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12代大改款Toyota Altis展間看一看,順便試乘一下

這次的大改款Altis算是和泰破釜沉舟的一計,因為再不下猛藥真的會被打翻。

 

新的Altis到底改了什麼?簡單列個重點先

1. 油電

以前的Altis一直有在傳要做油電版,直到這一代才真的完全導入。

 

2. TNGA底盤

TNGA不是神,它是Toyota現在、未來都要統一採用的底盤架構。

先不管什麼操控啦空間啦之類的,你和泰現在不花錢讓國瑞升級TNGA,未來真的沒車可做。

 

3. TSS 2.0

我是不太管什麼"有沒有全速域"之類的,因為這些都是輔助駕駛的功能。

駕駛還是要保持注意力以避免事故,並不是說有了這些就可以放心的輕鬆開車,沒這回事!

但還是那句話,台灣人最喜歡的就是聽起來好像滿配的商品,但是價格不准漲價,和泰這次就是這樣做的。

他們對市場研究一直以來都很懂。

 

這三點是自從Altis國產化以來最大幅度的改變。

 

 

講了那麼多,看個照片吧

這台是汽油豪華版,售價訂在72.8萬的產品。

照片都是用手機拍的,因為這次是臨時起意跑去試乘。

 

照慣例,分幾個我覺得是重點的部分來聊

 

1. 汽油引擎

汽油版引擎還是1.8L 2ZR-FE這顆,先不用急著罵和泰沒良心,因為這顆引擎演進到現在已經太成熟了。

可以吃最低辛烷值的汽油、省油、動力雖不狂暴但足夠、又不太會出怪手。

而且,Toyota現在也沒有新的1.8升引擎可以用,所以不用像瘋狗一樣咬和泰,日本Toyota就沒有新引擎了是要和泰去哪生?

 

2. Hybrid系統

12代神A的系統是直接移植Prius 4那套,這很正常,因為Prius的定位就是五門掀背油電版Altis。

到這一代兩台車連底盤都共用了,動力系統不能共用才奇怪。

 

3. 後座空間

一堆車媒說空間比較小,然後酸民跟業代就瘋狂攻擊,再次證實那些人的水準之低落。

我這個神A司機坐進去後的心得:

"其實差不多啦..."

 

看照片

副駕駛的座椅調到幾乎是用躺的,後座腿部空間還是很夠。

坐進去感覺...好像有一點點不一樣,但差異不明顯。

比較明顯的反而是座椅設計。

 

4. 座椅

這一代的座椅明顯的較有包覆感,但只是較而已,基本上還是偏沙發類的。

比較明顯的差異在後座,過往神A的後座就是很平面的沙發椅,這一代的後座變得明顯比較有包覆性。

不過業代說這代的座高比較低我是沒感覺。

 

5. 後行李廂空間

不多說先上圖

跟上一代明顯的差距在兩側輪拱縮下去了,所以空間變得更方正。

後雙A臂懸吊還可以這樣做出更多空間,真的很佩服Toyota工程師。

 

6. 中控台

一樣先上圖

這次的中控台就是Auris的,因為Auris就是Corolla。

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在神A把電熱椅開關拔掉了,相信拔這個應該哭腰的人會比較少。

對我來說,神A用這套就比較沒有吸引力,因為Auris上面就看過了。

 

比較令人驚豔的地方在於,這代神A內裝大量採用鋼琴鏡面烤漆飾板與金屬飾板來裝飾,連車門把手都用上了。

門板不再是一整片的硬塑膠而是金屬與鏡面烤漆,看起來就很漂亮。

 

順帶一提儀錶板設計也是Auris那套搬過來,新上市的RAV4 5代也是Auris那套。

 

7. 外觀

雖然這問題很主觀,不過我是覺得這一代神A很像2019年式的第八代Camry。

加上廠徽處做一個類似方程式賽車的車鼻設計,整體來說給人一種極富科技感的設計。

車尾剎車燈的光條有些人說很像Lexus,我是沒啥感覺...可能最近一兩年用光條的車變多了的關係吧。

 

靜態賞車個人心得總結:煥然一新的神A。

 

 

接著,開出去試駕心得

這次因為是國產車,為了方便讓各營業所接單所以試乘車配了很多台下去。

不過似乎都是配油電旗艦版,而不是汽油版,看來和泰這次吃了秤砣鐵了心要衝油電銷量。

 

