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流水帳呢?因為展覽越來越無聊了。
既然是流水帳就先來聊一下優點好了。
一開始先上圖,因為今年最明顯的改變就是拉了幾台值得展示的車款。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整體的布置與燈光並不適合攝影,所以拍起來不是很好看。
優點結束了,來去各攤位晃晃。
今年門口攤位給了Ducati與AGV的代理商
Ducati拉了三台車
第一台是959 Panigale Corse。
說到這台才好笑,當年Ducati是為了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
所以在產品線中加強一款入門/進階者取向的中排氣量次旗艦仿賽:Ducati 848。
這台848的排氣量是848c.c.的V-Twin引擎,因為當年旗艦機種是1098,排氣量是1099c.c.。
(這兩台的關係就跟當年749與999的關係一樣)
結果Ducati加排氣量加上癮,把旗艦機的排氣量拉到1285c.c.(Ducati 1299)。
而相對應的小老弟次旗艦就只好乖乖的把排氣量提升至955c.c.,這已經跟當年旗艦機種的排氣量相去不遠了。
加上近幾年Ducati玩上癮的賽道限定版,導致次旗艦比當年旗艦的定位還要高,偉哉Ducati。
直到最新旗艦Panigale的排氣量才又降回1103c.c.。
第二台是Panigale V4S。
這台可以試坐,還蠻難得的。
最後一台是Panigale V4 Speciale。
進到會場後照慣例的還是由光陽包下主攤位場地
這次的重點是全新發表的Xciting 400S
車頭有一點Crusym 300i與T-MAX的味道,稍微可惜了一點。
光陽的車其實在車頭設計上一直很有自己的風格。
儀表
又是光陽最喜歡的noooooooooooooooooooooooodoe,光陽的錶一直都很沒有設計感。
置物箱倒是...
真的蠻小的。
開這個價格,有預算的話建議直上Burgman 400,除非這台壓在20萬以下,因為漢堡人也沒真的照定價賣。
不過我個人更希望光陽可以把noooooooooooooooooooodoe拔掉砍三萬。
AK550上次拍過了,另一台有興趣的是GDink 300i
稍微試坐了一下,感覺跟以前Dink150差不多,就是台大羊。
這種尺寸的對擁擠的台北來說會比較適合一點,雖然Xciting400S也不會很大台就是了。
儀表
還是一樣難看且缺乏設計感。
下一攤來到本天兵最愛的Suzuki
今年還是一樣充滿誠意,旗下全機種到場之外還開放試坐,大家都很熟了。
去年有廠車,今年也有GSX-RR
不過來的是Andrea Iannone 29號賽車,大概是因為去年是Rins的今年換另一台。
只是AI明年就不騎Suzuki了...
場內大多是以前就拍過的車種,所以拍拍今年新加入的
這台是Suzuki SV650X,就是拿SV650改成類似cafe racer風格的原廠車。
另一台
這台也是SV650,只是被原廠爆改,另外取名為c racer,潮爆了。
上古神獸區
傳說中的阿魯始祖:1985年份第一代的GSX-R 750。
就是從這一代開始,阿魯才正式從400c.c.開始邁向大排氣量仿賽的道路。
所以說這台就是第一代的大阿魯、阿魯一千的阿祖。
另外一區不知道是不是台鈴的主意
居然找愛面(iimAn)大師來畫官方痛車,這樣的宣傳方式近幾年在日本一直有在做,不限定在單一車廠。
但對台灣市場來說倒是第一次。
彩繪完的Swish 125
前斜板面積太小了,貼到燈殼上也是意料中的事。
另一台是Burgman 400
側殼上的圖案
比較可惜的是這兩台的彩繪只是單純的把人物放上去而已,
並沒有把整台上賽車塗裝,所以看起來就比較單調一些。
不過有官方願意做就已經很感動了!
