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末,鐵三角新品試聽會,試聽後的一點心得

這篇會聊到L5000與2000Ti系等年末新品的試聽心得。

開頭先講明,這樣查資料才會比較方便。

 

門口放了一隻L3000作為展示

 

 

既然開頭講明了就不用多廢話啦。

這次鐵三角在9月的時候一口氣發表了一堆高階跟頂規的耳機,分別是:

ATH-L5000

這個是限量的,L3000的後繼者。

 

ATH-AP2000Ti

這個是新的產品線,主打隨身機也能推的高階耳機。

 

ATH-CM2000Ti

這個是老產品線的新血,以前CM7Ti大殺四方,後來耳道式得勢後耳塞式式微,

如今產品線再次復活。

 

ATH-CK2000Ti

CK系耳道式的2000Ti型。

 

其他新品還有ATH-MSR7bATH-CKR7TW等。

這次試聽的就是這幾款。

 

 

展區在三創的小展間,門口進來就是L5000的試聽台。

 

這邊跟上次ADX5000類似,都是拿台鐵三角的那幾個套裝來套L5000。

CD Player是Marantz SA8005,大家很熟了。

耳擴是HA5050跟Schiit Audio Jotunheim,大家也很熟了。

能撥放的CD也是上次那幾張順序亂掉的CD,大家已經熟到不感興趣了。

 

但問題是,這次不能使用自己的訊源來試聽!!!

場邊顧攤的兩位女門神(俗稱:女工作人員)其中一位說他們這套系統是完整的,

不建議(就是不准的意思)用自己的設備來試聽。

 

問題是現場的CD曲目一直以來都不太合啊!

去年ADX5000的時候就唸過了,今年照樣不改,日鐵三角是不是該出手顧一下台鐵三角了?

最基本來個日系女歌手的CD吧,清亮優雅的歌聲才是鐵三角系列一直以來最拿手的音域不是嗎?

結果還是只有Adale,甚至其中一台還放了一張快節奏的音樂,

我聽三秒就拿下來跟工作人員說這個不行我要換。

 

於是這次的L5000試聽其實非常不完整

 

第一組是Marantz SA8005 + Schiit Audio Jotunheim平衡輸出,放一張快節奏的音樂。

前面說過這組播放的CD曲目完全不行,又不能用自己的音樂,根本不用聽了。

聽感亂七八糟完全不知道想強調的點在哪裡。

 

第二組是Marantz SA8005 + HA5050H非平衡輸出,放Adale的曲目。

這組只能勉強聽一聽,

大概感覺得出來整體的音域完整圓潤,節奏感明顯。

人聲圓潤有磁性,有一種類比的味道。

音場很小,分離感不甚明確。

會有這樣的表現,除了曲目不合以外,HA5050推L5000真的不夠力。

當初L3000推出時有搭配一台DHA3000做為專用擴,

這次鐵三角沒出專用擴,大概是做不出來了。

 

HA5050推L5000感覺到的就是溫潤卻不夠開闊、分離感缺乏的表現。

作為一個要寫下傳奇的旗艦耳機來說,這樣的組合完全的不及格。

 

可以的話希望能夠以Schiit Audio Jotunheim平衡輸出 + 自己的音樂來做為展示。

老鐵那台HA5050拿到現代來看並不夠優秀。

 

順帶一提的是,試聽要戴現場提供的手套。

有點作秀意味之外,如此高規格的處理卻沒有給一個適當的舞台,是本天兵覺得這次最失敗的地方。

 

 

接著是這次第二想聽的ATH-AP2000Ti

 

前面提到這個是全新的產品線

外殼用鈦合金打造,非常容易沾指紋。

皮革的部分還蠻軟的。

 

這次的2000Ti系三支都是用Fiio X3二代去"直推"的。

也因為這樣,本天兵直接拿XZP來直推,耳擴就不用了。

 

廣告文宣說是高精細度原音重現啦,試聽心得如下:

鈸感明確,節奏略快,有ti系的感覺。

低頻的部分,清爽有力,但少了點細節跟量,低頻系的不推薦。

人聲很近,細節清楚,聲域的轉變都能清楚感受,但整體上少了點溫暖,略乾。

音場較小、電子機械音的毛邊過多,拿來聽初音未來並不適合。

推力要稍微大一點,是三支裡面最難推的。

 

配戴感的部分:

重量很輕,配戴起來相當舒適無明顯壓迫感。

就外型來看有這樣的反差還蠻訝異的。

 

一言以蔽之:鐵家清新風,不夠狂。

 

整體來說,AP2000Ti不夠女毒之外,定位上也不若過往鐵家明確的調音風格。

少了一點自己的特色。

 

 

接著是發表會上最驚喜的ATH-CM2000Ti

 

這次左右耳的標明字樣放在單體的格網上,各位看到了嗎?

