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本天兵手上的行動裝置都有點年紀了,
之前便開始關注市場上還剩下哪些選項。
畢竟一台用了六年的平板跟一隻用了四年的手機以現在的標準來看都算是超長壽的機種了。
好死不死,
用了六年的平板還真的就在前些日子的傍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膨脹了自己的電池,收工畢業了。
那台平板就是當年的Sony Xperia Z3 Tablet Compact LTE(簡稱Z3TC)
嚴格算起來應該是用了六年半吧XD。
總而言之,本天兵只能毅然決然的踏上了尋找下一任的路途。
畢竟這個世代沒有手機就跟沒帶鑰匙錢包一樣慘烈。
既然如此,就來搜尋一下吧。
限制條件順便加上個"防水"、"3.5mm耳機孔"、"雙卡雙待還要5G"、"萬元左右的價位"。
出來的結果居然還真的只有本文標題這隻可以選XD,所以我也沒啥好選的,就只能是他了。
(X1 II一隻兩萬二且不一定有貨。X1 III用熱情的S888且開價36990起,手機真的越來越貴了)
當然如果我們不要防水、不要3.5mm耳機孔,其實還是有HTC Desire 21 Pro這支可選。
但是想想防水功能真的很好用,我自己的XZP都被雨水泡過好幾次、洗過好幾次,都還頭好壯壯的,所以還是不能不防水。
所以最後還是選了叉十三代回來。
(話先說前頭,手機我自己買的,沒人贊助,只有我自己買給我自己而已。)
來看開箱吧。
外盒其實非常的單調
簡單寫著"Xperia 10 III"而已,這年頭嘴巴說要提倡環保所以外盒越弄越簡單。
但我們都知道原因是成本。
Unboxing!
一打開來就先教你在框框處選擇繁體中文,真的是老人機來著的。
不過這年頭一看到英文就昏倒的也不在少數,給張紙條快速教學一下很合理的。
本體在此
這次選的是白色(水漾白),因為叉十馬克三沒有紫色可以選。
再往下掀有個快速入門指南
馬上教你SIM卡插哪裡,連翻都不用。
再往下看
USB Type-C對Type-A傳輸線、祖傳7.5W充電器(UCH 20)。
沒有耳機,不過原廠附的通常都爛透了不送也罷。
但要是連充電器都不送就真的居心叵測,讓我們來猜猜看已經把充電器拿掉的某加州水果商何時會進一步把傳輸線取消掉。
來看手機吧,正面長這樣
就很單調的黑白配,21:9超長螢幕不挖孔不瀏海,Sony的堅持。
背面
機背上的大標誌是SONY而不是以前的XPERIA,而XPERIA則是移到最下方。
三鏡頭分別是16mm、27mm、54mm,本天兵其實比較想要的是X1 III的105mm,但是要三倍價...。
另外NFC天線位置就在SONY標誌上方。
右側
三顆按鍵。由左到右分別是Google助理、有指紋辨識的電源鍵、實體音量鍵。
很可惜的沒有相機快門鍵,要快速開啟相機只能設定雙擊電源鍵而已。
不過X10mk3的喚醒動作不用按電源鍵,碰它就會指紋辨識+喚醒,你想按也可以。
底部
收音mic、Type-C插孔。這次是"單"喇叭設計所以喇叭在螢幕下方,上方的喇叭僅提供電話接聽功能。
左側
只有SIM卡槽而已,雙SIM卡與microSD卡的三選二設計。
以前曾經流行過把卡打薄的方式搞成三選三,現在的設計都是用軟體鎖起來所以大概不能這樣玩吧。
上方
降噪mic、超先進的3.5mm耳機孔。
簡單看完開箱後,再來簡單的心得簡評一下。
首先是大家最喜歡看的缺點:
1. 太滑
正面背面全部都是Corning Gorilla Glass 6,第六代大猩猩玻璃。
有多少防禦力我不敢測試啦,但是這玻璃真的超!級!滑!,滑到很難抓穩的程度。
所以各位,手機買回來請務必買殼來裝。
2. OLED螢幕的色彩過淡
個人私心認為這款的螢幕應該是比較低階的,亮度一調暗彩度就大幅下降。
要跟XZP有接近色彩表現的話亮度就必須調相當高,難怪X10mk3的預設亮度超級亮。
3. 字太小
價格上感覺較為老人向,實際上老人家並不適合這支手機。
因為解析度太高+21:9超窄螢幕的關係,字體跟圖示的尺寸比預期的要小上很多!
