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的雜七雜八] 沖繩印象

這篇文章主要是留做一個時間點上的紀錄,也算是一點雜談。

要討論的主題都以項目來條列,否則閱讀起來會太混亂。

 

食物

除非刻意找日本四島過來的連鎖店,否則大致上和台灣有六分類似。

像是沖繩麵(沖縄そば),在上面放一塊滷豬肉是很常見的組合,台灣人去吃大概會覺得跟陽春麵有六分像。

整體的飲食風氣雖然經過日本四島的入侵後的確有偏向日本四島的口味與設計,但不少地方還是有著些許的閩南風格。

 

 

自行車

令人意外的是,沖繩的自行車數量並沒有日本四島那樣多到誇張。

甚至該說,那霸人幾乎不騎腳踏車!

路上都是汽車在跑,偶爾幾台機車通過這樣,腳踏車真的沒幾台。

 

機車

一言以蔽之:沖繩的機車有很多都是台灣製造出口的。

剛好住的旅館附近有一台機車很眼熟

不要懷疑,就是台灣三陽工業的JET Power 125。

一開始看到的時候還覺得三陽真厲害,業務擴展到日本了。

只是我越看越奇怪,想說車款的特徵怎麼跟台灣賣的JET Power那麼像?

 

結果

這台根本就是從台灣出口的水貨吧,日本哪需要台灣的節能標章啊?!

台灣這邊也是有很多水貨商,看來水貨商不管在哪裡都能吃得開。

但水貨商開店有個要點,商品要好才會拉來賣,代表台灣的速克達工業還是相當頂尖的。

另外像是山葉的速克達在路上也是很多,一看就知道是台灣代工的機種。

 

 

汽車與公車

聽說沖繩人不管到哪裡都是開車,不過這個是有歷史淵源的。

當年美軍佔領時期,美軍在當時的城市建設規劃就是以汽車道路為主,所以沖繩的鐵路運輸才會如此的匱乏。

在沖繩想要到處跑還真的要靠汽車,公車跟長途巴士不僅貴,路線又少,又難接駁。

但租車時,請務必嚴格遵守交通規矩,以及行車禮儀。

 

 

道路品質

比起日本四島的都會區要差太多了,重鋪的區塊很多,凹凸不平的也很多。

唯一感覺比台灣好的地方只有平整度,台灣的平面道路很多地方明明是新鋪的路面卻有明顯的凹凸。

代表當初刨除舊路面的時候只是輕輕刨掉再輕輕蓋上,而不是從底層開始確實的填實壓平。

 

 

Blue Seal冰淇淋

這個算是當地相當熱門也普及的冰淇淋品牌。

同行的親友點了綜合跟金楚糕口味,綜合口味中芒果的味道相當濃厚,而金楚糕則是甜。

 

不過我必須說,Blue Seal的店很多,價位都差不多。

如果只想回旅館洗完澡後享受一下的話,超商也有賣Blue Seal的盒裝冰淇淋

只是口味就比較少,大概只有香草、瑞士巧克力、巧克力三種而已。

 

 

沖繩民情

基本上都蠻熱情的,跟東京等知名觀光景點相比有著根本上的差異。

像是搭公車會有好心阿姨過來指點,只是指點的訊息不一定是正確的就是了。

 

不過我們也是有遇到小屁孩挑釁的案例,只能說不管去哪裡都要對外人保有幾分的警戒心。

另外就是,當地有很多非東亞系的人去打工,像是便利商店的店員很少看到日本人。

雖然說日文都會通,不過看到非日本臉孔時還是會遲疑一下。

 

 

建築

沖繩那霸給人最大的差異感,就是建築風格。

新建案的建築大多已經跟日本合流,但一些自建的或是比較舊的建築則是充滿了濃濃的古早台式風格。

扣掉矮牆、日文標示、石獅子シーサー,其實跟台灣的鄉間道路幾乎一模一樣。

 

 

墓園

這次因為行程上有安排到識名園的關係,路線上會經過旁邊的靈園

沖繩的墓園設計跟台灣的非常接近,都是蓋一個房子或是圈一塊地這樣。

而日本四島則是以墓碑為主,所以就是一個碑而已。

 

 

鏽蝕

應該是因為離海很近的關係,很多鐵製的室外物品都有嚴重的鏽蝕問題

相較起來台灣就好很多,畢竟先天面積的差距就在那。

 

 

泡盛(AWAMORI)

到處都有,畢竟是泡盛之邦

這個是沖繩都市單軌電車首里車站內的泡盛裝飾。

國際通商店街區就有好幾間不輸大型量販商店的泡盛專賣店。

味道各有千秋,請各位自行領會。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飲酒過量保證有礙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