 

接著,試聽心得

整體音色偏亮。

但是鋼琴完全爆掉,感覺不出音色,小提琴也是一樣爆炸。

人聲很近,音場很小,全部擠在一起,毫無細節。

低頻全部糊在一起之外,也感覺不出明顯的演出,換句話說就是蠻淺的。

因為聽感偏亮的關係,電吉他配女音倒是有不錯的韻味。

 

配戴感的部分:

單體稍大,重量卻很輕,無明顯的壓迫感,還蠻好戴的。

 

一言以蔽之:我在聽什麼?

 

這支的表現算是三支裡面最讓人感到挫折的。

不管是現場的訊源還是自備的訊源都無法達到讓人滿意的結果。

對比到它的價位,會有一種"這尛"的感覺。

但是這支是三支中最便宜的一款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最後是最不感興趣的ATH-CK2000Ti

主要是因為CK系過往有不好的印象,但是老鐵動圈系耳道式代表卻又是這個系列。

 

聽感心得

音樂的細節,分離感相當優秀。

整體演出依舊偏向鐵家較為高音域的傳統表現下偏向中低域的雜食類,

也就是鐵家風格下的中低域重視。

男音略微缺乏所需的磁性與低沉的低頻、女音缺乏鐵家慣例的高音域延伸感。

電子機械miku音毛邊略多但不影響。

速度感明顯、鈸感也明顯。

低頻的節奏感突出,搶眼又多,但不夠低,下沉感缺乏。

順帶一提,這支是三支裡面最好推的。

 

配戴感

密閉感明顯,沒有明顯的重量,蠻好戴的。

 

一言以蔽之:CK系終於轉大人了...。

 

這次的CK2000Ti算是最接近一般普羅大眾對流行樂調音的需求。

說真的,不難聽,倒是少了點鐵三角的既有印象。

 

 

這次的鐵三角2000Ti系三大帥,與本天兵習慣的鐵三角調音還是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存在。

但本天兵擔心的是,鐵三角對於調音的方向是否有些迷惘了。

以旗艦來說,三支都強調直推好聲音,卻又感覺缺乏了自身的獨特性。

這點倒是覺得有些可惜。

 

 

除了那四支貴的以外,另外還聽了ATH-MSR7b與無線的ATH-CKR7TW這兩支。

 

首先來看看ATH-MSR7b

外型上與過往無異,這次主要是改為可以做平衡輸出,

所以把耳機上的接頭換成了A2DC方便大家改線。

另外結構上更輕量化、單體也做了一些改良,鍍上類鑽石鍍膜這樣。

 

聽感表現

整體偏亮,女音清新悠長突出。

解析力明顯,分離感明顯卻不過度。

音場略小、低頻消失是慣例。

鈸感略微明顯。

電子機械音毛邊雖有卻較為收斂、女音清新病嬌。

速度感不及現場的2000ti級前輩,略微黏著。

 

配戴感

輕!真的輕!這重量的差異光用手拿就發現了。

所以戴起來幾乎沒什麼感覺。

 

一言以蔽之:若想體驗鐵三角所謂的鐵味,不用多想,拿這隻就對了。

 

這支真的是近期鐵三角的清流,昔日MSR7的癖性到這邊幾乎收斂到相當圓融的程度。

我們都知道MSR7沒低頻、都知道MSR7整體偏亮。

但是到了MSR7b上,整體表現被磨合到令人討喜的程度。

這是一支相當具有自己的個性卻又不會過度演繹的一支耳機。

 

 

最後是無線的ATH-CKR7TW

盒子本身就是充電座,據工作人員所述,這支只要一拿起來就會進入配對模式。

耳機上只有各一顆白光LED指示燈。

 

在聊聽感之前先聊一下家常吧:

因為蘋果AirPods掀起的無線耳機風潮,各大廠無不爭相推出相對應的商品應戰。

只是這支的兄弟機ATH-CKS7TW因為藍芽連線有問題直接停止研發,所以CKR7TW能順利上市還蠻欣慰的。

至少鐵三角的無線產品沒有全軍覆沒。

 

接著,聽感心得

整體的調音方向偏中低音域,人聲略尖且乾,毛邊明顯。

但是聽到女音時卻感覺像是硬要拉出高音域的人聲所做的設定,充滿不自然感。

低頻節奏感明顯,下沉量卻嚴重不足。

音場窄,分離感不甚明確。

整體來說算是為了流行曲風與大眾取向而調整的音域。

 

配戴感

配戴感還不錯,算輕,戴起來沒有明顯的重量感與異物感覺。

 

一言以蔽之:這類商品我大概都不會碰吧。

 

整體的調音很明顯就不是給我們這類消費者取向的商品,所以也沒什麼好說的。

但要說爛,卻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程度。

另外充電是用接點充電,要注意接點清潔。

 

 

這次的新品展示會,個人認為最可惜的還是L5000那套。

如果可以用自己的音樂來試聽就好了,如果可以就好了!

 

最驚豔的還是MSR7b,驚艷到我都想收一組了。

只是對本天兵這類病入膏肓的女毒重症來說,MSR7b還是略為清淡。

但整體來說,MSR7這一系列希望能夠繼續下去,否則會讓人忘記昔日的女毒到底是如何的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