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新大改款 Mazda 3 五門,展間隨興拍一拍的心得評價

傳說中的馬三大改款新車發表了,怎能錯過呢。

不過這次因為是臨時起意前往,沒有預約的情況下當然就不給人試乘試駕,有些可惜。

但話說回來,馬自達的展示間也真夠少的,最近的一間還要一段路程才會到。

 

展間這台展示車是五門BOSE旗艦型的等級,因為有選配紅色車色,所以售價是100.4萬,剛好破百XD。

 

先來張百萬馬三的車頭

展示車應該都是配"晶艷魂動紅"這個要加一萬五才能選配的車色。

實際看起來,老實說,很有印象是沒錯,但又沒有那種令人一眼就迷戀上的驚豔感。

停在暗處下產生的光影變化,與他牌紅色系車款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而主打的紅色漸層變化,除非細看,否則很難給人深刻的印象,畢竟他還是單色漆而不是變色龍漆。

畢竟魂動紅這個車色馬自達賣很久了,看到這個紅都知道是馬自達,

但,招牌色賣了那麼多年,看久了也會膩。

 

車頭設計就不多說了,相信各位看過媒體的試駕影片應該都很熟悉才是。

不過我認為,大燈下方的黑色烤漆飾板,下一次改款的時候大概又會換回現行馬六那種電鍍烤漆。

所以如果覺得車頭太單調的大德們,等個幾年讓他小改款就會有新的設計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全新大改款馬三完全取消掉前霧燈的設計。

 

後視鏡的設計還蠻有趣的

他並不是一個一體性的設計,而是將後照鏡跟基座分開來,刻意設計一個破風的造型。

這樣對空氣力學有什麼影響呢,老實說要進風洞吹過後才知道,至少在造型上就已經贏得了不少的目光。

另外眼尖的網友可能有發現,後照鏡下方有一個小突起物,那個是環景的鏡頭。

 

這次馬三有環景攝影功能,前後左右共四顆鏡頭。

但是要看環景必須按方向盤左方那一排裡其中一顆按鈕,而不是在中控台螢幕中選擇。

而且中控台不支援觸控,要看左右兩側的畫面就必須一直按按鈕,從全景、前方、兩側這樣一直輪。

論環景,馬自達還在剛起步的階段而已。

 

很多人詬病的C柱肥厚設計問題

實車看其實還好,主要是因為車子本身就不大,加上暗色系會讓車子看起來比較小台,進而縮小C柱的視覺觀感。

這樣的設計風格有點像Alfa Romeo。

不過進到車內就又是另一回事了,等一下再來談吧。

 

油箱蓋

限用95無鉛或更高等級的無鉛汽油。

但令我好奇的是,油箱蓋的設計是按一下外蓋就可以打開,不需要鑰匙或是車內的開關,這樣沒有安全上的問題嗎?

還是說要在某些條件下才能這樣打開?業代並沒有解釋這點。

 

所以我就上網查了XDD

 


 

根據加拿大馬自達官網提供的資料,油箱蓋的開關是跟著車門連動的。

當車門解鎖的同時,油箱蓋鎖也會跟著解鎖,這時候只要按壓油箱外蓋右上方的位置就能打開油箱外蓋。

而當車門上鎖後,油箱蓋會在90秒後跟著上鎖。

 


 

老實說這樣的保全措施稍嫌單調了些,傳統走鋼索的方法對本天兵來說還是比較保險一點。

因為你只要車門沒上鎖,關著車門的情況下還是可以透過外力來正當的打開油箱蓋,走鋼索的你必須要有"開車門拉開關"這個前置動作。

 

車尾燈

家族式四圓尾燈設計,辨識性很高。

底下的銘牌寫著"Skyactive-G",代表這台車是吃汽油的,馬自達台灣現在也不敢賣柴油車款了。

 

底下的排氣管

左右各一的雙出設計,這個是真的而不是尾飾管。

 

配胎

這次的馬三五門配的是BridgeStone TURANZA T005A,相當新的一款高級轎車胎。

也是T001的後繼款,當初馬六、賓士E-Class就是配T001,未來應該也會換T005系列,看原廠的策略了。

 

