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名園就位在首里城附近,當初是琉球王朝的國王用來接待中國來的冊封使的庭園。
同時也是王室的離宮。
這次搭乘市區公車,來到識名園前公車站。
下車後對面就是識名園的入口
看到位於停車場外的這塊石碑就知道自己沒走錯了。
不過還有一塊石碑相信會吸引很多人目光
"世界遺產 識名園",是的,識名園可是世界遺產喔。
或者該說,沖繩的數個琉球王朝時期遺址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
"琉球王國的城堡以及相關遺產群"世界遺產
而這其中就包含了識名園。
旁邊的石碑紀載著周遭的地圖
主要在講述識名園的歷史與附近保存下來的遺跡與歷史建築。
接下來,買票入場啦
用來給遊客進出的門旁邊就有售票亭,門票一張400日圓(大人)。
而這個門,則是當年用來給一般人進出的通用門。
順帶一提這裡是入口也是出口,只有一個門可以進出而已。
進入識名園,通過警衛室(番屋,就是古人的警衛室啦)後
映入眼簾的就是位於庭園中心部位的池,不過這時候其實還沒有抵達御殿主建築,
要繼續沿著石板路走。
一旁有一口井
這口井叫做育德泉,是識名園中相當珍貴的一口井。
因為學者從裡面發現了一種淡水紅藻,被列為天然紀念物,相當珍貴。
近看一下井水
清澈見底,水清澈到可以直接透視到底部,難怪可以養天然紀念物。
繼續沿著路走
識名園的主建築物 御殿 抵達了。
現在看到的御殿是之後重建的,
因為二次世界大戰時沖繩受到的戰損相當嚴重,很多建築物都遭到損毀,識名園也不例外。
也因為是之後重建的,所以遊客可以入內參觀
只是記得要脫鞋子就是了。
賓客的寶座
從這個位子往外看,可以將整個庭園山水收入眼底。
御殿外觀看起來像是歷史建築,其實只是因為當地海風侵蝕強烈,木頭很快就舊化了。
本體其實蠻新的,內部保持了相當程度的整潔。
至於為什麼我知道是新建的?因為裡面的走廊牆面上有配電盤的專屬隔間,兩百年前跟我說有配電盤的概念那大概是琉球王撿到小叮噹了。
但要說琉球傳統建築給我什麼印象?相信應該是這張
看起來毫無特徵的後院,其實充滿了琉球特色,也就是:琉球石灰岩。
傳統琉球的石牆等建築都是以方便取得的琉球石灰岩所搭建,
加上琉球傳統上有將防禦工事融入城鎮中的概念,而石牆我猜多少也有抵擋海風的功效,所以不管走到哪個建築遺跡都有石牆。
全日本也只有沖繩地區有這樣的建造習俗。
離開御殿後,接著就是環湖路線。
只是因為此時天氣開始不穩,所以相機不太能一直拿出來拍,只能多少仰賴一下防水的手機了。
從湖的對面看御殿
如果天氣好的話相信一定很漂亮,可惜此刻雨勢時下時停的...。
湖邊的六角堂
裡面是封鎖的,只能繞著他一圈而已。
繼續沿著路走,來到勸耕台
這裡是識名園最有名的地方。
原因如下
因為從這邊是看不到海的,
對一個海上的小島國來說,登高望遠時能夠看見一望無際的陸地,才是最奢侈的一件事。
來個結論吧:
其實我覺得門票400元蠻便宜的,很多設施都沒有禁止進入。
園區內也有栽種許多植物,當作植物園來觀光也不錯。
唯一可惜的是園區內的解說牌太少了,不太像是在逛史蹟,倒有一種付了門票錢闖進人家後院的感覺。
<交通資訊>
地址:〒902-0072 沖縄県那覇市真地421−7
公車站"識名園前"站下車步行3分鐘就能抵達入口。
<附註>
識名園附近是"識名霊園",也就是墳墓區。
沖繩的墳墓與日本當地的相當不一樣,和台灣的倒是有九分像,各位如果會介意的話就自行斟酌吧。
從國道222號的東邊前往的話,墳墓數量會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