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會聊到一些碎碎念的部分,以及各位期待的那個)
雖然前面念了八篇,不過有一些是比較適合放在後面的。
第一點要先念的,還是那句:我到底是來看車廠技術力還是看車廠業代?
每一年台灣的車展都是以賣車為主展示為輔,問題是為什麼我買車還要花錢買門票?
你說請SG要錢,佈置要錢,場地也要錢,啊你賣車就不算賺錢?
我是認為台灣的車展只值場地清潔費30元,這是我看車展看了十幾年下來的心得,今年也不例外。
第二點就是Toyota,因為今年沒看到大改款的Camry。
也許是還沒那麼快引進吧,只是新一代大改款全球戰略車Camry頗受各國汽車媒體好評,今年卻沒看到。
而且是連這一代的Camry都沒拉過來,看來和泰可能不太想賣了。
另外一個有趣的點是這次和泰也不拉Vios跟Yaris,是賣太好呢還是有別的用意呢。
第三點是今年的進口車依舊熱門。
屏除掉幾個老牌的進口牌子不看,有些台灣銷售據點比較少的歐洲車廠今年人氣指數不低。
像是PSA集團(Peugeot/Citroen)今年看車的人不少,平常不敢進展間的都趁這個機會來看車了。
第四點是賓士今年依舊大排場,台灣在2017年新車銷售市場第五名居然是賓士。
雖然這現象已經不是第一年,但數據證實了台灣人依舊喜歡盲目買賓士,BMW銷量差了快一萬輛。
自古以來賓士等於高級車的形象在台灣人心中已經根深蒂固,導致很多消費者看到甜頭就捏緊荷包買賓士。
那些甜頭就是大量的進口外匯中古車,也就是外國人不要的舊車來台灣爽爽賣。
看看這幾年大量興起的外匯中古車商就知道這塊肉有多肥。
雖然售價比起那個大家心知肚明的代理商要低上許多是真的,有些人甚至用車貸買二手車。
但是真正的現實是:賓士車的維修保養成本非常高,保險費也很高。
不要在那邊跟我扯說要便宜可以去民間外廠保養blabla,你那招套在國產車上也可以用,甚至還更便宜。
本天兵是很好奇到底路上有多少只保強制險的二手賓士在亂竄呢。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只保強制險的二手混蛋車主哪天要是酒醉駕駛,出了事會不會造成更大問題的連鎖?
例如車貸的呆帳、人命財產的損失等等。
第五點是Audi、BMW開放車輛試坐。
這種拿到先進國家會笑掉大牙的小事情在台灣居然十分重要,可見這些車商的傲慢。
不過我相信會這樣做絕對是因為市場被威脅了,不給這些慣老闆一點狼牙棒他們哪會讓利呢。
第六點是進口車大舉入侵,應該說這一兩年的車市蠻明顯的有往進口車市場偏向。
最關鍵的原因是"單一產區世界工廠化",以Mazda作為例子,只要關稅壁壘沒那麼嚴重的國家就會以日本做為生產出口基地。
當然其中產量最大的其實是Toyota,但是他們沒囂張到所有車款都可以進口。
換句話說,WTO的關稅減免只是一個引子而已,車廠方針才是關鍵。
那為什麼車廠會願意搞"單一產區世界工廠化"?
本天兵的看法是:成本控管與政策走向。
當今天汽車市場的組裝線已經可以被大量的機械手臂取代,以及模組化系統大量採用時。
意味著一條產線的產能利用率能夠極大化,極大化之下就代表著一間工廠就能生產出足夠、甚至超出酖地市場供需的產品數量。
這個算是科技進步的一部分。
今天日本政府希望振興本土企業,在這樣的條件下就會盡量讓商品大量出口到國外。
台灣市場就是其中一個可以消化商品數量的其中一站。
台灣目前的政策"並不懲罰老車持有者",換句話說只要你自認家裡老車還開的下去,政府也拿你沒輒。
只能拿錢出來鼓勵這些民眾去汰換。
但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台灣人超級強調CP值,也就是每個人都是精算師。
自己的老車油耗沒差太多,新車又貴,補助款去買新車算一算也沒划算到哪裡,那怎麼可能會換車呢。
台灣政策下,汽車持有成本其實並不會太高,只有買車時的成本比較高而已。
但是其他國家,不只要繳大量稅金之外,老車還要收稅,更不用說保險金額。
換句話說,台灣汽車市場每年40萬輛,其實是有成長空間的。
只要政府開始對老車抽稅,例如空污稅燃料稅等等,再讓保險業者針對不同年份的汽車拉大保險金額。
再加上鼓勵中小企業辦理舊車出口至其他國家販售等等。
政府只會拿胡蘿蔔不會拿棍子,就是吃定汽車族群這個鐵票倉。
既然有成長空間,進口車數量限制就會捉襟見肘,這樣就能促進車廠來台設廠生產,甚至鼓勵本土車廠將車輛外銷。
進口車其實一點都不好,光維修成本算一算你就知道。
第七點是國產車市場會不會像澳洲一樣消滅?本天兵認為是"不會!"