尺寸規格也拍給各位看

215/45R18 89W的規格,跟Luxgen S5 GT225一樣,那為什麼Luxgen沒配這條反而去配舊的...。

 

接著來到車內

儀錶板是三圓式設計,中間的儀表其實是螢幕,一個方形的螢幕,馬自達只是在螢幕外貼了一個圓型鍍鉻框而已。

 

由左到右介紹一下,分別是轉速表、指針式瞬間油耗、中央資訊幕兼時速表、可行駛里程、水溫錶與油量計。

另外在瞬間油耗下方那個52km是總里程數,可行駛里程下方的32是室外溫度。

 

資訊切換要按方向盤左方的INFO鍵

然後就可以看到數字顯示的瞬間油耗了。

必須說,錶好看歸好看啦,辨識度倒是普普通通,用色也相當單調。

而且中央資訊幕跟先期提到的環景一樣都是按按鈕去輪,除此之外也只有一層選單而已。

感覺馬自達的人因工程設計師應該是希望駕駛少去玩這些,專心開車。

 

中控台

相當簡約的設計,日本人的美學就是化繁為簡,Less is Better。

 

換個角度

有沒有注意到,空調的按鈕是"平"的,像鋼琴一樣平放在那邊,而不是常見的垂直分布。

但殘酷的事實來了,亮度一拉高就會發現很多按鍵是空的。

其中那一排打平的都有功能,下面警示燈左右兩側被拔掉的則是通風/加熱椅、方向盤加熱的功能。

所以說馬三來台後有沒有偷料?以那些人的觀點來看少了這些就可以算偷料了。

 

順帶一提,下方的USB插座是Apple Carplay的插座,而那個位置在其他國家販售的車款是CD Player。

 

車內後照鏡上方有一個有趣的地方

這個是安全帶警示燈,全車五座的安全帶警示燈都會顯示在這邊。

儀表只會有一個簡單的燈號而已,還蠻實用的。

 

接著來到上方的多媒體螢幕

看網路上的試駕影片會覺得螢幕好小,實際來到車內其實還好,畢竟要顯示的東西很少XD。

 

導航要加購

好像要一萬元還多少,沒筆記起來。

不過即使沒買導航也有羅盤、經緯度、高度計的功能,這點還算是佛心來的。

 

前車門飾板大量採用皮革材質包覆

門把那一排的用料與中控台上方的相同,都是特別軟的材質。

握把則是用稍微硬一點的皮革材料。

 

大燈開關

還是有OFF的設計,各位大德晚上記得要開大燈啊,至少要留在AUTO吧!

(Yaris Crossover就拿掉OFF的設計只保留AUTO跟遠近燈切換而已)

 

後座

我知道大家心裡都很清楚,馬自達的車室空間不是強項。

 

實際坐進去後,其實空間跟上一代差不多,都是偏小的設計,不用說當然比12代神A還要小。

但更令我訝異的是前座空間,頭頂高度居然比神A還要小,我都要懷疑這台到底有沒有比Yaris大了。

 

後車箱空間

雖然沒有實際比較,目測看來長寬面積大概是一個29吋行李箱平躺再大一點的空間,高度大約兩個29吋行李箱平躺而已。

買這台車,就不要去在意這個了,也不要去載這些行李。

 

至於C柱壓迫感

必須說在後座的確有一些壓迫感,要比爛的話大概C-HR會比新馬三還要更壓迫一些,要比好的話很多台都能贏他。

 

接著來到引擎室

先看一下雨刷吧,2019年式大改款馬三的雨刷這次採用隱藏式的設計。

好處式外觀上看起來很漂亮,正面看過去少一組雨刷來干擾,壞處就是換的時候比較麻煩。

這群日本人為了美觀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引擎

Skyactive-G 2.0升自然進氣引擎,165ps/6000rpm、21.7kg.m/4000rpm。

講穿了,就是原本那顆繼續微調整、修改過來的引擎。

各位狂熱馬粉也不用急著酸神A等其他車廠連換都不換,其實神A每一代引擎都跟這顆一樣有微調整,只是官方懶得強調而已。

變速箱也跟上一代一樣就不多提了。

 

