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先講明,這間是二郎系的,不是給那種只吃過一蘭拉麵的觀光客吃的。
(再補充一下:一蘭很好吃,但那是博多拉麵系的,跟二郎系是天差地遠。)
<再次警告,二郎系拉麵不是一般輕度觀光客能嘗試的拉麵>
京都有什麼拉麵?
除了京都起家的連鎖店"天下一品"以外,其實京都本身也是有很多種拉麵可以選擇。
而傳統京都系的拉麵則是以濃厚的醬油湯底作為主打,跟台灣人熟悉的豚骨拉麵截然不同。
好巧不巧,這次住的旅館附近剛好有一間在地的拉麵店。
雖然開業至今似乎並不久(2011/9/23的樣子),
不過一來非連鎖,二來也不是針對外國旅客營業的店家,不如就給他試試看吧。
(為什麼要排除這兩點?非連鎖就很難是在地店家、針對外國旅客營業則有敲詐的可能)
但是在試之前,本天兵注意到的是他的店名:
<四条にぼ次朗>,其中"次郎"在日文中其實跟"二郎"是類似的意思。
也就是說,從店名就能察覺到這間店是二郎系拉麵的機率很高。
二郎系到底有多恐怖?本文還沒開始前就一堆警告是在警告啥?
相信是部分大德看到這篇文章開頭三秒鐘時心中會產生的疑惑之一。
二郎系,講白點,就是超大份量!超超大份量!大到根本是給大胃王挑戰的程度!
裝麵的碗公很深是基本起手式。
配料疊的半天高是開店的禮儀。
加麵跟加水一樣便宜更是二郎系的不成文規矩之一。
而且除了料的份量以外,湯頭通常也能客製成超濃厚湯底。
整碗麵端上桌時,碗內的配料可說是毫無排列的美感可言。
日本人有句話評論二郎系:餵豬的。
除了分量多到不合常理的程度以外,少部分店家的老闆對拉麵的堅持也是非常人所及(意思就是有老闆很兇的可能性)。
跟一蘭等連鎖店家那樣店員穿得整整齊齊、畢恭畢敬的印象差距甚遠。
這樣您就知道為什麼二郎系的食記要放一堆警告在文前了吧。
前面講了那麼多,來看看店家長怎樣吧。
(附註:本文介紹的店家已於2021年閉店)
雖然店門外有掛了一個招牌
但其實這個招牌很不顯眼,因為這間店的位置在小巷子裡面。
所以老闆特地放了一個黃色旗幟寫著"ラーメン"在外面。
入口真的是那種走過路過很容易錯過的類型。
門口看起來像是一間很古樸的歷史建築物,但是因為隱身在大樓之間所以也很難一探究竟。
進門後,要先買餐券
這間店其實對客人很友善,因為他們幾乎把所有的訊息都寫在機器上了。
機器左上角寫著麵的份量:
一郎是150g(這是一般拉麵的份量)
一郎半是200g(等於一般拉麵請他做多麵的程度,約兩球一蘭麵吧)
次郎是300g(等於兩球麵,但是這個兩球麵是這間店的兩球!)
