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之島景點] 江之島 江島神社(上)

江之島,有聽過的大概都是在旅遊節目上聽到的吧

 

對台灣人來說,江之島是個只存在於電視節目與旅遊網站的地方

對日本人來說,江之島卻是個自古以來的傳統度假勝地

 

 

行文之前,先幫各位大德解釋一下幾個問題

 

1.

江之島是一座島嗎?

 

Ans:是,江之島是一座不折不扣、位於湘南海岸的島嶼

 

2.

所以江之島不是像社子島那樣只是個河川所形成的沙洲?

 

Ans:不是,他是一座島嶼,貨真價實的島嶼

 

3.

江之島怎麼去?

 

Ans:走路、坐船、坐車都可以

古早以前只能趁海水退潮時所冒出來的連島沙洲來通行,或是坐船

但是拜於現代造橋工藝與材料科學的進步,江之島與本州島之間已經蓋好了一座橋梁可以直接通行

 

4.

所以去江之島不用像是去綠島蘭嶼那樣坐船坐飛機?

 

Ans:是,用走的都會到,當然你也可以坐船

 

5.

江之島有什麼好玩的?

 

Ans:看完本天兵的網誌就知道

 

 

我們搭乘江之島電鐵,來到江之島站

 

下車時的觀光客數量之多

絕對不輸鐮倉大佛所在的長谷車站

 

不過本天兵的習慣是"如果不趕的話,慢下來拍拍不同事物"

右邊那棟建築物一樓門口有直達的鐵軌耶,結果回來一查才知道原來是江之島電鐵公司的本社大樓

 


江之島車站內有個小小花園

花園名稱叫做GA電,其實就是Garden的意思啦

 

 

出站後其實沒有很明顯的路標指示,不過根據經驗"這種時候只要跟著人潮走大概就會到了XDD"

可以發現其實通往江之島的路並不大條,是連輕自動車會車都很困難的寬度

 

走到尾端的地方有一間Lawson

很好認吧,而且這邊就有一間旅館

 

再往前一點

觀光案內所就到了,這邊要走地下道來穿越馬路

照片的左手邊裡,那個往下的斜坡就是地下道

 

換個角度

照片中央就是江之島,可以清楚的看到島上顯眼的江之島暸望燈塔

 

在湘南地區,最要注意的是這個

老鷹,不是麻雀是老鷹沒錯,他們會飛下來搶你的食物

所以千萬不要邊走邊吃,你會被老鷹搶劫

 

當然也有街頭藝人在路邊演出

那尊金色的雕像就是街頭藝人,真的就像雕像一樣一動也不動

不過小孩子靠近的時候他會動他的帽子來逗弄小孩XDD

 

 

好啦,過橋啦

提到湘南就會聯想到機車旅行,很多日本民眾會選擇騎機車來江之島度假,相當愜意

不過本天兵還真的遇到很有湘南暴走族味道的騎士

因為他們不只騎改裝速克達之外,甚至還站著騎車,對,站著!完全就是暴走族給人的傳統印象,只差沒理個飛機頭而已了

看到那位騎士的當下我跟同伴都笑噴了XDDDD

 

橋上人來人往

其實人蠻多的,橋下就是連島沙洲

 

證明一下江之島真的是島

橋下是有水的,或者該說是海,這是座跨海大橋

拍的時候並不是滿潮,加上水面很淺,所以顏色並不是大家印象的藍色

 

這座連島的弁天橋說短不短,說長不長,大約400公尺的長度

走著走著也快到了,順帶一提行人走的是江之島弁天橋,汽車走的是江之島大橋

 

 

來到江之島,映入眼簾的是

這棟...土產大樓,店名是貝作

 

右邊則是江之島天然溫泉

這間是江之島Island Spa別館,洗溫泉的

 

正面的大街長這樣

江之島上能走的路沒幾條,這條算是最主要的觀光大街

當然,行人優先

 

這條路其實是江島神社的表參道

所以鳥居當然是不可或缺的,這個是銅作的喔

 

過了鳥居後

就開始上坡了,從這張圖也能看出為什麼行人優先的原因,因為太窄了XD

 

旁邊的惠比壽屋

這是旅館,非常老牌的旅館,因為他創立至今已經有三百五十年的歷史了,三百五十年!

