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這個品牌也算是在網路上相當有話題的一間車廠。
有些人是恨鐵不成鋼,也有些人是單純的因為立場不同而群起攻擊。
加上近期他們高層似乎腦袋當機,連廣告都不打了。
對我們這些不明就裡的消費者來說,一個品牌的好壞還是要實際的到展間看一看才知道。
慣例的文前宣教一下:
1. 我不是業代,也不打算當業代。
2. 我不是網紅,也沒有廠商敢找我寫廣告,你看完就知道。
3. 這次的展示會說是官方的展間實車展示,講白點就是把車拖到展間丟在那邊而已。
4. 入場不用門票、不用記者證、不用套關係,營業時間展間大門也沒鎖,想看車的直接進去就好。
5. 我也不是納智捷車主,我開神A,單純只是嫌車展人擠人所以趁假日先去展間晃一晃。
講了那麼多,先來看車吧
一進來就看到這台作為宣傳主力,放在門口的白色URX
這台是七人座頂級款...應該啦。
為什麼說應該呢?
因為現場的兩台車其實都是工程試裝車,一些小地方、配件等等都還不是最終版本。
但雖然寫工程試裝車,整體來說大約九成的部分已經定案了。
換句話說,車子大概就是長這樣,差在一些配備的刪減,以及小開關等等的小零件、公差之類的可能還是先期評估版的狀態。
先以七人座的來聊吧
可以看到其實URX實車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台,媒體拍攝時感覺URX好像是什麼龐然大物一樣。
其實URX在視覺上只是比U6寬一點點而已,長度再拉長。
車長稍微拉長來到四米七(4725mm)。
車寬與U6幾乎一樣是1826mm(U6是1825mm)。
車高也壓在一米八以內(1755mm),納智捷跟其他車廠都知道在地台灣的一些限制。
軸距一樣是2720mm。
車重有一噸六(1593kg/1648kg),七人座的會比較重一點。
打個比喻,URX看起來差不多就是三菱的Outlander那樣再加大一點點。
而且URX其實比U7要小一點。
車格分界上,
原本以為URX是類似Sienta、Previa那樣的MPV,
實際上其實是SUV,而且還是大型SUV。
所以U7你可以安息了,URX的定位應該是類似U7這樣的5+2大型SUV才對。
大燈是這次外觀設計的重點之一
有些人覺得很像Citroen,不過雪鐵龍比較誇張的是法國人透過水箱護罩把頭燈都融合在裡面並且連接起來。
相較起來台灣人還是比較喜歡這種分層、線條較為剛硬直接的設計。
所以你說這台車像法國車?法蘭西人的家用車線條很少有這麼剛硬的。
中央的水箱護罩
應該有發現到吧,兩顆雷達放在牌照兩側,應該就是給ADAS用的。
順帶一提這台車前後有一堆雷達。
輪胎看一下
配置的是Bridgestone Ecopia H/L422 Plus,規格是225/50R18。
看到Ecopia就知道是省油胎了,普利司通官網給的評價是操控遜於Ecopia H/L001,但是省油性贏H/L001。
相當精打細算的台灣人,買車不看油耗的應該都是少數了。
尾門
有些人說像貨車,對那些人來說大概這種平平的設計都會被當貨車看吧。
實際上看起來比較接近Outlander的線條,都是盡量向外擴張來換取最大車室內空間。
比較可惜的是,URX的車側線條在B柱以後就比較單調,像是A柱到B柱是U6,B柱以後就像橡皮筋一樣拉長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納智捷要搞雙色車身,看起來會比較活潑一點。
這些年的流行趨勢也是以懸浮式車頂為主流。
後保桿下方的排氣孔是假的
不意外,又不是性能車為了殺氣去搞雙出排氣管,客層不一樣。
接下來,進到車內聊內裝
URX最大的賣點之一就是那個很大很大的中控台螢幕,納智捷一直以來都把這個當成車系主打之一。
加上這次URX是沒有駕駛座儀表板的設計,跟Tesla Model 3一樣。
所以車輛的儀表板功能都移到中控台上面了
這麼大一個儀表看起來的確是蠻爽的,而且每次本天兵都會念納智捷的儀表設計有夠古老,僅僅只有U6、S3、U5這三台稍微好一點而已...稍微。
這次納智捷直接把儀表板給拔了,高招,反正怎麼設計都會有意見,不如直接拿掉,逆向思考全壘打!
