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景點] [神社] 伏見稻荷大社二訪、稻荷山攻頂之旅(上)

伏見稻荷大社這個景點,相信各位多有耳聞、或已相當的熟稔。

每年都有許多的日本國內外旅遊團帶遊客拜訪此地,其遠近馳名的程度說是成為京都在國際間的象徵之一也不為過。

 

本天兵過去也曾於2014年來訪此處。

五年前,誇下海口認為自己能輕鬆地登上神社象徵的稻荷山頂,卻因路邊廁所過早關門,而不得不在半路悔恨向隅。

 

五年後,是該復仇雪恥了!

 

 

這次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依舊是京阪電車,於伏見稻荷車站下車後

熟悉的朱紅梁柱依舊屹立於車站之間。

 

但這個就不熟悉了!

京阪電車居然將閒置的建築重新裝潢,變成賣吃的店家。

招牌還刻意地將伏見稻荷大社、千本鳥居等印象給融入於其中。

 

來看看五年前的樣子吧

如各位所見,當時站方完全是將它閒置不用,如今卻變得如此漂亮。

真不愧是商業繁盛的稻荷神社總本營區域,一點賺錢的機會都不會放過。

 

一出車站就有指標,你看多貼心

這個也是以前沒有的。

 

走在熟悉的道路上

人潮還是一樣的驚人,畢竟是世界知名的旅遊景點。

 

一樣的地方,五年前的時候

人沒有那麼多,但其實那是假象。

因為五年前的那一天,上午剛好有春之嵐(春天的低氣壓、春天的颱風)肆虐,所以很多人取消當天行程。

導致伏見稻荷大社的來訪人數驟減...其實也只有一天而已。

 

往前來到神社的裏參道商店街

滿滿的都是人XD,來到著名觀光勝地就要有人潮爆多的心理準備。

 

一旁的建築物

這間是伏見稻荷大社的儀式殿,蓋得很像高級住宅大樓就是了。

 

人潮會這麼驚人的原因除了有名之外

還有一個原因是攤販都出來擺攤了,所以很多人聚集在這邊。

 

越往前走

攤販就越多,道路也越窄,不過也沒關係,反正很快就到了。

 

說到攤販,日本的廟會攤販常見的攤販種類中,有一個相信大家都有印象

那就是炒麵攤,藉機會拍一下師傅的手藝。

(但其實日本的炒麵大多是一堆很鹹的油麵而已,單純補充碳水化合物用的)

 

突破人群後

就會看到樓門了,歡迎來到伏見稻荷大社。

 

樓門拍一下

在樓門前面拍照的人很多。

 

接著穿過樓門

面對外拜殿右手邊是比較少人會關注的地方,這裡有一座東丸神社

祭神是江戶時期在伏見稻荷大社的社家裏出生的國學者 荷田春滿,追賜正四位。

因為是國學者,所以這邊求的是學問。

 

拜殿拍一下

裏面禁止拍照,不過也沒什麼好拍的就是了。

 

接著往旁邊走

通往稻荷山的道路就在這邊了,不過我相信各位更熟悉的是千本鳥居吧。

 

千本鳥居的入口處

大家都會很自然而然地塞在這邊,慣例了。

 

千本鳥居現在改為單行道設計

不管哪個方向都一律靠右行走,因為人潮真的太多了。

 

著名的千本鳥居岔路口

嚴格來說啦,這邊要當作千本鳥居也沒問題。

不過千本鳥居主要是敘述"稻荷山登山道上數以千計的奉納鳥居",但因為很多人看到要爬山就腿軟撤退回家了,

所以才把這個很好識別、鳥居密度也是最高的岔路口作為千本鳥居的借代。

如果你吃飽沒事進去一個一個數,數量上應該是沒有一千座才對,畢竟道路很短。

 

來一張慣例的千本鳥居內照片吧

鳥居內攝影最大的問題是:亮度。

所以如果想拍得好,找一個超級大晴天,讓光線從鳥居間穿透進來,會更詩情畫意。

但千萬記得不要擋到別人囉。

 

岔路的終點就是奧社奉拜所,空間更小人潮卻不減

所以只好趕緊往山上前進。

 

很快的

四ツ辻到了,四ツ辻代表四叉路口,而不是第四個岔路。

通常願意登山的遊客中,絕大部分都是爬到這邊就折返。

 

但我們不一樣啊!老子我等了五年就是為了這一天,只有天塌下來才能阻止我攻頂!

