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台還蠻熱門的,因為對手就是馬三,也就是最會用網路也最會被網路炒作的客群。
在看一堆廢話之前,正面照先來一張
主觀感覺這外型還蠻帥的。
先簡單介紹一下Auris是什麼好了:
Auris其實就是Corolla(在台灣是神A)的五門掀背版本,
也就是沒有屁股(後尾廂)的版本。
在日本,Auris的車名叫做Corolla Sport(カローラ スポーツ)。
在北美,Auris的車名叫做Corolla Hatchback。
在台灣,Auris的全名叫做Auris,為了跟Altis作區別。
這台的特點,本天兵偏心的觀點有這些:
1. M20A-FKS引擎
這顆是Toyota全新設計的2.0升直四引擎,燃燒熱效率高達40%。
M20A系列也是ZR系列引擎的下一代,目前(2018/9)只用在Auris跟Lexus UX上,非常新!
出力可達到170PS(6600rpm)、20.4kg-m(4400~4800rpm),相當驚人。
2. Direct Shift-CVT變速箱
跟一般的CVT不一樣的是,這顆變速箱有實際的一檔齒輪,
所以起步時的加速反應跟CVT差很多。
同時,這顆變速箱也是全新開發的新商品,日本人這次不藏私!
3. TNGA底盤的轎車
TNGA底盤設計的車款之前在台灣早就有了,C-HR跟Prius 4都是同底盤的。
但是一般汽油小轎車用的TNGA底盤車款倒是第一次在台灣現身。
順帶一提,Auris用的是GA-C(TNGA-C)底盤,台灣有賣的同底盤車就是Prius、C-HR。
另外還有GA-K(台灣有賣的就是RAV4、Lexus ES),
再大一點的就是GA-L,這個是Lexus LC跟LS在用的。
4. 驚人的省油數據
市區12.65km/L、高速19.35km/L、平均油耗16.2km/L,
這個已經比1.8升引擎的Altis還省了,但是馬力比Altis還要大,新科技果然厲害啊!
雖然是官方測試的,但是採用EC規範參考價值比較高。
5. 新世代的造型設計語言
相信各位看也知道,這次的Auris一改過往Toyota的保守外觀風格,
進而轉變成非常乖張的侵略氣息。
這一切都要感謝現任的豐田社長 豐田章男 先生的努力,是他的個人風格改變了Toyota的設計語言。
只能說不愧是現役業餘賽車手,眼中看到的觀點果然與那些保守派的不一樣。
車頭剛才看過了,車尾看一下
跟車頭燈一樣設計風格的尾燈,
實際看過後,會覺得這台車屁股比較小一點。
另外就是後輪跟車尾很近,有一點類似Go-Kart那樣的外張設計。
內裝
這次的內裝也是全新風格,整體上比起11.5代Altis還要更加年輕化。
前座兩張座椅改用類似賽車椅風格的椅子,都是手動的。
坐起來感覺比較沒那麼沙發,發泡棉比較硬一點點,
椅面高度感覺跟11.5代神A差不多,都是比較低的。
包覆性?個人可能太瘦了所以沒什麼明顯感覺,應該要開出去走一下山路才會體驗出差異吧。
中控台看一下
螢幕邊框很粗,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整體風格相當接近C-HR的感覺,都是那種多邊形的中控台配上極簡化的按鍵設計。
跟以往的直瀑式中控台有很大的差距,這也是年輕化的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
這次的中控台螢幕高度拉到跟儀表切齊,看導航的時候就不用再低頭了。
另外一提的是,
照片中的那台車機就是車美仕的產品,Auris跟其他車一樣都可以選Garmin導航的車機。
相信很多人很好奇那個很突出的中控台下面有什麼
是一個置物空間,日本人的腦袋還是清醒的,不會忘記去利用這些零碎空間。
另外還有台灣很少會用到的座椅加熱開關也放在這邊。
排檔座
跟現行Altis差不多,差別在於多了EPS電子駐車系統、Auto Hold自動手剎車。
A柱底下有多設計一個三角窗
視野上會比較不會被阻擋到,A柱死角只要有開過車的都知道能夠越少越好。
說到視野,
駕駛座的視野基本上是看不到引擎蓋的,不過這個不影響,因為很多車都看不到。
原裝後視鏡的視野,則是會被副駕駛的桶型賽車椅給擋到副駕駛後B柱後的視野。
手套箱
也是很小。
另外兩個小的,一個是後座的膝前空間,175cm以上的就幾乎要頂到前座了,
跟Altis的後座差非常多。
第二個小的是行李箱空間
照片上看起來很大,本天兵解釋一下,
下面那個底板的深度(保桿到後座的距離)差不多就是備胎的直徑,所以後廂空間大概就是一個輪胎的大小...。
引擎室
M20A-FKS引擎,把整個引擎室塞得滿滿的。
說到引擎,
這次Auris的引擎搭配,台灣是只有2.0升M20A引擎一種,因為對手就是馬三。
但是在日本,卻只有配1.2渦輪(8NR-FTS,C-HR那顆)
跟1.8 Hybrid(2ZR-FAE,Prius 4那顆),
所以不用再說日本人好貨都留在日本,這次日本的Auris反而是最遜的。
前擋貼的規格表
油箱只有50L,神A我記得有55L。
能源效率標示
當然是一級,這油耗省到太扯了。
最後是一點心得分享:
1. 馬三應該會受到影響
這是最直接的結果,也是和泰所預期的結果。
Toyota這個品牌的光環在很多人心中還是比Mazda要好,除此之外,
操控這次的評價也很好、引擎數據比馬三還要好、
車室空間兩個都一樣小、維修據點是TOYOTA較多、
在這樣的對比之下,馬三的優勢只剩下外觀內裝喜好、烤漆顏色而已。
2. 不國產的原因是因為這些消費者只喜歡買進口車
"這麼好的車,幹嘛不國產來擴大銷售量?"相信是部分人士心中的問題。
答案也很簡單,單純就是因為最近台灣市場消費者心中的進口迷思太過強烈,
與其花成本建置生產線,不如直接進口。
一來省下前置硬體建構成本,二來又可以製造話題去切中這些消費者的胃口,和泰笑開懷。
3. 空間真的只適合孤獨一匹狼、兩人世界,或是新婚夫婦
車內空間是這次網友最喜歡打鍵盤戰的議題,本天兵的看法就是"小"!
以前本天兵常在笑說馬自達的產品線是:
馬二當Smart Fortwo用、
馬三當Vios用、
馬六當Altis用、
CX-3還是當Fortwo用、
CX-5當CX-3用、
CX-9當RAV4用。
以上都是用空間來評論的結果,魔術小空間不是浪得虛名,
現在又多了一台Auris當Smart Forfour用,連Yaris的空間都比他大。
4. 後座空間小歸小,壓迫感倒還好
感覺就是一般掀背車那樣,不會特別的有被關在牢籠的壓迫感。
這點倒是要給Auris的設計師一個肯定。
5. 寫得一口好車為什麼沒有試駕心得?
因為那一區的試駕車只有那天殺的一台!就一台!
本天兵有空造訪的時候剛好試駕車的排班是輪到其他展示間使用,所以就錯過了...。
6. 未來TNGA會不會國產?
這是廢話,TNGA底盤保證國產給你看,車展時和泰都刻意把TNGA底盤拉來展示了哪可能不做。
之後所有Toyota的車都會採用TNGA底盤,
除非今天和泰不搞國產車了才有可能不國產TNGA底盤的車。
至於第一台採用TNGA底盤的國產車,明年(2019)就會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