也不用擔心會不會因為要看車速而分心去看儀表造成安全疑慮
目前預售的配備表看來,全車系都會配置這個HUD來顯示車速等儀錶板訊息。
照片拍起來好像很小一個,那是因為他是投影在玻璃上產生視覺錯覺的方式來顯示,但是相機只能拍2D的所以看不出實際大小。
實際肉眼看到的尺寸是這個的約兩倍大左右,會讓第一次坐上駕駛座的人嚇到的大尺寸。
也不用擔心什麼HUD壞掉怎麼辦?中控台螢幕當機怎麼辦?
啊你傳統儀表就不會壞喔。
現代車輛設計上,為了安全考量,這些顯示的設備都是獨立於動力操控系統以外的,所以你儀表板掛了你還是可以開,只是不知道車速跟警示燈而已。
更何況螢幕當機通常都是按鍵按一按讓他重開就好,螢幕跟抬頭顯示器應該也是沒有連動的,所以螢幕當了大概也沒差。
順帶一題右下角那個動力系統異常是因為車子沒發動,單靠電瓶在供電。
你家的神A跟我家的一樣只要維持在ON不發動也會亮這個燈,笑這個的你可能沒開過車。
中控台下方的置物空間拍一下
很可惜的是尺寸上不夠大,無法放入iPhone Plus那種尺寸的手機,納智捷內裝工程團隊屁股先打一大板。
置物空間就是要夠大!夠深!夠多!才符合台灣人的習慣。
而且如果可以放手機的話還可以加上QI無線充電這個功能,更方便。
但是URX這個置物空間...大概就只能放個車內芳香劑吧。
排檔桿
新式設計,有些人嫌U6GT的遊艇排檔桿不好看,這次改回較為傳統式的外型。
旁邊的按鈕
有電子手剎車、Auto Hold、APA自動倒車入庫、故障警示燈。
值得一提的是中船的飾板是古銅色的亮面烤漆,還蠻特別的。
天窗
算全景天窗吧,有延伸到第二排,第一排的天窗可以打開。
方向盤前方的出風口
這次URX拿掉儀錶板後,就在前座弄了一圈出風口設計,蠻新鮮的。
方向盤
這次的方向盤口徑上似乎比U6小一點點,非真圓設計。
握起來明顯感覺到還蠻粗的,表面材質也相當滑,不知道量產板會不會改掉。
既然提到方向盤,就來聊一下駕駛座的坐姿。
之前本天兵就酸過M7像公車、U6有點彆扭、S5很不理想,講白點就是納智捷的人因工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而URX,方向盤只能調高低不能前後,座椅調整功能與之前無異,但因為這次在椅面的前端有刻意墊高又加硬的關係,大腿支撐性多少有些提升。
但說實在的這樣的設計並不是一個理想的駕駛座人因工程,他們大概是拿U6的搬過來用,一樣還是有很多改善的空間。
接下來到第二排看看
第二排出風口、USB充電、風量調整都給你了,還有什麼要嫌的嗎?
門板設計倒是頗為時尚
鏡面烤漆飾板配上線條點綴,有一點日式風格的感覺。
前後門都是一樣的設計,門板線條搭配環繞出風口讓視覺上有一個整體性。
飾板上層不分前後門都是軟質塑膠,下方是一小塊硬質塑膠搭配大面積皮革點綴。
握把居然是電鍍鏡面處理,納智捷內裝工程團隊鬼點子特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這次的電動窗開關都改為質感更高的微動開關,細節上有營造出高級感。
畢竟這也是一台售價超過九十萬以上的車。
前座後方的地圖袋也很有趣
居然給了兩小一大共三個口袋,納智捷的鬼點子真的特多的!