就算把字體跟圖示調到最大,對有老花的人來說還是太小了。
字到底有多小?調到最大差不多就是外盒正面"XPERIA"的大小,但是老人家們希望的字體尺寸是下面"10 III"的大小。
4. 沒有快門鍵
有些人覺得雞肋,本天兵很喜歡,但很可惜中階定位產品不會給。
5. Google助理鍵
雞肋,而且目前(剛發售時)還無法自定義成其他功能,而且還很容易誤觸。
如果可以改我馬上改成快門鍵XD。
6. 外放喇叭音質普普
音量算普通吧,沒有特別大聲也不算小聲,但是音質就真的是那種便宜手機放出來的水準。
大概是為了塞電池所以才cost down喇叭吧。
7. 外觀顏色過於單調
這次X10mk3一共有四色,全部都是水漾系列(水漾黑白藍粉)。
但是在選色上很明顯的不如上代的X10mk2。
白就很保守的白,沒有特別冷色調也沒有象牙白,黑色也是很單純的黑,藍色的邊框處理過於塑膠感。
只有粉色是類似加州水果行的珊瑚紅顏色,個人是比較推薦這個顏色。
也是因為這次的顏色太難選所以才選保守的白色,因為黑色比較不耐髒。
(小常識:硬的東西是黑色比較不耐髒,軟的則是白色不耐)
8. Xperia Home的自訂功能太少
Android手機預設的桌面都是由該廠的Home app來呈現,Sony當然就是自家的Xperia Home。
但其實演變到現在,Xperia Home已經跟Android原生有九成九像了。
偏偏Google的原生功能越做越少,所以X10mk3不能自己定義某一頁為主畫面,一率以最左邊為準。
(也就是你按home鍵後會回到的畫面,Android 11一律以最左邊為主)
新增桌面也是一律向右新增,只要該桌面清空(沒有widget、沒有app捷徑)就會自動消滅,管你哪一頁都一樣。
所以以前習慣Home頁面往左滑往右滑來分類app的習慣就只能含淚再見了。
9. 收訊並非頂尖
過往Sony被人詬病的缺點之一就是收訊不夠強,因為人總是希望強上加強。
X10mk3的收訊能力其實跟XZP差不多,但是這次格數比較保守一點。
所以一樣的收訊強度下,XZP的格數會稍微多一兩格,但其實開app測試會發現訊號強度其實差不多。
缺點看完了就來看看優點:
1. FHD+(2520x1080)、HDR
以中階定位來說這兩個很有感。
螢幕相當細緻,HDR亮度也超亮,最重要的是支援Youtube 2160p HDR(4K HDR)格式的影片。
HDR開下去顏色雖不夠艷麗但也還能接受。
至於支援到什麼程度?
2160P+HDR pass
2160p+60fps pass
2160P+60fps+HDR fail(目測掉到約15fps左右)
1440p+60fps+HDR pass
能支援到這個程度以一支中階手機來說算是相當驚人了。
2. 3.5mm耳機接孔
這年頭手機商第一個拔的就是耳機孔,還好這次Sony又補回來了。
所以有耳機孔反而是稀有的存在。想當年X1 mk1的時候真的很傻眼...。
3. 4500mAh電池
就數字上來說不是最大的,但是在這樣的尺寸下給這樣的規格倒是相當的大。
別忘了iPhone 12比X10mk3還要寬,而12的電池也才2815mAh而已。
就算不跟iPhone比,同門師兄X1mk3的電池容量也是4500mAh,這樣看來就會覺得X10mk3有這樣的電池很難得了。
4. 高通S690處理器+UFS3.0
過往Sony在中階產品都會故意用對手次一級的處理器,這次就沒有次一級了。
當然往上還有個S750G,但是能拿到這顆的似乎都是那幾家,可能高通也不太想太早出貨給量少的品牌吧。
效能上雖然略低於S765G,產品定價倒也確實的反應了效能差距,至少用起來不差。
而且這次傳輸介面不再是祖傳emmc,而是UFS3.0(未證實),本天兵初步心得上速度跟一樣是UFS介面的XZP不相上下。
5. 各式感應器一應俱全
X10mk3一共有接近感應、亮度、加速度、陀螺儀、電子羅盤、NFC。
這些基本上該要有的感應器到了這兩年卻又變成了奢侈的大全配要求。
總之Sony該給的都給了。
6. 續航力
過往Sony的續航力向來都是敬陪末座,多虧了祖傳小電池與貪心的多功能。
這次因為S690基本上蠻省電的,電池又夠大,螢幕還是低耗電著稱的OLED,所以續航力還蠻滿意的。
至少比起XZP要撐的久,相較起來帶出去比較不用擔心電量問題。
7. 可以自行調整的充電策略
過往Sony祖傳大法之一就是他的電池保護技術,晚上睡覺插著充電時會先充到90%,等到最後要起床前才會補上最後10%。
有沒有效?至少我的XZP就這樣撐過四年了還頭好壯壯。
而這次X10mk3則是可以更進一步的自行設定電池的充電時間,而不是過往的靠手機自己學習判斷。
