉為多方面的娛樂事業體系。

實際上是針對社內權力的整頓,藉著解散重組旗下討好卻吃力的遊戲開發部門為名目,把公司權力集中到另一派的手上。

而遊戲開發部門派系的代表,當然就是已經站上副總裁位置的小島秀夫。

 

2015年時的小島秀夫有多慘?他有提到那時候辦公室的網路都被拔掉,完全被孤立之外,

當年的The Game Awards 2015有一個獎項是要給小島的,但是KONAMI的律師跟他說根據合約你不能到現場領獎。

這一次就是KONAMI惹火所有Fans以及遊戲開發者界的主因,從此以後該公司在玩家的口裡一直是罵聲不斷。

 

隨後被踢出KONAMI的小島秀夫,

在一個沒有電腦、沒有傳真機,只有幾張桌椅,大小僅僅約兩坪多的辦公室裡開始構想他的下一步。

那時候小島手上的資源,只有當初在KONAMI時期成立的"小島製作"的部分商標權,以及負責美術設計的好友 "新川洋司"。

(為什麼要說部分呢?因為當初的商標是"小島プロダクション",現在則是"コジマプロダクション(KOJIMA PRODUCTIONS)"。)

新川負責小島遊戲的美術設定,包含MGS系列,以及著名的ZOE系列。

(所以有沒有覺得死亡擱淺裡面的裝甲板道具很有ZOE風格呢,以及送貨機器人根本就是MGS的月光)

 

幸好,長久以來累積的人緣與名聲讓他在離職後成為他的助力。

辦公室是一個小島粉絲租給他的、成立工作室的資金贊助是Sony幫他的。

遊戲開發引擎是Guerrilla Games直接送他的,而且還是<地平線>的遊戲開發引擎。

遊戲裡面的演出角色也是以前共事過、甚至是認識的人介紹來的,

像是死亡擱淺主角"Sam Porter Bridges"是當年被KONAMI放棄開發、小島秀夫負責的<P・T>中演出的主角 Norman Reedus。

飾演反派之一的Mads Mikkelsen是因為他的好友之一是死忠島粉才成功邀請的。

至於程式開發人員,當然是那些舊公司離職員工,畢竟都被前公司清算掃地出門了。

 

這樣的經歷,讓小島秀夫作出了一款史無前例的"送貨"遊戲。相信大家一定很好奇為什麼?

 

 

別急別急,先來看開箱吧。

 

這次一樣是找上巴哈預購,商城一上架我就送單了。

"要預購?找巴哈"是巴哈商城開幕以來給人的印象。

原因就是他們一貫的穩定出貨速度,雖然沒有優惠但幾乎都能在第一時間送到玩家手上。

而且這次巴哈的箱子也換上了全新設計,害我拿到時還想了一下這哪一間的。

 

開箱時慣例的提醒

現在這個時代,偷跑會被BAN帳號才是真的頭痛。

 

至於為什麼敢預購?

其實也是仗著MGS系列以及ZOE系列以來的口碑,讓我決定抱著"就算不好玩,劇情演出應該還是很棒吧"的念頭按下訂購鍵。

 

正式開箱!

 

箱子的內容物一覽

左邊是遊戲,右邊是預購特典,早鳥才有的。

 

看完開箱,來看遊戲吧。

遊戲外盒正面

戴著雨帽的主角"山姆"與旁邊的掃描器,不知道的看到這張圖大概會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

不過沒關係,在正式開玩之前大家都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遊戲。

 

開盒

左邊的說明紙、首發贈品的序號,右邊的光碟。

 

光碟拍一下

DEATH STRANDING~~~~~~

 

封底其實也有花樣

遊戲內的貨運公司"BRIDGES"的商標,以及怪恐怖的手印。

 

早鳥優惠贈品是這個

證件夾還是護照夾我忘了,合成皮作的。

 

裡面的結構長這樣

 

背面有PlayStation的壓花

 

 

開箱文就先到這邊,來聊聊這遊戲到底好不好玩吧。

 

如前面所述,死亡擱淺基本上是一款以送貨為目的的遊戲,玩家要操控山姆去各據點接單,扛著貨品送到目的地交差。

一般玩家最喜歡的打打殺殺在這款遊戲裡非常少見,因為殺人會有很嚴重的懲罰,也就是GAME OVER。

所以玩家即使遇到的強盜也只能把他弄昏丟一邊而已。

 

這遊戲沒有經驗值、沒有明顯的等級優勢、不是RPG也不是FPS,單純的就是一款以送貨為目的的動作遊戲。

那他到底好玩在哪裡?