說到座椅,
前面提到過駕駛座的椅子有在前端稍微墊高再加硬,其實全部的座椅都是這樣設計的。
這次URX的座椅設定上,發泡綿軟硬是偏硬的。
但是皮革很軟,所以坐起來很舒服以外,還很有支撐性。
以前椅背那個莫名其妙的腰靠突起也拿掉了,蝴蝶翼頭枕也變小了,後照鏡視野比較不會被擋到。
而且這次配的是電子防眩後照鏡,很多車都還是傳統的,但是車評不會跟你講。
而第二排乘坐空間上,只能說"超級寬敞"!
膝蓋前緣、頭頂等都有非常充分的空間,加上離地高偏低,不用刻意爬進車內,進出十分便利。
內裝最後來到第三排
拉繩式調整,雖然不好看但很實用。
兩旁也有安全帶、冷氣出風口(左右各一),甚至還有12V電源孔、置物空間等等,第三排要坐人至少在配備上還是很可以的。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第三排乘坐空間,
身高175,坐進去第三排算是尚可接受,膝蓋不太會碰到第二排,但是大腿懸空是一定的。
第三排的椅子軟硬度也與第二排無異,雖然是5+2的設計,但那個+2是比較能夠載人的那種,要知道很多車那個+2根本是加假的。
但真要說的話,Sienta的第三排載人會更理想。
因為Sienta車內是類似走道式的全平面設計,URX還是劇院式的落差設計,第三排還是要稍微爬進去。
Sienta在進出上會比較輕鬆一點,大腿支撐性也會比較好,而椅面設計與空間則是相去不遠。
所以如果你每天都要用第三排載人趴趴走的話,Sienta會比較理想。
畢竟Sienta的設計還是比較能載人的MPV,而URX是大型SUV。
所以URX也是有五人座的設計
第三排就會變成完全的置物空間,目測大概可以平躺一個28吋的行李箱都不是問題。
順帶一提五人座的不能加一張椅子變成七人座,
一來五人座都是客貨認證所以法規不允許,二來五人座版本後方沒有安全帶。
沒安全帶的位子你敢坐?
另外酸民也不用在那邊酸URX領客貨牌,百萬CR-V都領客貨牌了,五人座URX還沒破百萬勒。
要不是進口車不能領客貨牌不然和泰一定讓RAV4領客貨牌。
七人座URX是領客車牌,對客貨車牌過敏的請洽各車廠七人座車款。
客貨車認證爽到的不是只有車廠,外面的公司行號用車採用客貨報稅也會比較有優勢,因為客貨車可以抵營業稅,客車不能。
酸民都用鍵盤開車、鍵盤開公司的,只要能酸車廠哪會管那麼多。
不然都2019年了怎麼各家車廠五人座MPV、SUV只要是國產、尺寸也夠的都還是領客貨車認證,消費者喜歡啊!
(Kicks沒有領客貨車牌是因為後廂空間不夠,車子太小台了)
聊完內裝後,來看引擎
跟U6GT一樣的設定,202ps/30.6kgm。
油耗則是12km/L,五人七人都是(七人是11.9km/L,根本一樣)。
整體來說,動力應該不用擔心重拖,這個之前已經聊過了。
油耗也藉助了省油胎的幫忙來到12km/L,如果能裝上CVT或是雙離合器變速箱的話應該會更省。
但是這樣做的話研發成本又會拉上去,一定會影響到終端售價,
所以目前這套動力系統算是兩權相宜的取捨。
不過這次就沒提到水野老師了,之前媒體採訪時是說URX面向家庭用車所以不強調操控。
也因為如此就沒有拉到日本去刻意調整。
但我必須說,給水野老師盯過的車開起來真的很好開,希望納智捷高層不要忽視這個現實。
引擎蓋上也有冷卻用進氣口
設計的蠻漂亮的,不會過度侵略,比較沉穩的風格。
車看完一輪,來聊聊市場趨勢。
前面有提到,這台車的定位其實是大型SUV,
這個級距的國產車對手有誰?其實只剩下Senta Fe而已。
Outlander其實比他小一點,其他國產車像是CR-V、Tucson更不用說,完全小一號。
而這些國產車中,既是大型SUV,定價又在百萬以下的有誰?