先講一下

車型:2019年12代Altis 油電旗艦版

路線:市區繞一繞而已,剛上市怕太多人要試車所以不給人上高速公路。

 

一樣分幾個大項來聊

1. 油電動力

如前面所述,這套油電動力就是Prius 4那套綜效122ps的引擎,汽油的部分是99ps/14.5kgm,馬達則是72ps/16.6kgm

整體架構也和Toyota一直以來的油電系統類似。

找一個適合地方,油門稍微催下去,20~80這段的加速感覺比起汽油版要更安靜一些,因為引擎轉速不用拉高就有足夠推力。

加速力道則是相去不遠,不會有低馬力不夠用的問題,開起來還是一台1.8的轎車,只是更安靜一些。

電動馬達運作的聲音還是有一點捷運感,也就是有一陣高頻旋轉的噪音,我個人是蠻喜歡的。

 

我個人覺得比較可惜的點,在於神A這套油電動力並不是汽油引擎的動力升級版,而是汽油引擎的大幅省油版。

所以沒有又快又省油,而是好開又省油而已。

 

2. 剎車

跟過往神A差不多,除非你很暴力操車大腳剎車,否則應該會感覺整個踏板行程都有相對應的線性剎車力道,11代就是這樣了。

講白點?好開好上手,國民車就是這樣囉。

 

3. 操控

市區開車,不可能談什麼精準操控,所以就單論市區駕駛的手感而已。

方向盤低速手感跟前一代一樣不會模糊不清,方向盤轉多少車就該是多少。

輔助力道不會過輕但也不會重,跟上代差不多。

輪胎配置是16吋瑪吉斯的那條便宜胎,規格是205/55R16,要想升級操控感,輪胎必換!這是自古以來的常識。

個人建議至少先換到225/45R17的普利司通T005再來討論。

 

4. 坑洞抑制感

這代改採TNGA底盤,網路酸民分兩種,

一種是看廣告詞說操控好就來酸你實際操控沒有賽車那樣猛就是差,另一種是看廣告詞說操控好就自動腦補成過坑洞很跳。

 

實際開起來,坑洞處理變得相當有質感,輾過坑洞時還是會有一絲絲搖晃,但車體的部分就不太會跟著起伏。

變成說坑洞導致的彈跳都盡量抑制在懸吊那一區而已。

11代神A用17吋胎時反而是太過敏感,會傳遞過多訊息給駕駛,這點好像很少有車媒提到。

 

5. 隔音

直接講了,單論市區駕駛,這一代的隔音跟上一代相去不遠。

低速行駛時電動馬達的運作聲音相當輕微,但輪胎傳來的噪音跟上代比只有稍微好一點而已。

這顆瑪吉斯的便宜省油胎自古以來就是吵而已,要不吵就花錢買更好的吧。

速度拉高,汽油引擎發動後車內的噪音就跟前代相去不遠。

在市區開車最明顯的差異只有等紅燈時車子不會抖而已(神A是會抖的,酸納的白癡們還在跳針真的很可悲)。

 

其實要體驗隔音的提升,個人認為真的要拉上高速公路開一下才知道,特別是那些吵死人的剛性路面。

 

6. 油耗

油電版的油耗是用"每百公里消耗燃油容量"來計算,也就是__L/100km這樣。

這台試乘車的油耗是8.5L/100km,換算成大家比較熟悉的"每公升可行駛的公里數"就是11.76km/L

試乘車的路線都是市區,還包含一段給民眾大腳油門的路段,換作是汽油版的大概只剩6~8km/L了吧,油電的省油能力還是很明顯。

 

7. 儀表

個人觀感啦,儀表還蠻花的,因為神A把油電系統的powertrain運作狀況給整合到儀表上了。

加上一堆有得沒的訊息燈號把儀表中央的螢幕擠得滿滿的,還好有抬頭顯示可以省略掉過多的訊息。

我自己是比較喜歡汽油豪華版把指針表放在中間這種簡單的設計。

 

 

這次臨時起意的試車之旅就到這邊了,神A的表現依舊是水準之上。

特別是油電版給人的運轉品質依舊令人相當的滿意。

 

至於要選油電還是汽油,我只能說如果你每天可以開到50km以上的話,油電版會比汽油好很多的。

油電版可以得到更好的駕駛品質,以及明顯優勢的省油表現

但如果里程數短、不常用車、假日用車的話,那還是以汽油會比較好,畢竟兩者有價差、二手價目前也是汽油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