 

答案是:送貨時的挑戰。

在<死亡擱淺>的世界中,美國因為"死亡擱淺"這個大規模的毀滅性事件導致國家分崩離析,天上一直飄著開若爾雲遮蔽了月亮與星空。

而且這些開若爾雲會不時地下著"時間雨",淋到時間雨的生物會加速老化,貨品會加速腐蝕毀損。

更何況下著時間雨的地區有可能會有"BT",全名是"Beached Thing",一種處於生死之間徘徊的靈體,會抓住他周遭的人拖入BT的領域。

活人拖進去有可能會產生虛爆,一種大範圍的反物質爆炸,會把爆炸範圍內的所有物體消滅殆盡,但卻不能拿來對付BT。

而死人放置不管則是會變成BT,然後BT再吸引更多的BT聚集。

在這樣的世界中,人們選擇躲進地下庇護所,利用科技的幫忙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畢竟外出的風險實在太大。

 

但是人的生活中不可能完全的自給自足,特別是當你知道附近還有其他庇護所的時候。

例如你炒菜時沒有鹽巴會不會想跟隔壁借一下?這時候送貨員就登場了。

送貨員穿著抗時間雨的服裝在外送貨,風險雖然高,但在這樣的末世環境下總是有人會願意出來犧牲奉獻的。

 

而這些送貨員就擔負起聯繫人與人的橋樑角色,其中也有人挺身而出成立起送貨的組織,透過團體的力量來連結這些分散的人們。

山姆隨後加入的組織"布橋斯(Bridges)"就是這樣的組織。

 

但有人願意犧牲奉獻,也有人是送貨送到瘋狂。

在這樣的世界裡各位都瞭解到送貨是有相當程度的風險,有些人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了"送貨依存症",變成去搶劫別人的貨物來滿足自我慾望。

這些人在遊戲裡被稱為謬爾驢人(MULE)

走火入魔的甚至會選擇用槍械等武器來殺害送貨員,這些人就是恐怖份子。

 

回到布橋斯,

布橋斯成立的目的是想透過連結開若爾網路這個死亡擱淺中誕生的無線傳輸科技,將分散的美國再次連結起來。

山姆原本是布橋斯遠征第二隊的成員,但因為妻兒遭遇到虛爆而喪生,自己卻在虛爆中存活下來而被懷疑為虛爆的主因。

於是山姆離開了布橋斯,變成獨立送貨員過著自我放逐的生活。

 

這樣的他,在得知自己的家人"亞美利"被孤立在遙遠的西岸時,決定回到布橋斯走上重新連結美國的道路。

 

但是玩家面臨的除了BT、時間雨、搶匪、恐怖份子這幾個頭痛要素之外,

地形破碎不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前面提到美國因為死亡擱淺的原因導致分崩離析,所以市區外的道路都已經柔腸寸斷變成原野的樣貌。

只要一個不小心,山姆就會遇到跌倒、滑倒、摔倒等等的危險,然後你背上的貨物要不摔個支離破碎,就是跌落山谷、或是被湍急的河水給沖走。

 

所以你說送貨很無聊?夭壽喔這個遊戲裡面的世界送個貨根本在賭命好嗎!

實際玩起來超級有挑戰性,光是走個路就讓人小心再三,每一步都繃緊神經,要是路上再下個雨真的恨不得有個遮雨亭可以躲雨。

 

然後就真的有遮雨亭!

因為這個遊戲是可以連線遊玩的,玩家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看到別人蓋的設施,但是你看不到他。

在大雪中千里跋涉,身上裝備的電池已經接近見底、貨物都已經殘破不堪,突然看到有人蓋了一個遮雨亭跟充電柱時,心中的感激與感動真的很難用言語來形容。

 

所以這款遊戲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小島秀夫創造了一個極富挑戰的世界讓玩家去挑戰之外,也提供了玩家互相協助的功能。

透過人與人互相幫忙的機能,讓遊戲中的角色也能互相協助,這就是這款遊戲的真意。

但說真的,看人實況玩這款除非實況者很善於言談,否則用看的真的很無聊。

 

但是實際玩下去,你會上癮!

 

(下篇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