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講到鶴岡八幡宮,就不得不從距今千年之遙的平安時期開始講起
當時源賴義至奧州(古時的陸奧國簡稱,現今的東北地區,不是南半球的澳大利亞)赴任
源家大老赴任後開始跟當地的安倍氏開打,直到1062年結束,史稱前九年之役
結束之後,隔年1063年,源賴義就從京都的石清水八幡宮勸請來到鐮倉地區的由比濱,開啟了鶴岡八幡宮的歷史
之後於西元1180年,源賴義那位得勢的子孫輩
也就是傳說中第一任的征夷大將軍 源賴朝,把他祖先當年勸請過來的神社
從海邊的鶴岡若宮遷移到他的權力中心:鐮倉地區
於是,鶴岡八幡宮就這樣誕生了
現在看到的鶴岡八幡宮是從1191年來的設計,那年剛好社殿大火,於是就改為上下兩宮的設計
而本體建物則是1828年德川幕府所下令改建來的
我們從JR鐮倉車站出來,映入眼簾的會是這個有鳥居的小巷子
這條其實是"小町通り",也就是小町街,其實是商店街,不是表參道
雖然有個鳥居在這邊但不是表參道,鳥居上面寫的也是"八幡宮近路",各位不要走錯了
因為我們來的很早的關係
商店都沒開XDD,其實我超級喜歡這種都沒有人的寂靜感
而且商店街入口就有一間橡實共和國
就是賣吉普力商品的店,很多地方都有
真正的表參道其實是在外面的大馬路上
這座是第二鳥居,就位在馬路的正中央
而這正中央就是鶴岡八幡宮的表參道,給人走的,車輛請走兩旁
至於為什麼不是第一鳥居,其實很簡單,因為第一鳥居離這裡還蠻遠的XDD
沿著這條路往海邊走850公尺就會走到第一鳥居,有興趣的可以走走看
一旁的石碑
上面寫著鶴岡八幡宮
一旁的解說牌
寫明鐮倉地區的觀光景點
正對鳥居拍一下參道的樣子
還蠻有氣勢的,可惜兩旁的櫻花沒開
接著我們沿著參道往前走
兩旁不時會有這種古樸的民家,不過這間其實是賣蕎麥麵的
叫做段葛 こ寿々,聽說蠻有名的
這間是三河屋本店,賣酒的
因為看起來很古樸就拍了XDD
回來查資料才知道原來是昭和2年建立的,目前是都市景觀指定重要建築物
這間是郵局
之所以拍的原因是因為它的名稱:雪之下郵局
有看過果青(果然我的青春戀愛喜劇搞錯了)的朋友就會對這個名稱很熟悉,與前面提到的由比濱
其實渡航在取名的時候就是以鐮倉地區的地名為主
雪之下、小町、材木座都是鐮倉地區的町名
而比企谷則是古地名,現在那邊叫做大町
除了古老的建築以外
其實這邊很多的建築都是新蓋的
像這間是人力車的店家,剛好看到他們出車就拍下來
走著走著
第三鳥居到了,這邊就是鶴岡八幡宮的領土
鳥居後方就是通往神社的參道
正中央是給神明走的
雖然我們只能走兩旁的道路
不過這道路其實還蠻華麗的
有注意到為什麼入口是橋嗎,其實是這個原因
這是源平池,入口的橋樑就是要跨過連接兩個池的水道
參道一景
因為來的很早的關係,路上沒什麼人,攤販也很少
走著走著
手水舍到了
照慣例的拍一下
剛好抓到一個沒人的空檔
社務所也很好心寫了洗手的方法
首先用水洗淨雙手
接著用手接勺子舀起的水來漱口
最後將勺口向下擺好
當然裡面有很多眉眉角角沒寫進去
其實不要說外國人,連日本人都不一定知道正確的手水舍洗手方法
再往前走就是舞殿
傳說靜御前跳舞的地方
近拍一下
這邊也被稱作是下拜殿
走了這麼久,終於要來到鶴岡八幡宮的拜殿了
不過在那之前你必須先爬上這個大石階梯XD
上了階梯後
上拜殿前的大門就近在眼前了,這裡還有警衛阿伯會親切的跟你打招呼喔
近拍一下八幡宮的牌
可以注意到八幡宮的八是象形,還蠻特別的
一旁的授予所
鶴岡八幡宮的授予所不只一間,這間是離本宮比較近的
來到這邊,一定要拍的是這個
從大石階梯往下拍,舞殿、鳥居、參道連為一氣的景色
本宮拜殿內是不能攝影的,其實應該說是你跨過那個樓門就不能攝影了
裡面空間很窄,樓門到拜殿的距離很短
左右採不對稱設計,右邊沒路,左邊通往寶物殿
寶物殿內有一些歷史古物可以看,但數量不多,念在票價不貴之下還可以看一看
雖然本宮無法攝影,不過鶴岡八幡宮其實還有蠻多景點可以看的
(下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