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了追求無止盡的優美樂章 Apple iPod Classic 160GB開箱

前一篇說的美嬌娘就是他啦,這也是小兵的第一個Apple產品

不過...號稱Apple絕緣體的傢伙居然也會買Apple?請聽小兵娓娓道來

 

有在跟網誌的應該都知道,小兵基本上是個鐵齒派的3C使用者

偏偏Apple這公司又很強調要用他們家的東西,才能有最好的體驗

所以基本上我對Apple的東西很感冒,但是Apple的產品基本上我都會用

像是他們家的Mac OS我很早就在跟他交手了

每次去台北市要用電腦我就會跑去Apple展示間用他們的MAC來上網查資料

再加上他們家的東西身邊很多人都有,所以要體驗不是沒有機會

 

既然如此,充滿矛盾的小兵我為什麼會決意倒戈前往Apple的懷抱呢

 

其實一切的一切就如同標題所寫的一樣,都是為了追求無止境的音樂體驗...

 

各位都知道,音樂格式有分"壓縮過的"跟"未經壓縮的"兩種

前者最有名的就是.mp3格式,也就是所謂的mp3檔

後者則是一般市面上在賣的音樂CD,最常見的就是.wav檔

兩者的差異在於音質是否有被破壞,mp3檔為了壓縮而將部份區段給破壞進而縮小檔案大小

而未經壓縮的則反之

本來小兵在家用電腦都是聽無損格式,像是FLAC之類的

而出門在外則是用手機播放像是mp3檔之類的

最近因為不知道哪根筋接錯,開始把5630XM唯一支援的無損格式wav檔給放進去

沒想到不放則矣,一放居然又讓我掉到另一個坑...

因為5630XM的播放器撥WAV格式的歌時會有偶發的跳針狀況

聽歌還跳針,這也太過分了

(不過也不怪手機啦,畢竟當初設計時播wav的功能應該是給流量比較小的錄音檔)

所以便興起了"搜尋無損格式播放器"的念頭

搜到最近也的確是找到了不少,像是Sony、iAudio等

這其中也包含了萬惡水果的iPod,只是我的目標並不是多媒體而是純粹的音樂體驗

所以iPod Touch一開始就踢掉了

(主要卡在IPT容量不夠,32G版不但容量比IPC小又貴,加上很多人說IPC的音質比較好)

經過多方比對後,最後還是認命,將神聖的鈔票投給了禁果

(Sony我已經找到錄音筆的等級了,iAudio沒愛,Kenwood不好買且價格不透明,加上好機很多都停產了)

 

好了,接下來就是主菜的開箱啦

 

不意外的正面


蘋果近幾年的設計就是這樣,簡單卻又強烈

 

頭跟尾都是這個


夠簡單吧...

 

側邊


被咬一口的禁果,搭配上iPod Classic標誌

 

另一側


IPC的側邊,一樣都是簡潔風

 

打開!


開門見山,iPod Classic黑化版映入眼簾

自從蘋果開始這樣設計後,很多廠商也跟著效仿了

 

底下的配件一口氣全部拿出來



由左到又分別是盒子、說明書(還有兩張蘋果的貼紙)、配件區

配件區裡面有專用傳輸線、Dock底座、爛透了的耳機

也因為iPod內附的耳機是舉世聞名的爛,所以我完全沒打算拆封...

傳輸線因為很多副廠配件都會送,所以也沒有打開的必要...

 

接下來是本體登場


正面,這次小兵刻意選擇黑色,原因純粹只是因為銀色太大眾化...

簡單的螢幕配上已經是經典的觸控轉盤

 

體驗音樂,其實只要很簡單

 

轉盤特寫


相信大家是再熟悉不過了

 

側邊



可以清楚的看到底部有一個專屬的接頭,這個接頭也可以支援Line Out

未來要提昇音質就靠這個了

 

 

另一邊


iPod的特點就是側邊完全沒有任何的按鍵、圖示等

就是一切從簡

 

背面


可以當鏡子的經典不鏽鋼色背蓋

IPC會重,材質是很大的一個因素...

 

操作畫面


這一代強調的就是Cover Flow與新的界面(其實也只是比較花而已)

拍照的時候剛好Paz入鏡,順代一提首頁的選項全部都可以調整

 

接下來是Cover Flow


呼呼,漂亮的勒

 

播放畫面


不用問,日文一定支援

基本上你丟到iTunes能看到的字iPod都能顯示出來...

 

最後也是整台iPod最繁複的地方,也就是機頂


其實也只是多了個鎖定功能與耳機孔而已

 

最後要介紹他的家



Soft Carry Case,大創購入,一個39元

不好意思本兵就是不爽用那些貴森森的保護殼保護套

這個不僅大又低調,放在裡面誰知道是iPod呢科科

 

PS:機子有包膜,店家一樣是置頂文那家,包膜的技巧依然出色

 

當然,跟禁果打交道的都知道,他們家的產品基本上是不會附充電器的

所以你要不就靠電腦充電,要不就買他們家的小白豆腐(我比較喜歡叫他白磚)

而這水果攤的豆腐怎麼賣呢,哼哼

一塊要價新台幣1090...

 

是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東西居然要價上千

跟禁果打交道的下場就是荷包會死的很難看

所以鐵齒派加上理工學系背景的小兵當然不可能向蘋果低頭,於是買了這個...

 

 

一樣又是熟悉的PCHome 24h包裝箱


打開來一看

 

喔喔


隱約看到Apacer的字樣,難不成是記憶體?

 

怎麼可能...


看仔細,這個是USB Power Charger

也就是USB接頭的充電器啦

 

這個就是買來給IPC充電的東東

 

贈品


傳輸線,用起來根本不下原廠

外觀看起來也是一模一樣

 

把盒子打開吧


本體、三個擴充用插頭,可以讓你在不同國家都可以使用

 

配件全部拿出來看看


由上到下分別是

1. 摺疊起來的攜行袋、傳輸線、簡易多國語言說明書

2. 擴充插頭

3. 本體

 

本體擴充插座特寫


左下角那個是釋放鈕,方便固定擴充插頭

 

另一面


兩個USB插孔,當只有一個插孔在使用時可以達到1A的充電電流

兩個就各0.5A

1A也是蘋果白磚的規格,當初在找充電器時就刻意找了個有1A的充電器

 

使用時的樣子



我插反了...

 

沒差啦,藍燈表示充電器狀況正常,並不是充電中的燈號

本體其實相當的輕巧,加上擴充插頭等都可以拆卸,所以攜帶起來非常的方便

加上包裝內有附一個尺寸還不小的攜行袋,要把IPC跟充電器一起丟進去都不是問題

 

至於為什麼不買蘋果的東西?那是因為USB充電器是個很沒成本的東西...

水果攤賣的白磚就算用料再好,也不可能值那個價錢

與其浪費錢向水果攤朝貢,不如另外買副廠的優質商品

 

這顆充電器用在IPC上面可以完完全全的正常使用沒有問題,附贈的傳輸線也是好用到不行

完全沒有什麼副廠充電器充iPod會不能充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