答案是只有URX一台而已。
更不用說Senta Fe因為賣太差之後還要改成進口的。
所以他有對手嗎?
以車格來看,沒有。
以價格來看,大概會打到Outlander、自家的M7等百萬以下MPV、SUV。
URX的優勢是能夠以大欺小,相同價格可以買到更大更豪華的車款,ADAS也有基本款來滿足市場需求。
如果是有錢的消費者通常都會去買進口車,因為外國月亮比較圓。
但是以價格考量的話,進口車就不會是這台的對手,畢竟加價三四十萬買同級進口車這種事不是每個人都辦得到的。
但如果是以預估售價破百萬的七人座頂級款的話,會打到Kodiaq、Senta Fe、多20萬起跳的KIA的Carnival、多貴三十萬起跳的Sorento、多四十萬的CX-9等等。
Senta Fe要停產了先不提,Kodiaq的內裝質感比這台還差之外還要等車,各位可以去展間親眼確認。
Carnival、Sorento內裝質感沒比較好,又是Kia牌,Kia這麼好的話Carens早就滿街跑了。
CX-9車長破五米,內裝空間卻像台RAV4,多虧了魂動設計。
所以要說URX切入真空帶?納智捷一直以來都還蠻擅長的,也是各大車廠在規劃新車款時就在做的功課。
只是如果七人座可以出一款百萬以下的話應該會切得更精準。
說到產品規格,納智捷這次預售上還是搞了以前的老套。
最低階的那款根據慣例大概要特訂才有,所以可以忽略,這樣下來五人座還有三款老實說有點多餘。
大概是高層想弄一款配合舊換新可以把價格壓在90萬以下又有ADAS的話題車款吧。
但是一般人最有興趣的應該還是預售94.8萬的AR環景這款,因為納智捷長久以來主打的功能在這一階幾乎都備齊了。
預售的五人旗艦款最空虛,差三萬只多了兩張電動椅跟雙色內裝。
這個等級不如拉到104.8萬變成七人座客車,再主打舊換新百萬以下國產七人座ADAS車款,話題性跟詢問熱度會更高。
再把94.8萬這款加上電動椅選配之類的。
我認為以現在的車市來看,2+2的規格配置策略會比較貼近現實,五人座兩款、七人座兩款這樣。
因為現在大家都只想要最好的,只要你拿得出來話題性功能的自動輔助駕駛,消費者花錢不會手軟。
偏偏納智捷的ADAS還在Level 1,對現在的消費者要求來說僅能算達標而已,很難造成話題。
所以納智捷應該還是要打價格策略,多一款相對入門的七人座會更能產生話題。
最後是這次的評價與結論:
車格:夠大台,根本就是U7的接班人。
外觀:沒啥問題,很合台灣人胃口,B柱以後有點呆板但可以用雙色車頂點綴。
內裝:比預期的還要高級,一些小地方的處理方式還在國產車的等級。
螢幕:娛樂功能還是不太期待,至少行車資訊之類的處理方式都還在預期中的水準。
空間:夠大!第二排根本尊榮座,第三排也還夠用。
動力:沒開出去不知道。
操控:沒開出去不知道。
售價:優勢項目。
其實這次納智捷在新店展間的展示會拖了兩台URX過來,另一台就是這台藍色、五人座的。
顏色還不錯。
不過還是那句話,車的本質是一回事,售價策略也是一回事,但是產品上市後的宣傳更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如果納智捷認為這台車是該廠起死回生的重量級產品的話,就不要忽略產品宣傳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