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主要會介紹RHA、yoga、final、BeyerDynamic的耳機聽感)
接下來是yoga,這間是國內的廠商
他們很自豪的表示做耳機已經有不短的時間,幫許多大廠代工
第一支聽的是CD-2400
該怎麼說呢...這支沒有低頻
中頻很突出,高頻清亮,解析力跟音場有點不自然的over
聽人聲清唱應該是不錯
但要跟時下的耳機大廠抗衡我想是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
順帶一提他們現場的擴也是隨便擺
像這台就marantz的HD-DAC1
另一邊放TEAC,訊源是Pioneer
不過我在這邊試聽都是用我的設備為主,廠商提供的為輔
第二支是CD-2500
這隻聽工作人員說很多品牌選這隻掛牌
聽感上,比起CD-2400多一點低頻,人聲解析力稍微下降
應該說這隻的聲音比起上一支平衡多了
最後一支是KP-2000,這支是平板耳機,好像還沒上市?
這支聲音有問題,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因為這耳機低頻極為突出,中頻高頻消失,真的是消失
現階段我是把這支耳機當作測試 or 需要調整
接著來到RHA的攤位,這個牌子應該很少人聽過
因為這個牌子算比較新的廠牌
強調英國人設計,只是在對岸製造
不過他們家的東西真的很有趣,待我娓娓道來
首先是MA750,這支訂價在5k以下
一動圈設計,聲音很有趣
高頻的部分粗糙,低頻一大片,但是卻不太會去影響到中頻表現
換句話說就是人聲還蠻清楚的碰碰跳聲音表現
這個設定還蠻討喜的,特別是以這樣的價位來說其聲音表現算是水準以上
接著是T20,這支定價10k以下
這支更有趣了,高頻粗糙沒了,人聲飽滿圓潤,BASS鏗鏘有力
要不是因為這支的低頻太多不然這表現真的不輸一堆比他貴的耳機
而且還可以換導管來調音
原本配置是中頻取向,因為BASS太重所以我請工作人員換成高頻取向的
換上去後感覺......沒有差很多Orz
應該說整體的走向的確是往高頻方向移動一點,只是不太明顯
當然現場吵雜的環境可能也是一個原因
他們家也有出隨身DAC + 擴:DACAMPL1
這台超好玩,他平衡的接頭居然是mini XLR!
可以調Gain、BASS、Treble,聽起來很普通
但是這台的BASS跟Treble可以調到+9!你沒看錯,+9 BASS!
原本低音就強到爆的RHA居然還給他+9 BASS,根本超狂啊這個!
但降低卻只能調到-3,超級不對稱XDD
至於聽感表現老實說現場環境因素所以感覺差異不大
接著是明年一月才會上市的CL750
初步聽感跟MA750差不多
接著這支也是明年一月才要上市的CL1 Ceramic
這支高頻直接炸掉,非常刺耳,低頻就比RHA其他耳機少很多
訊源是RHA擴接平衡端,所以我也不太清楚是怎麼回事
最後來到final跟BeyerDynamic攤位
因為本天兵還蠻喜歡這兩家的東西所以收展前排個隊要來聽一下
首先是final目前耳罩的旗艦機:SONOROUS X
final強調好推易上手,但這隻可能是例外
我用mac直上感覺聲音出了6~7成,人聲亮中帶醇,高低頻細膩
但要說這個價位(建議售價是160000台幣)出這個聲音,我是覺得前端還是要搞一下
順帶一提這支很重,外殼材質是不鏽鋼與鋁合金
接著是final近期最狂代表作:Lab II
外殼是金屬3D列印出來的簍空雕花設計,沒有耳塞
意思就是耳管直接對準耳朵,沒有什麼矽膠耳塞海綿耳塞來調音、固定blabla
先聊戴上去的感覺,其實不是戴上去,而是放上去XDD
意外的沒有預期中會遇到的刺痛感,感覺就只是個東西放在耳朵上這樣
但是漏音宇宙世界無敵嚴重!完全無法阻絕外在聲音!!
所以變成耳機的聲音跟外界的聲音混再一起
聲音表現,因為現場很吵的關係,只能聽出女毒很明顯這樣
最後是BeyerDynamic
先聽了他們家的旗艦耳道:Xelento(33000台幣)
因為聽得比較急忘了拍,戴起來很奇怪的是他耳管很短
如果沒塞好的話漏音很嚴重
聽起來的表現很極端,我先講beyer試聽為了公平都是直推
有些歌表現很好,非常的Beyer調調
如果你聽過DT990 Pro之類的Beyer耳機,這隻的表現就是DT990 Pro更細膩圓潤完整的版本
但是有些歌表現卻炸掉,不知道在聽什麼鬼
又因為耳塞幾乎塞不住的關係所以沒聽多久就還回去了
如果推得好,這支絕對有它的價值所在!
接著是Amiron Home(兩萬)
這支直推直接炸掉,聲音表現僅僅只是"有聲音"而已
最後是T5p 2nd(印象中四萬多)
這支直推還好,小炸而已,大略聽出女音醇厚
聽Beyer家的時候剛好主辦單位在辦收攤活動,現場吵到不行
所以算是這次的遺珠之憾
下次如果有機會的話希望能有個安靜的環境把以上的耳機都重聽一輪
或許會有不同的心得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