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特急,或稱為Access特快,是京成電鐵的一個鐵路營運路線。
如果有看過本天兵之前介紹的Skyliner的話,相信看到這篇一開頭會有很高的機率搞混。
之前的Skyliner閒聊文:
https://endthezonesoldier.blogspot.com/2018/02/skyliner.html
所以這邊一開場就來硬的囉。
"Skyliner(スカイライナー)與Access特急(アクセス特急) 都是成田Sky Access線(成田スカイアクセス)營運的列車等級。"
"差別在兩者的停靠站、速度、票價、座位等。"
好,一個一個慢慢解釋。
"成田Sky Access線"就是京成電鐵用來連結機場與東京的鐵道線路,起始點從京城高砂開始到成田空港。
Access特急則是比Skyliner次一等的列車,但是很多地方都跟Skyliner不一樣,所以兩者應該算互補。
哪邊不一樣呢?一個一個列舉。
1. 停靠站
我這邊直接重點列表:
Skyliner --->機場第一航廈、機場第二航廈、日暮里、京成上野。
Access特急-->機場第一航廈、機場第二航廈、(中間還有六站)、青砥、日暮里、京成上野。
Access特急-->機場第一航廈、機場第二航廈、(中間還有六站)、青砥、押上。
為什麼Access特急列了兩次呢,因為Access特急有兩個路線,從青砥站分開。
去上野的列車,終點站就是京成上野。
另一條則是從押上開始轉為其他的路線,通過押上後會經過像是淺草、人形町、日本橋等等,其中也有直達羽田機場的。
2. 費用
Skyliner除了基本的車票以外還要額外加價Skyliner費用,差不多就是票價乘以二。
但是Access特急只要基本的車票就好。
舉例,以成田機場站出發(一航二航票價都一樣),再以京成上野作為終點站來看:
Skyliner:2465元日幣(IC卡支付)、2470元日幣(紙本票價)
Access特急:1235元日幣(IC卡支付)、1240元日幣(紙本票價)
所以如果只是去上野、時間急迫性沒那麼高、有沒有位子坐也沒差的話,Access特急也是可以選擇。
3. 車輛款式與速度
Skyliner是用專用車輛下去跑,可以把它看作台灣的普悠瑪號太魯閣號,車速可以拉上160km/h。
Access特急的車輛則是各家協力鐵路公司的電車,像是京急電鐵或是京成電鐵自己的電車,車速可以拉上120km/h。
以上的總結用白話文來概括的話:
Access特急,是電車,可以到上野或是淺草或是人形町或是日本橋,比較便宜,可能沒位子。
看了一堆字,來看看照片吧。
搭車的月台跟Skyliner是一樣的就不拍了。
京成電鐵自己的車輛下去跑Access特急班次,車廂內大概長這樣
其實就是看起來很普通的日本電車,這樣可以跑120km/h很厲害吧。
用手機的GPS驗一下車速
115km/h,看來是沒問題了。
那如果是京急電鐵,車輛外觀大概長這樣
跑馬燈會明顯的標上橘色的Access特急字樣,車體則是京急電鐵標準的塗裝。
站內的訊息跑馬燈
這張是淺草站內的跑馬燈,他們都會刻意的用橘色與英文來標示這班車是開往成田機場的Access特急。
接著再來一點字吧,Access特急的優點:
1. 票價只要一半,上面講過了。
2. 不用劃位,一上車可以光明正大且有禮貌的玩大風吹搶位子。
3. 可以直接刷IC卡像是Suica、PASMO、ICOCA等交通電子支付錢包聯盟,因為Access特急就是一般的電車。
4. 特急的速度卻不用另外買特急券,讓你有種好像賺到的莫名感覺。
5. 不用跟售票人員落英文或是講日文秀下限比手畫腳買車票,會刷悠遊卡就能搭車。
有優點就一定有缺點,Access特急的缺點:
1. 沒人跟你保證有位子,本天兵這次半夜搭車還是一樣大爆滿。
2. 行李沒有專用的行李架收納,自己想辦法。
3. 椅子當然比Skyliner難坐多了。
4. 也沒有小桌子讓你放手機。
5. 一定比Skyliner要慢。
6. 可能要換車,因為他有兩條營運路線,要注意。
最後照慣例的結論整理:
1. 時間不趕的大德,可以考慮Access特急。
2. 想從成田機場搭電車去淺草、人形町等Skyliner到不了的地方,可以考慮Access特急。
3. 知道從成田機場去東京的電車不是只有N'EX與Skyliner的大德們,可以考慮Access特急。
4. 不想買車票,只想拿IC卡像是Suica之類的卡片走天下的大德們,可以考慮Access特急。
5. Skyliner剛好從眼前錯過的大德們,可以考慮下一班的Access特急。
6. 時間更寬裕、更會算,對荷包更吹毛求疵的大德們,還有一條京成本線特急可以搭,會再便宜200元日幣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