當然它也有保留自我學習判斷的選項,但你我都知道過往索家的電池保護都是插頭一拔掉就自動取消保護充電,所以大家都不敢拔線。
這次X10mk3即使不小心拔掉再插還是可以繼續電池保護行程不會強制取消,這才叫智慧型手機。
8. 尺寸很適合攜帶
這年頭手機為了屈就於螢幕尺寸所以越做越大隻。X10mk3用21:9的螢幕雖然很長但握起來不會太寬。
而且X10mk3有很多單手輔助的手勢可以用,所以摸不到頂端其實沒差太多。
(像是頂端的通知列,用單手拇指隨便一個位置由上往下滑就能打開,不用真的從頂端往下拉。)
9. 防水防塵
Sony祖傳基本功,外出回家清潔手機時才能體會到手機防水防塵有多放心。
10.支援的5G頻段夠
X10mk3支援Sub-6的n1、n3、n7、n8、n28、n77、n78。
(中華民國主要使用n1、n3、n78,日本主要使用n77、n78、n79、n257)
雖然沒有mmWave不過mmWave在台各大電信商基建的意願頗低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另外這支的modem(X51 5G)規格上有支援SA、NSA雙模,短時間還看不出來優勢,等個幾年後或許就有差了。
(附註:Xperia 10 III的SA/NSA設定在開發人員選項裡,可以指定SIM卡使用哪一種模式,可以SA/NSA/SA+NSA共三種)
最後是本天兵覺得不算好也不算壞的一些看法:
1. 3.5mm耳機孔輸出音質很普但推力有
雖然手機本來就不能期待音質有多好,更何況是中階產品。
拿Z7測試,音量的部分是沒什麼問題,不用催到底才能聽到聲音。
不過整體表現上略偏中高音域取向,低頻表現過於保守,解析力不如XZP,音場偏小。
音色上乾扁粗糙,整體偏人聲導致背景伴奏缺乏表現力,建議當作數位輸出接DAC來聽。
所以如果各位想要有好音質,旗艦機還是有其地位。
2. DSEE Ultimate音效強化技術
這個技術雖然XZP也有(DSEE HX),但因為X10mk3音質表現太普的關係,讓DSEE反倒有表現的空間。
開下去後音色會較為立體,但是邊緣會過於尖銳,可開可不開啦。
3. 18w快充雖不快但也不慢
這年頭因為消費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主品牌習慣性的誇大宣傳法給耳濡目染的關係,快充瓦數一個比一個還會吹。
動不動就宣傳65w、100w,甚至連200w都可以吹出來洗腦消費者。
吹那麼高實際上插上去,沒有專用充電器+專用充電線+0%電池根本到不了標榜的瓦數。
而X10mk3雖然僅提供18w,至少是QC3.0/PD的規格,現在市面上很多充電器都能提供這樣的充電規格。
(為什麼QC3.0規格最高可以27w卻只有18w,因為18w的電池才能做到大容量,這牽扯到充電時電池發熱的關係)
4. 不用按電源鍵也能指紋辨識解鎖喚醒
聽起來很方便,因為舊款的Sony手機大多需要你按下電源鍵才會指紋辨識喚醒,X10mk3不用,一碰就解鎖。
為什麼覺得不算好也不算壞的原因是因為會誤觸XD。
5. 三鏡頭
規格上本天兵還是比較喜歡長焦的那一顆要夠長,54mm就人眼的焦距而已其實不夠。
如果可以給到75mm~105mm的話才有長焦距的意義,這個只要玩單眼的應該都能體會。
另外就是快門反應真的很慢,按下快門後大概要等快一秒才會真的拍下照片,不管是自動模式還是手動模式都一樣。
這個其實是Sony相機app的問題,只要改用gcam就秒存,所以等Sony更新吧。
優缺普三面向都聊過了。
目前這支手機還算是剛發售的狀況,有些缺點相信更新後應該會有所改善。
最後來慣例的疊疊樂吧
現任的XZP與現任X10mk3,兩隻都算現任。
不過要帶出去的話還是小支一點、續航力高一點的X10mk3比較好。
本天兵一直以來都是Sony的愛用者,雖然其中有拿過HTC不過基本上都是以Sony為主。
當然比規格比不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主品牌手機撒大錢砸出來的用料、比廣告也比不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主品牌的錢海攻勢。
當然也曾經想過要不要又改回去用一下HTC的手機,但很可惜的是現行產品(U20 D21P)都沒有防水防塵。
靜心一看,現在的市場上,能夠像Sony這樣堅持自我美學與防水防塵的廠商也不多了。
只要Sony還願意在自己的道路上秀出誠意繼續前行,本天兵應該都會繼續支持下去。
It's My Xperia!
