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車最近在辦展間賞車?但是網路上搜一搜都沒看到什麼消息。
與其被動的等車展不如直接去展間晃一晃算了。
果不其然,實車早就到展間了。
不過展間幾乎沒人也是夠冷清的,看不太出來納智捷有在做什麼宣傳的工作。
沒人有沒人好的好處,至少拍照不會被干擾到。
車頭主要是換了水箱護罩,本來看各大媒體拍攝的測試車影片感覺不太好看,整個刷黑感覺空空的。
但實際看到實車後...其實還不錯,我覺得納智傑的外型都是實車比照片好看就是了,像是U6、U5都是明顯的例子。
(還有一點就是宣傳用的電腦繪圖實在不太好看...)
車尾燈沒什麼變
雖然車尾多了一個很明顯的鴨尾,但實際看起來並不明顯。
鋁圈換成RAYS的鍛造鋁圈
右下角那個FORGED就是鍛造的意思,左上角則是標明RAYS製造,螺絲還故意用紅色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GT225選用的輪圈尺寸是18吋,現場看起來覺得這輪拱塞19吋都不是問題,20吋才會一拜,18吋大概是為了成本跟油耗才做出的考量。
很多人買車前常會嘴說原廠輪圈怎麼不裝大一點的人大概不知道輪胎是越大條售價越誇張...。
說到輪胎
這次GT225的配胎居然是普利司通的T001,規格是215/45R18,很常見的規格。
本來以為這次水野老師又會換上什麼昂貴的性能胎,看來這部分還是多少妥協了一些。
其實這樣也好,
T001的價格其實相當的實惠,很多中型或是中大型轎車的升級胎就是配這顆,本天兵自己在開的神A也是配這顆。
更別說進口雙B也是選這顆作為配胎。要慶幸至少以後換輪胎的時候荷包不會被榨的更乾。
順帶一提置物箱的備胎已經改為補胎劑了。
來到車內,
最大的改變就是椅子的表面材質換了,除了中央的類麂皮以外,牛皮也換成跟Nissan很像的牛皮材質。
特徵是表面摸起來細緻、柔軟,比以前Toyota那種粗硬的牛皮要舒服多了。
泡棉的部分也加厚了非常多,手一捏除了捏不到底之外,表面的牛皮材質也舒服的讓人很滿意。
中央螢幕也是肉眼能看到的最大改變
這個螢幕內容跟S3、U5的是一樣的,不過反應速度似乎比S3還要快一點。
順帶一提展示車的冷胎壓都是31psi。
螢幕底下有一個明顯的置物空間,納智捷的內裝工程師終於搞清楚消費者要的是什麼了。
當初U5上市時本天兵就念過螢幕下面那個重低音喇叭,完全沒有意義之外還很難看,直接拔掉換成置物空間還比較實用。
而U6GT那個抽取式衛生紙盒也是嚴重過時的設計,早就該拔掉了而不是等到S5GT才拔。
置物空間越多、越實用,消費者就會越喜歡待在車上。
駕駛座的變動幅度也很小
儀表還是那個很醜的阿公錶,唯一有用的是在夜晚模式時會簡化成時速,這時候才會比較好看一點。
不過這次的駕駛座我還是有一些意見。
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椅子太高了。
進而影響到駕駛座的空間,身高高一點的人坐進去就會有一股壓迫感。
整個駕駛坐姿雖然因為椅子改善的關係坐起來很舒服,但姿勢上還是以前的人體工學。
方向盤不能前後調整有些可惜,應該是成本計算下所做出的取捨。
反正我認為GT225的駕駛座姿勢問題已經到了要整個打掉重練的地步了,方向盤能不能前後調整倒是其次。
看下次試駕時能不能把椅子調低一點再說吧,展間這台好樣調不下去的樣子。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是,GT225內裝採用大量的軟質塑膠,但似乎很少車評會講到,真是奇怪了。
車評就算了,我記得鍵盤評論手最喜歡去計較塑膠材質所營造的質感,來到GT225身上卻變成理所當然?不愧是身負兩套標準的鍵盤酸民們。
順帶一提,GT225的關門聲感覺普通,
關起來聲音有一個完整感,沒有雜音,也不會像以前Toyota關個門像是零件互撞的感覺。
但就是少了一點紮實感,多塞一點隔音棉增加重量或許可以改善吧。
最後打開引擎蓋看看引擎室吧
這個動力系統就是U6 GT220那組,畢竟底盤是一樣的,只是稍微調整一下多了3ps變成225ps這樣。
引擎蓋沒有花大錢變成鋁合金材質,所以撐起來我覺得還蠻重的。
另外就是GT225有配一塊引擎下護板,長度大約是從車頭到前輪左右。
至於動力如何?說真的沒有開出去還真的不知道。
順帶一提,油箱蓋上寫的建議汽油款式是98無鉛,我還特地開蓋來確認。
98跟95相比每公升差2元,要省錢其實也可以加95,但就是動力會比較差一些,反正電腦都會調整。
也不用酸納智捷的引擎要用98才有全馬力,很多渦輪車、性能車都是用98,酸這個根本是來顯示酸民的無知而已。
說到試車,
上次和泰的做法是12代Altis一到展間就同步配試乘車下來,納智捷這次卻沒有同步配車,有點可惜。
所以這次的展間亂拍就到這邊了,聽說五月中才會有車子配下來,等到時候再說吧。
不過我要抱怨一下,展間一台試乘車都沒有是要賣什麼車?納智捷的決策層該好好的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吧。
整體來說這次GT225的改變我是持正面態度。
售價與神A相仿,只差在一個給你話題性的半自動輔助,另一個是舊瓶裝新酒,給你硬底子的性能升級。
銷售上當然還是這種舊瓶子的會比較吃虧,不過骨子裡的升級的確有做到位。
反正S5也已經是屆齡7年的老車了,靜待大改款的車系還有這樣的升級的確是令人意想不到。
剩下就看行銷那邊有多少功夫可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