三郎是450g(等於三球麵,一樣是這間店的三球麵)
下面寫著"細麵"是一般拉麵店在用的細麵,這間店也有供應。
按鈕是以一橫排為單位,每一橫排都是一樣的麵,只差在份量上的差異。
以下稍微翻譯一下主要的選項:
第一排:(E-1)懷舊中華拉麵一般分量(200g)、(E-2)大碗(300g)。
(細麵、不可追加豆芽菜)
第二排:(F-1)豬骨中華拉麵一般份量(200g)、(F-2)大碗(300g)。
(細麵、不可追加豆芽菜)
第三排:(G-1)味噌拉麵清淡口味一般份量、(G-2)大碗、(G-3)味噌拉麵濃厚口味一般份量、(G-4)大碗、味噌拌麵一般份量、大碗。
(粗麵,不可追加豆芽菜,有半份筍乾)
第四排:(A-1)にぽ一郎、(A-2)にぽ一郎半、(A-3)にぽ次郎、(A-4)にぽ三郎。
(粗麵,可追加豆芽菜,小魚乾風味湯頭拉麵)
第五排:(B-1)鰹一郎、(B-2)鰹一郎半、(B-3)鰹次郎、(B-4)鰹三郎。
(粗麵,可追加豆芽菜,鰹魚風味湯頭拉麵)
第六排:(C-1)豚骨にぽ一郎、(C-2)豚骨にぽ一郎半、(C-3)豚骨にぽ次郎、(C-4)豚骨にぽ三郎。
(粗麵,可追加豆芽菜,豬骨小魚乾風味湯頭拉麵)
第七排:(D-1)森一郎、(D-2)森一郎半、(D-3)森次郎、(D-4)森三郎。
(粗麵,無湯油麵)
第八排:(H-1)小魚乾風味拌鹽一郎、(H-2)小魚乾風味拌鹽一郎半、(H-3)小魚乾風味拌鹽次郎、(H-4)小魚乾風味拌鹽三郎。
(粗麵,無湯油麵)
這間店只有櫃台座位,一共僅13個座位。
運氣很好的剛好遇到一排客人吃完離席的機會,就給他拍一下了。
廚房的樣子
這間店的店員一共只有兩位,一位老闆一位店員。
老闆負責煮麵店員負責接待這樣。
買完餐券後店員會依照拉麵種類問你要不要免費撒必死服務
不要想歪喔,免費的是圖中這三種。
由上到下分別是加菜(豆芽菜)、加豬油、湯頭加厚。
只要選にぽO郎、鰹O郎、豚骨にぽO郎、森O郎這四種都可以有這項免費服務。
接著,就坐
位子很小,桌上的調味料隨便用。
一旁有免費的小魚乾
有需要的自己加,味道還不錯。
雖然寫小魚乾但比台灣干貝XO醬裡常用的小魚乾還要肥很多。
重點的拉麵終於端上桌了
本天兵點的是鰹一郎,免費加豆芽菜。
各位看看這個量,完全不是連鎖店會出現的程度。
這樣只要900元日幣,不愧是被日本人戲稱為豬飼料的二郎系拉麵。
酸歸酸,份量倒是可以掛保證的。
至於味道:
說真的光吃豆芽菜就飽了,滿滿的豆芽菜光是份量就幾乎等於一碗麵。
底下的湯頭雖然是鰹魚風味,但上面浮了很多的豬油,喝起來十足的濃厚。
麵是非常粗的粗麵,大概跟日本烏龍麵那樣的粗細度差不多,但這碗是拉麵不是烏龍麵啊啊啊。
叉燒是極厚的滷豬瘦肉數塊,滷得很入味。
給個結論吧:
完全就是吃粗飽的店,光是加麵不用錢就夠飽了之外,跟山一樣高的豆芽菜這關如果沒先過的話後面會很痛苦。
店內因為座位全部都是靠櫃檯的所以聊天的也不多,其實光是看到這跟山一樣的麵就沒空聊天了XDD。
不過其實店內氣氛還不錯,店內還有放日本的廣播電台。
店員也不會因為你是外國人就拒絕接客或面有難色,只是日文能力還是要有一點,因為店員會用日文問你要加啥。
但是味道上,我還是覺得二郎系要推薦給台灣人實在有難度。
<交通資訊>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月鉾町59-3
就位在京都市地下鐵四條車站(阪急電鐵烏丸站)附近,四條通大街上。
隱身在小巷子裡面,大街上有放一個寫著ラーメン(拉麵)的黃色旗子作為標示。
<附註>
1. 位子很少。
2. 份量非常多。
3. 論味道其實普通。
4. 但是可以吃得很飽。
5. 店內完全禁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