市場是循環的,進口車當道的原因在於國產車價格可以買到進口車,台灣民眾覺得划算才買。
而澳洲國產車工廠會絕跡最大的關鍵在於強勢澳幣與極輕的關稅(接近0%)。
台灣要模仿澳洲作法很難,光台幣對美元從弱勢轉強勢國內的產業大老就會翻臉了。
而關稅從現在的17.5%要降到0%絕對會被罵死,而且少了一筆進口關稅收入對缺乏天然資源的台灣來說絕對是劣勢。
只要當進口車價格成本因為國際因素不得不提高,或是銷量太好改為本地生產、國產車誘因大於進口車等因素,進口車掛牌數就會下降。
本天兵自己的看法是:進口車數量會大增是因為和泰並沒有談到在台生產休旅車的關係。
2017年度新車掛牌數量排行榜中,RAV4的兩萬多輛高居排名第二,而這台是進口的。
但在扣掉RAV4之後,Toyota就沒車可以出招了,別忘了VW有一台Tiguan可是全球熱賣的車款。
換句話說,Toyota母廠在這波休旅車風潮之下還來不及推出一款能夠像Corolla那樣全球通吃的都會風格小型跨界休旅車。
C-HR只是第一步,目前看來這一步還在摸索方向,畢竟不只風格和以往有差之外,連底盤、動力系統都是新的。
之後Toyota應該會使用TNGA底盤與這顆引擎弄一台車格在RAV4之下,C-HR之上的跨界休旅車,也就是Tiguan等級的休旅車。
而這台車應該會是全球戰略車,換句話說在台生產的可能性很高。
其他在台組裝車廠也不是沒有棋子來應對。
裕日車有Kicks,但是稍嫌小台。
中華車有Eclipse Cross,雖然是進口的但未來國產化指日可待。
台灣本田是早就推出H-RV來跟C-RV組成戰線,但是台本習慣不擴廠賣高價所以銷售量衝不高。
福特六和只有Kuga,Ecosport我覺得還是不要國產化比較好。
講那麼多,其實就是目前國產車目前的產品線中並沒有符合目前市場趨勢的產品而已。
一直以來以轎車市場做為主軸的各車廠現在正在青黃不接的狀態之中,等未來市場穩定了之後國產車還是會保有多數席位。
第八點是未來Noah到底會不會來台?
這題的關鍵點是:Sienta並沒有撐起和泰原本所持有的商用車與轎式休旅車的市場。
偏偏Toyota日本那邊也沒有Wish的後繼車,之前某數字網試駕Noah大概也是在試水溫探風向。
日本Toyota目前的MPV車款由大到小分別是Alphard、Previa(日本叫Estima)、Noah、Sienta這四款,其他都是延伸出來的特仕車。
頂多加一個Hiace箱型車。
車長分別是五米(Alphard)、四米八(Previa)、四米七(Noah)、四米二出頭(Sienta)。
看出來了嗎,Wish的車長僅4635mm,唯一有對到的頂多只有Noah,大概差100mm左右。
但Noah的問題在車高,日本人因為車寬限制的關係比較喜歡瘦高型車款。
但是台灣人比較喜歡低扁寬體的車款,例如Sienna跟Alphard兩者相比台灣人明顯喜歡Sienna。
而Noah的車高是1825mm,足足比Wish的1590mm要高了將近240mm。
這也是為什麼和泰會拉Sienta進來國產,因為車高不到1.7米,至少很多地下停車場還進得去。
但是Noah大概就不行了,除非和泰展現神技有辦法把車高壓在1.8米以下。
(像Luxgen就很聰明,開廠大元帥的M7車高就在一米八以下。)
講那麼多,結論就是只有右駕車款的Noah不可能在台販售,和泰的策略是Sienta讓利來吃市場。
現在的Toyota產品線就是沒有Wish這樣的中型低扁MPV可以賣。
其實還有一招啦,把Previa國產化,但我覺得機率更低...。
除非下次大改款後日本願意釋放權利,不然拿新產線生產一台沒新意的舊車根本吃力不討好。
第九點是車價,台灣車價逐年攀升已經不是新聞。
但是哪一年會崩盤,大家都在等。
今年2018年很有機會看到各國產車廠在不加價的情況下把主被動安全配備給補足。
甚至有可能出現很多款六十萬以下有六氣囊ESP的入門車可以選擇。
某種程度來看也是一種降價方式,畢竟以往沒氣囊再加個單片式主機的中型轎車賣你40萬的銷售手法現在已經不能用了。
第十點是主動安全預防系統(Active Safety Prevent,ASP)開始大量出現。
像是Subaru、Mazda等都開始採用這類科技,其實以前福特就裝到Focus上了。
為什麼沒大賣呢?因為不流行啊,那時候連六氣囊ESP都不一定普遍了更何況是這種先進技術。
之所以會爆紅大概是因為除了高級進口車開始採用之外,這套系統還可以達到主動跟車,也就是半自動駕駛,剛好最近自動駕駛這個話題很紅。
於是搞到那些鍵盤酸民一付"沒有主動安全預防系統就不要買"的嘴臉,啊不就好棒棒。
這種主動安全預防系統,說到底也只是"輔助",不能依賴。
而且跟ESP車身動態穩定系統這類鬼門關前救你一把的設備相較起來,ASP的重要性並沒有比較高。
再說有ESP也不是無敵的,偏偏鍵盤酸民開始炒作"有ESP就什麼事故都不會發生"、"有ASP就不會撞車"的荒謬理論。
只能說,眼睛要雪亮一點,開車是人在開不是電腦在開。
設備再多都是輔助,大雨天還超速行駛自以為沒事很穩的人,往往都是第一個出事的。
第十一點是未來汽車公會辦的車展還會不會辦在南港,我是認為機率很大。
畢竟這次展覽在各項數據上都突破以往紀錄,實在沒必要再退回面積小很多的世貿展區。
只是還是那句話:不要每次都把賣車當作主軸!你要賣車就不准收門票!
最後是各位期待的那個
可惜沒錢買人像鏡,也沒錢買閃燈,因為用到的次數太少了買了不划算XD。
這次車展拍妹的蜜蜂比起以往要多上非常非常多,本天兵沒那個本領跟蜂群戰鬥所以只能撿場邊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