動力的部分因為不能開出去,所以就聊到這了。

 

 

接著聊一些照片拍不出來的特點

1. 關門聲音相當紮實

這代馬三的關門聲音不敢說"沉",但關起來有一個厚實、完整、稍微亮一點的聲音。

我認為這要歸功於車門內隔音材的調整,換來的除了隔音以外還有一個不同於高級德國車那種沉重感,而是較為清亮的聲音回饋。

說真的,還蠻好聽的!

 

2. 座椅

這次五門BOSE頂級款一樣還是手動調整的座椅。

坐起來的感覺,不敢說"包"啦,跟真正賽車椅那種包覆感還有一段距離。

但椅背的發泡棉較硬,兩側在腰際的高度有明顯包覆感,乘坐起來感覺姿勢會比較固定一些。

只是我好奇的是如果今天換一個胖子來坐不知道會不會覺得卡卡的。

至於車評影片說原廠強調的骨盆位置那些,不好意思沒開出去什麼都不知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坐椅前端的高度可以調整,所以不會有大腿懸空的問題,這個大加分!

 

3. 半自動駕駛輔助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這代的馬三在車道維持的部分是"55km/h以下"才能維持,以上是車道偏移防止系統。

講更深入一點,55km/h以下車子會自己幫你轉、幫你微調方向盤,65km/h以上則是當車子快壓線了才會突然拉回修正。

(55~65這段呢?不好意思業代沒說,我猜是兩個都沒有)

業代的理由是說高速下幫你轉方向盤怕會太激烈,但他好像忘了馬三有LAS車道偏移防止,本來就會幫你拉方向盤了還管你激不激烈。

所以我是認為這套系統的初始設計邏輯與一般普羅大眾的認知有出入就是了。

 

4. 中央扶手其實能夠做段數調整

馬三的中央扶手開啟方式是:按壓開關、向後推、向上拉起。

沒錯,跟一般的車款比起來多了一個向後推的動作。

但是當我們向後推的時候,原廠設計了一個卡榫位置讓我們可以留一個縫而不要推到底。

大概是為了讓使用者替手機充電時,充電線不被壓壞掉吧。

 

 

最後是對這台車的一點心得

 

無論怎樣,這一代不爭的事實就是漲價了,業代說多的錢等於原廠幫你裝了半自動駕駛輔助、環景、BOSE十二支喇叭音響。

但是上一代的末代車型就有MRCC了,這代只是在當初的MRCC上再多放幾個時下熱門的輔助功能。

環景也是那種簡陋型的,能說嘴的只有BOSE喇叭12支很兇而已。

 

車室內裝質感

雖然各大車評跟原廠、業代等極力灌輸消費者說"這代馬三的內裝比以前高級喔"的概念,

但當你坐進車內,其實還是能感覺得出來現行舊款馬六還是比較高級。

換句話說,馬三這次的內裝改變並沒有辦法越級打怪,還是在這個等級內的質感,頂多算是從90分變成92~93這樣。

加上中控台的影音系統並沒有明顯的改變、車內色調又以深灰色系為主,對視覺感受上頂多算是"又一台馬自達"這樣。

要說自己是高級車,我認為還有一些努力的空間可以發揮。

 

對十幾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來說,他們看到的馬自達比較少,所以對馬自達的內裝還是保有一定的新鮮感。

但對我們這些老屁股來說,這些內裝不就是馬自達一貫以來的設計風格嗎,早就看到膩了。

 

 

說歸說,但車子還是很好看!

馬三的設計就是標準日式簡約風格思維的極致,隔音用料也相當紮實。

但看在整體的動力系統沒變、懸吊成本降低,車價卻不斷攀高的份上,馬三還是留給那些馬粉吧。

另外就是展間少之外,展間的服務水平也需要多加努力,這點各位都很清楚就不多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