 

從照片中間的賣店右手邊小路走過去

就會看到登山的道路了。

 

這邊講解一下,四ツ辻小賣店左邊跟右邊的路都可以登上山頂。

但如果是要按照順序四三二一這樣爬的話,要從右手邊的路往上爬,也就是本文的攻頂方法。

左邊的路會先去御膳谷,也是登頂路上唯一一間能夠幫你簽御朱印的地方。

 

但如果您跟五年前的我一樣尿急的話,

御膳谷社務所是有一間廁所可以使用的,也是路上唯一一間廁所,很重要、筆記起來、考試會考喔!

 

 

從此刻開始,腳下的路便開始陌生了起來

唯一不變的只有眼前無窮盡的鳥居,不斷的指引著向前的道路。

 

沒多久,眼前的鳥居為我們指引了第一道光明

三ノ峰(下社神蹟)已經近在眼前了。

 

三ノ峰雖然寫作峰

但其實還蠻寬敞的。

 

再往前幾步

就會發現其實這裡有點像是休息站那樣的設計。

左邊是神社:三ノ峰下社 ,右邊則是喝茶的小賣店休息處。

 

解說牌拍一下

主要祭祀的是白菊大神。

 

神社拍一下

稻荷山上的神社大致上都是這種設計風格,樓梯爬上去後就是涼亭構成的拜殿。

而主殿則是由一座石碑來表現這樣。

 

拍完照後,繼續往前

路看起來有點冷清XDD。

 

不過就如前面所述,沿著鳥居走就對了

 

走著走著

怎麼好像走到死胡同了?

其實這裡是間ノ峰(荷田社神蹟),也就是荷田神社

位於三之峰與二之峰的中間處。

 

往山上的道路則在神社旁邊

跟著鳥居走就對了。

 

 

繼續往上走,很快的

二ノ峰中社就近在眼前了。

 

走近一點

二ノ峰中社,攻頂前的最終站。

 

一旁的解說牌

寫著這裡是二ノ峰,從這邊到山頂只要五分鐘。

另外就是垃圾請帶下山,這裡沒有垃圾桶。

 

中社拍一下

祭拜的是青木大神。

 

 

簡單停留一下後,繼續往山頂前進

 

很快的

盼了五年,睽違已久的山頂已經在眼前了。

 

旁邊的店家也標明了山頂的標示

其實他的重點是"請不要再進去問店家這裡是不是山頂了!",大概是被問到煩了吧。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問?其實是因為

稻荷山的山頂看起來真的很不像山頂XDDD。

是的,嚮往了五年,如今終於一償宿願的稻荷山山頂,看起來卻跟前面幾個休息站差不多。

也難怪會有這麼多人問是不是山頂了。

 

山頂的神社

末廣大神,很多人在這邊拍照,畢竟是稻荷山的終點。

 

一旁的解說牌

不斷的告訴你這裡真的是山頂,不要懷疑真的是山頂沒錯。

另外上面的地圖也標明了想千御朱印的請到御膳谷,那裡才有社務所。

 

或許會有人問:啊前面那張照片中,神社對面的那個有屋簷的建築物不是社務所嗎?

答案:那個才不是什麼社務所,而是一般的小賣店啦。

 

既然來的就趕緊上去拜一下吧

 

前面有提過,稻荷山上的神社大多是用涼亭構成拜殿,主殿則是一塊石碑。

就像這樣,相當簡單的構造。

 

而石碑的周遭則是像這樣

有很多的小神社圍繞著,神社四周則有一堆信眾花錢奉納的小鳥居。

 

行文至此,閒聊一下: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照片看起來好像有點陰的感覺。

但對我來說,用攝影的角度來看,這裡到處都是簡單的背景搭配著強烈的朱橘色鳥居,

兩者交互起來相當的醒目,其實還蠻喜歡這樣簡樸又充滿日式的風格。

 

一旁的小狐狸

 

沒有拜殿的神社就像這樣

立一塊石碑來代表。

 

 

滿足地拍完、拜完後,是該啟程下山了...

 

<下篇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