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兩罐啦,也差不多該寫點心得了
這隻機油的數據如下
API:SM/CF
AECA:A3/B4
Viscoslty Index:172
Viscoslty at 40C:90mm2/s
Viscoslty at 100C:14.7mm2/s
其他認證:MB-Approval 229.5、BMW-LL-01、VW 502.00、VW 505.00、Porsche A40
照慣例的這隻機油用在GSR-125上,每2000公里 or 一年換一次
交換時會順便把機油濾心也一併更換
第一支用的時候感覺有一點油打架,不過很輕微不用太在意
第二支下去就很順了
騎起來的特點:順,滑順
0~60km/h的常用區間錶速很快的就能抵達,不暴力但也不慢
引擎轉速相較起來比較低一點
抑震效果:還不錯,不太像低號數機油的感覺,反倒有一點像5W-50
熱油速度:快,天氣熱一點大概騎個1km左右就又順又穩了
其他:這支好像停產了,elf官方現在把產品線改為EVOLUTION而不是EXCELLIUM
不過差距應該不大
結論:這支的優點是便宜,200元以下的方便好油
閒聊:
現在能夠通過MB-Approval 229.5的5W-40機油,其實當作10W-40在用就好了
機油科技一直在進步,5W-40也不是什麼新潮的機油號數了
像LFA是因為活塞速度太快,加上Mobil 1也沒什麼機油好用,所以才標5W-50
現在Nissan GT-R原廠都建議你使用0W-40的機油了,非特殊需要何必使用高號數的機油?
更何況是一般常用轉速落在3000rpm以下的四缸中小型車引擎,引擎溫度根本沒多高,活塞速度也很慢
所以現在看機油我都只看5W-30以下的,5W-40就當作舊時代的機油標準
更不用說5W-50、10W-60這種恐龍規格,一般環境下根本不需要啦,而且這種番數的都太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Corolla原廠官方建議使用0W-20的機油
美國喔,是那個冬天吹暴風雪夏天吹颱風,一堆沙漠的美國喔
相較起來台灣根本四季和煦,但是台灣這邊保養廠卻建議車主使用5W-50的機油
不就代表保養廠從一開始就是隨便來,有機油就好
其實引擎真的是有機油就好...不要低於下限、不要變質,其實用什麼號數根本是其次
Altis使用手冊連20W-50都敢寫進建議範圍了有啥好怕的
之前家裡Altis開去原廠保養,本天兵還不是自己跑去買Mobil 1 0W-40給原廠加
(就是上面寫European Car那支美規油,946ml)
換完後油門輕快又省油,抑震效果又好,何必用那麼黏的
至於機車引擎
一般125c.c.空冷引擎結構簡單,活塞速度也不快,工作溫度也沒有想像中高
汽車機油的保護力絕對是綽綽有餘,SAE黏度指數不用那麼高
所以現在我不用高溫流動性指數在50以上的機油
順帶一提,0W-20只是SAE針對流動性所標示的數據,不代表保護能力
黏度、抗剪力、總鹼值等等是另外標的
所以最常出現的謬論是0W-50高溫保護性會比0W-20還高,這是錯的,必須更仔細的看測試報告才準確
所以下一支機油打算挑戰0W-20的黏度,至於是哪一支就等要換的時候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