 

島上的郵局

很小一間

 

走著走著

鳥居就在眼前

 

很快的

江島神社的鳥居到了

 

後方的瑞心門

龍宮造,取自龍宮印象的造型樓門

 

一旁的告示牌

祭神與嚴島神社一樣是宗像三女神,祭祀的弁財天當然也在

 

換個角度來看瑞心門

 

接著,爬樓梯囉

江之島與一般岩石構成的海島一樣,中央都有一座山

而神社就是沿著山路來建立的

所以來到江之島,爬山,很正常,各位大德記得要備一點基礎體力來健行

 

 

這個看起來像是佛教的雕刻是弁財天童子像,就位在入口處不遠的階梯上

為什麼看起來很像佛教的雕像呢,是因為弁財天原本就是佛教的

弁財天以前是佛教的辯才天,看到天結尾的相信大家就會知道是佛教的

但其實這位神祇是印度教的辯才天女,反正都在印度發跡的,久了就混在一起了

 

佛教來到日本後大為盛行,各地的神道教神社都開始合祀神道教與佛教

出現神社境內出現三重塔或是五重塔與鳥居並列的景象

江島神社在江戶時代的時候祭祀的也是弁財天,非常有名

而且當初神社的名稱是江島寺岩屋本宮、上宮、下宮,不是現在的江島神社OO宮

 

但在明治時期施行神佛分離政策後,接連而來的毀佛行為導致各地的佛塔不是搬遷就是拆毀

江島寺以前保有的三重塔也因為神佛分離的關係而拆毀

 

就在這個時候,尷尬的情況出現了

因為各地瘋狂祭拜的財神:弁財天,就是佛教的神祇,有神像的

結果政府頒布命令叫你說清楚講明白到底你拜的是神還是佛,是神就不能有佛像

這下該怎麼辦呢?日本人想到的方法有三種

 

 

1. 把佛教的弁才天延伸為神道教的弁財天

跟政府說我神社裡拜的是神道教裡七福神之一的弁財天,是神不是佛,沒事兒沒事兒

或是另請神明,把弁天神社降為附隨的神社求低調

 

2. 直接改拜宗像三女神之一的市杵嶋姫命

這位女神是代表海上的神明,與印度教裡辯才天女的河神地位相似,甚至把市杵嶋姫命當作弁財天的也有

 

3. 乖乖搬出去

像是宮島著名的嚴島神社,就將原本祭拜的弁才天像直接移到宮島岸上的大願寺

 

4. 我管你的,佛照拜、舞照跳、經照念

不過這個是少數案例,而且通常都會說自己拜的是市杵嶋姫命女神,避免被抄家

所以第四項其實是特例,不列算在內

 

 

江島神社選擇的解決方案是2,直接改祀宗像三女神,但保留兩座弁財天像於奉安殿內

佛寺的名稱也改為江島神社,原本的岩屋本宮改為奧津宮,上宮改為中津宮,下宮改為邊津宮

並且把當初給參拜者住的設施改為岩本樓旅館

 

只是信徒心有不甘(X),捐贈了一座"弁財天 童子"雕像來紀念當初的弁天信仰

於是就出現了神道教社院境內出現佛教雕像的奇景

 

 

旁邊的告示牌

其實這塊牌就解釋了江島神社的歷史,使用了很多漢字相信台灣人也看得懂

看不懂的,本天兵已經在上文幫你寫好了

 

上來的第一座神社是邊津宮

很多人排隊來祭拜,這邊可以簽御朱印

只是御朱印要排隊就是了,須等一小段時間才能簽完

 

說到簽御朱印

神社方直接擺告示牌告訴你有兩種可以選XDDD

當然也可以兩個都簽,不愧是神道教的神社,腦筋轉得就是快

 

外面的手水舍

我猜大概是因為海神的形象,手水舍出水孔是龍頭的造型

 

而且手水舍不只一處

因為江島神社是沿著山路來建立的,為了顧及爬不了階梯的老人家,他們蓋了電扶梯

這座簡易手水舍就是給搭電扶梯上來的民眾使用的

 

旁邊的錢洗白龍王

就是給你洗錢的,對,洗錢,把錢放進水裡洗

自從北條時賴拿了鐮倉市佐助谷的岩壁中湧出的泉水來洗錢,祈禱家族繁榮後

大家就開始流行用水去清洗錢幣或是紙鈔,求取財運到來

 

有小籃子給你用

造景還故意做了個水道讓你方便洗錢

 

至於前文提到的弁財天像

就安座在這裡,外觀看起來相當的顯眼,畢竟是遊客祭拜的重點之一

 

 

(下篇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