旁邊的水貨商倒是放了一台很久不見的Suzuki Bandit 1250FA(GSF 1250FA)
這台在2016年就宣布停止生產了,主因是排氣檢驗,畢竟是舊車了。
儀表設計
相當古早味的風格。
這台的騎姿非常的舒服,因為背是直的,長途騎乘對背的壓力應該很輕鬆。
只是車重相當的沉重就是了。
接著來到Kawasaki,這區最紅的就是這台
Kawasaki Ninja H2 SX,高科技神獸Ninja H2的旅行車版。
這台在日本早就販售了,台灣稍微慢了一些,
不過這台也是台灣目前唯一可以買到的H2新車。
根本健阿公今年也來了
看起來還是一樣元氣十足。
BMW今年展區也蠻大的,
只是上相的新車沒幾台,就算有也被群眾包圍。
所以就簡單拍一下R nineT Racer,
簡單晃過場內後就是試乘囉。
不過今年試乘區又更爛了
第一年是完整的封街,第二年變成一半,
今年第三年直接把直道縮減5公尺!大概剛上二檔油門剛轉到一半,路就到底了。
這種場地你拿125c.c.速克達都嫌小!根本是停車場移車的規模。
今年會這樣縮減大概是因為旁邊生鮮工廠的倉儲需要進出吧。
這樣的場地,在先天上就真的不適合試車。
沒錢在河濱搭場地就只能乖乖忍受這樣貧酸的環境。
可能也因為這樣,試車的民眾感覺比過往還要少一點,
雖然今年可試乘的機種變多了,照理講應該排隊人潮要更多才對,但實際算起來並沒有。
所以今年本天兵就只有試一下真的真的很有興趣的機種而已。
第一台當然是Suzuki的車囉,畢竟是鈴菌嘛。
這台就是Suzuki SV650X,相信各位應該很好猜到XD。
畢竟今年Suzuki開放試乘的新車只有這一台啊XDD。
騎乘姿勢:
很趴!騎士三角講親民一點就是刀把狼R,有騎過就知道我在說什麼。
也因為姿勢夠趴,油箱罩又變大的關係,本來在SV650上小小顆的油箱罩變得很大一顆,騎士可以依附在上面。
換句話說肚子太大的人可能會頂到XDD。
也因為油箱罩變大的關係,會讓人覺得這台車很大一台,
認知上會覺得油箱、引擎這一段中段變肥,其他部分保持緊緻,有一點仿賽的感覺。
引擎運轉度:
因為直道太短、又被吩咐不准拉轉,所以就只能聊引擎運轉度。
SV650X的引擎與SV650相同,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姿勢比較趴,導致耳朵比較靠近引擎的關係,
感覺引擎聲音比起SV650還要兇悍一些。
整體的運轉精細度上還是一樣很Suzuki,中上品質的平順度與一點怪怪的脾氣這樣。
特別是在拉上一定轉速後,聲浪跟動力跟運轉的震動感加總起來對騎士的感官都有不一樣的體驗。
講白一點就是很有趣啦,Suzuki的引擎都是很有個性又耐用好保養。
第二台是Honda CB650F
為什麼會想騎?因為今年是Honda第一次開放試乘,第一次!
難得的機會當然要好好把握。
但是因為場地限制太多,所以現場開放的CB1100RS、CB1000R這兩台我不敢騎,怕龍困淺灘。
而CB650F跟CBR650F大致上只差殼而已,所以就選CB650F。
騎乘姿勢:
其實就是很標準的街車,沒什麼特別彆扭的地方,畢竟是優等生Honda做出來的車。
整個騎起來非常的適合大眾化的口味。
比較要微詞的是他的儀表設計,相當的原始又不好看也不容易看。
我覺得Yamaha MT系列那種奇葩式的創意儀錶設計都比他好。
引擎運轉度:
一樣也是因為場地受限關係所以只聊運轉度。
因為是第一次騎到Honda的引擎(教練場的NC750不算的話),相較於熟悉的、有個性的Suzuki引擎,
Honda這顆650c.c.直四引擎第一個印象就是:怎麼從起步到拉轉都是一個樣?
就算油門小催一下,引擎的反應與聲浪給予騎士的感覺也是處於一個"可以預期的好表現"之內。
也就是說,催下去不會突然踹你一腳,或是突然變得很大聲、出怪聲嚇你等等。
油門一轉,耳邊傳來的悅耳聲浪、胯下傳來的細緻震動都可以清楚的告訴你我是直列四缸車喔。
但就是缺了一點激情,缺了一點未知的期待感。
我覺得這就是Honda要給人的感覺,親民好上手。
今年是第三屆了,也代表這個展覽已經三歲了,但給人的感覺卻一年比一年還要像大拜拜。
雖然入場是免費的,商品的銷售本來就在預期之中。
只是參展的廠商在氣氛上越來越像是來做庫存大拜拜的。
會場小,場地就小,廠商除了幾間願意做技術展示以外都是來做現有機種促銷,
有誠意的永遠都是那幾間。
這樣下來展場的可看性會更低,會更缺乏看展的意願。
畢竟民眾來看的是國際重型機車展,在機車的部分就該拿出更有吸引人的陣容。
但看來每一年都是幾間車廠做個樣子交差了事。
相信有些人會說今年有稀有車展示。
的確,今年是拉了幾台很難得的稀有展示車,但就只是放在那邊而已。
沒有互動介紹,也沒有專人講解,跟路邊的櫥窗展示櫃差不多。
場內空間又小,動線設計今年採用犧牲末端來擴大主線。
今年後方的部品販賣攤位每一條都是死路,人就塞在裡面動彈不得。
這樣的設計對參展的廠商來說也是傻眼吧。
其實我一直覺得世貿可以拿來展,對面的停車場圍一下就是良好的試車場地。
怎麼比都比這種封小巷子來試車要好上許多。
或許真的是場地成本考量吧...
但是五股的新北市工商展覽中心場地尺寸跟學校禮堂差不多小,唉...
最後是SG區,不過因為慣例的人潮洶湧加上廠商大拜拜,所以能拍的沒幾位。
這位是日本發行90年以上的機車雜誌:オートバイ(Autoby)找來的官方Coser
因為オートバイ雜誌真的發行了Suzuki機車擬人化的漫畫。
是說這本雜誌在爆音少女內也有吐槽(厚度很驚人)就是了XDD,官方其實很會搞自我吐槽。
明年如果還是這樣的話就考慮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