2022/5/12 追記:
剛好日前Xperia 10IV與Xperia 1 IV發表,藉這個機會聊一下拿了快一年的10mk3的心得。
一言以蔽之:夭壽好用!
最有感的就是續航力!
簡單估計過輕中度使用下,電池大概撐個兩三天才會乾掉。操個手遊一小時,XZP大概就噴掉至少20%,一樣的情境下10mk3用不到10%。這個續航力嚇死人了好嗎!
為什麼是簡單估計呢?因為本天兵有剩餘電量恐懼症XD,看到沒充滿的都會想充到100%。不過自從拿10mk3後即使出門前沒充滿也不用擔心會不會用到一半行動電源就要登板救援了。
第二是發熱,XZP夏天跑手遊一小時會燙,10mk3就熱熱的而已。當然這跟效能與耗電量有關,總之不會燙就是爽。
第三是各種小功能都滿滿的標配。
像是本文提到的NFC(同價位的Sharp就沒有)之外,還有一個大家很會忽略的就是”通知提示燈“,包含訊息通知、充電提示等等。這顆在兩三年前根本是標配到寫出來還會被笑的配備來到2021年以後居然也變成了稀有配備,不過沒關係,索尼都給你了。
那什麼人不適合這支手機?
最直接的就是"想要以最低的預算買到最大效能"的緊縮預算型手遊玩家,如果你缺一隻手遊專用機?不要看這支。
那什麼人適合這支手機?
如果你只是要一隻續航力很夠但不太需要極致手機效能的使用者,那10mk3跟他下一代10 mk4會是你的忠實夥伴。
2023/5/13 追記:
日前Sony發表新產品:Xperia 1 V(1 Mark 5)、Xperia 10 V(10 Mark 5)。
1V最大的特徵在於處理器換上Snapdragen 8 Gen 2。
以及感光元件變成1吋。
此外,外型也明顯整合了前一年主打攝影的PRO-I,所以今年可能沒有PRO-I後繼機?
整體來說,處理器換成8G2後溫度控管會更加有效,多虧了台積電製成。
另外拍照的部分,這次的調教還是一樣很Sony,也就是偏自然的色調調整。
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地品牌慣例的AI濃妝技術相比會是兩個相異的極端色調走向。
當然一般民眾會比較喜歡中共當地品牌這種過於誇大的調整法,會比較容易吸引目光。
但是對攝影玩家來說,偏自然的風格才會是他們想要的。
這種自然色調戰法是Sony一直以來的堅持,畢竟他們有單眼相機產品線。
但是過往經驗來說這種色調通常會被一般民眾嫌棄,特別是網路上那群嘴臭手又賤的。
所以即使這次感光元件、鏡頭成像都比以往提升很多,但是能不能被一般民眾接受,又是一回事了。
缺點來看大概就是記憶體只給到12G,慣例的索尼小家子氣。
不過相較起來,最大的問題點還是價格,12G/256GB版本開價38999元新台幣。12G/512GB版本更是開到41990元新台幣的天價。老實說這種價格真的是賣給死忠索尼鐵粉的。
如果有愛,第一時間購入 。
如果沒愛,明年回來看這支應該都還很心動。
另一隻10V就真的完全不推薦。
處理器從上一代10IV的S695到10V居然還是S695,只有記憶體從6G變成8G。
另外還有感光元件微升級。這兩點改進後售價居然是13990元新台幣。
上一代10IV在一年後網購市場終端價格已經掉到9000以下了。結果下一代產品居然連處理器都不換還開13990這種天價。同樣在Sony網路商店的10IV都調整到9990了好嗎!
這個已經不是賣鐵粉而是賣笨蛋了。
除非他價格調整到8000元的水準 ,否則在2023年買S695處理器的手機都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
因為中階款的後繼產品7+G2(Snapdragen 7+ Gen 2)的效能太強了,相比之下S695已經只剩下入門市場還可以開發而已了。
而索尼大概要等到明後年才會慢慢採用吧,提到效能Sony永遠慢半拍以上。
總而言之,10V以這種訂價來說真的不推薦,10IV大概再戰兩年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