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昔日的台灣 九份金瓜石一日遊(中)

走到老街巷底後,我們先行折返回豎崎路。

也就是通往昇平戲院或是阿柑姨芋圓的道路。

 


路很窄之外,還很陡。

斜度大概有20~30度吧,如果你是從昇平戲院開始往上爬的話會更有感覺。

 

經過阿妹茶樓


這間就是最著名的九份夜景拍照點,但不是在茶樓內往外拍夜景喔。

是在外面拍茶樓的夜景。

 

阿妹茶樓旁的礦工雕像


這邊可以暫時休息一下,不過外面太陽很大所以還是繼續走吧。

 

從豎崎路抵達輕便路後,回頭一望


這段路大概是九份街區裡面最有風味的一條道路。

 

 

昇平戲院

DSCF1780

到了,就是這間看起來像是巷子底老舊建築的建物。

 

回頭望一下輕便路


來的時候比較早,所以前方的小空地上人潮並不多。

 

特寫一下戲院

DSCF1792

昇平戲院是當時最熱門的一個公共場所,古早時期大家的娛樂就是去戲院看戲。

而昇平戲院從以前跳歌仔戲的演變成放電影的,之後因為人口嚴重外移導致客層流失而停止營業。

後來才重建為展示當地鄉土風情的博物館。

 

門口的售票亭


以前的貨幣是有"角"這個單位的,其實現在還有,並未廢止。

如果有去郵局買郵票的應該也會知道郵票有未滿一元的價位,那個0.5元就是五角,但因為現在沒有五角的貨幣流通所以都湊成一元。

 

戲院內撥放著很古老的電影,好像是悲情城市吧。

反正戲院是免費入場的,裡面坐了滿滿的人,因為外面實在太熱了XDDD。

免費的椅子、免費的冷氣、免費的電影,難怪高朋滿座XDD。

 

戲院外的立碑


終於知道要學日本人了喔,日本人超愛在古蹟附近插塔宣示其歷史價值,就算只是一堆土也照插不誤。

這塊立碑上寫著新北最古老的戲院,始於昭和9年(西元1934年)。

 

 

在戲院吹完冷氣,再回到老街簡單找個麵店解決中餐後,前往下一個目標。

 

回到豎崎路與老街的交叉點,這次我們往上走。


會經過泥人吳鬼面具屋。

 

然後來到這邊


阿柑姨芋圓,在這種熱死人的超級大熱天裡有一碗冰芋圓可以吃真的是太感動了。

來九份本天兵只想吃這間,因為這間的冷氣跟電扇還有座位都很多。

 

至於無敵海景嘛...

DSCF1825

其實不一定要在裡面看,走到再上去一點點的九份國小後沿著下坡走過去就可以看到了。

照片正中央的島嶼就是基隆嶼。

 

 

接著來到五番坑


五番坑就是五號坑道,當年挖金礦的。

 

如今已經整建為一個小公園


坑口為了安全考量當然是封閉起來,而且裡面有很多地下水滲透出來。

 

在五番坑前的輕便路通往昇平戲院的路上,是拍基隆山最好的角度之一。

DSCF1846

因為沒有電線擋住視線XDD。

 

 

最後我們來到這裡


湯婆婆的房子?相信各位已經知道了。

 

是的,最後一個景點當然是繞回來拍阿妹茶樓囉


 

拍攝阿妹茶樓最普遍的攝影點就位在阿妹茶樓隔壁,礦工雕像上方的海悅樓景觀茶坊。

其實不用進去也能拍個八成左右的景致,怕進去會不好意思的大德們,附近拍拍多少也有幾分像。

 

大概就像這樣


晚上來的時候應該會更美,白天大概就這樣吧。

 

 

 

看完九份的美景後,接著往金瓜石參觀。


 

(下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