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冠"這個名稱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耳聞過,
而這個名稱正是日本數一數二的日式清酒製造商的名稱。
從京都起家,歷經數百年的傳承,成長為一個跨國大企業。
位於京都伏見地區的月桂冠大倉紀念館就記錄著這樣的歷史。
其實講白點就是一個古蹟博物館啦...。
這次的旅程起點就從中書島車站開始吧。
出站後映入眼簾的是傳統的日本街道
瀰漫著一股昭和懷舊氣氛的商店街,畢竟是京都嘛。
正擔心路線會不會很複雜的時候,驚覺路邊有指示牌
然後穿過一座橋
來到一個很空曠、像是鄉下的地方
你就會發現月桂冠大倉紀念館已經到了
入內參觀是要門票的,一個人400元日幣,會送一小瓶酒甕造型的紀念酒。
如果不喝酒的可以在買票的時候跟櫃台說,會改送一疊明信片。
快樂的付完錢後就來到展示區啦
在進到室內展區前,門口的這口井水可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這個水就是月桂冠釀酒用的酒水!
酒這種東西,最重要的就是水。
無論是啤酒清酒威士忌等這些經過釀造、蒸餾的酒種,用來作為基底的水會大大的影響酒的風味。
所以三得利才會選擇名水之一的山崎地區作為威士忌工廠的位置。
而釀造製成的清酒則更不用說,有句話道自古伏見出名水,所以伏見地區才會有這麼多的老酒鋪。
而月桂冠的水是可以免費喝的,就跟山崎名水一樣。
喝起來接近無味,帶有一絲絲礦物質的甘甜,非常好喝!
(山崎名水則是很神奇的幾乎完全無味)
旁邊聽店員說是著名打卡聖地
不過因為外面很冷的關係所以還是趕快進去吧。
進去展覽區裡面是展示清酒的傳統製造過程
牆上也有示意圖。
這邊是製麴的工法
每一個區塊都有相對應的解說牌,如果看不懂的還可以看牆上的示意圖。
值得一提的是,展區內所有展示的器物都是當初實際使用的道具。
看完製酒步驟後,隔壁是展示月桂冠的歷史
稍微解說一下就是:
大倉家從1637年(寛永14年)開始賣酒,當初的商品名稱叫做"玉泉"(我懷疑台酒是不是看到月桂冠才這樣取的...)。
隨著時代進步,明治時期開始販售玻璃瓶包裝的清酒,同時推出"月桂冠"清酒商品。
之後因為月桂冠銷量太好,到後來直接把公司名稱從大倉酒造株式會社變成月桂冠株式會社,一直到現在。
綜觀月桂冠的歷史,
大倉家之所以能在清酒事業上取得極大成功,必須歸功於社內不斷開發的先進裝瓶、製酒技術。
酒體本身的美味當然也相當重要,但月桂冠商品大量鋪貨到熱門的地方例如車站等地,
並且開發出易於攜帶、小瓶裝的清酒商品來搶市場。
而清酒最怕的腐敗問題也被月桂冠給克服,讓清酒鋪貨的種類、數量都能取得明顯的進步。
釀造的部分,月桂冠一直致力於科學化釀造法,講白點就是機械化、標準化製酒流程,使得製酒量可以衝的很高。
(不要傻傻地以為人家用什麼化學製酒才會這麼大量,釀造本身就是一個化學反應了)
再搭配靈活的銷售手腕與高端的裝瓶技術,讓市占率能夠節節攀升。
離開展區後有試喝、商品部可以逛。
在這邊遇到他們商品部的長官,聽到我們是台灣人就很熱情的說他在台灣出差的經歷。
不過似乎日本人來台灣必去的點都是九份XDDD。
當注意到時間的時候
博物館已經關門了,下午四點半關門對台灣人來說很早。
給個結論吧:
從車站走到博物館其實需要觀察力,路上的指標並不是非常顯眼。
不過博物館的確相當的有看頭,建物本身就是歷史古蹟之外,釀造的名水也是免費喝到爽。
館內也都開放攝影,是一個非常好逛的地方。
就算不喝酒也可以來這裡看看歷史,體驗一下古時的工廠風情。
<交通資訊>
地址:612-8660 京都市伏見區南濱町247番地
搭京阪本線從中書島站步行5分鐘是最快的方法,不過不管哪種方法都要留意別迷路了。
<附註>
1. 參觀時間約1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