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這麼長的標題了XD,這次是一堆耳機的試聽心得
為了不賣關子,這邊先把耳機清單列一列讓各位大德自行參考
(以下依照字母順序)
AKG
K545
BeyerDynamic
Xelento
In-Ear
PP8
Sony
MDR-Z1R
茶樂音人
Co-Donguri雫
音茶樂
玄Ti Plus
緋Ti Plus
粹
其實還有試聽小鐵的耳機,不過這邊直接統整到下一篇去
測試設備清單
訊源:Apple MacBook Pro Retina
DAC:Apogee Groove、TEAC HA-P50SE
USB線材:免費爛線
轉接頭:Audio-Technica AT519CS 6.3mm轉3.5mm轉接頭
(以上設備皆為自行準備,HA-P50SE為友人提供)
試聽地點是各位很熟悉的加煒,有茶有沙發還蠻棒的
首先是K545
無圖,加煒的試聽機已經很舊了
試聽心得:
初聽與自家的242HD很像,沒什麼低頻
女音很亮,感覺像音色準的老鐵三角,聽起來很爽
跟242HD不同的是242HD平鋪直述,這隻人聲集中有個性
缺點是解析力蠻弱的,跟時下流行的乾淨通透高解析有相當程度的差距
配戴感:
不會夾頭,但這支很舊了,所以參考而已
耳墊(就是單體外面那一圈海綿)尺寸算中間尺寸,不會太小卻又不夠大
接著著是Xelento
這隻之前就試聽過了,主要是友人想聽聽看,我就順便拍
小聽一下心得與之前一樣,就是很拜耳
聲音對了就會有微甜圓潤飽滿的人聲與圓潤的低頻,整體都很出色
但是耳管就真的很短,我還特地詢問店員,結果得到的回覆是"Xelento本來就這麼短沒辦法..."
再來是友人試聽的In-Ear PP8,我順便借來聽聽看XD
無圖,整隻黑漆漆很難拍
試聽心得:
一言以蔽之就是模範生
什麼都會,從上到下從高到低都很完整,該有什麼就有什麼
硬要說的話就低頻弱了點
用時下流行的乾淨通透高解析這三點來檢視的話,只有通透感有一點不足而已其他都有了
但對我這種吃重鹹的來說就缺少一點樂趣
配戴感:
雖然In-Ear是IEM耳機,但試聽機應該是公模
看外型感覺很大一顆,戴起來意外的沒什麼明顯感覺,畢竟是IEM
接著是全套Sony大法:Sony MDR-Z1R + Kimber Kable 4.4 balanced cable + Sony TA-ZH1ES
這套的擺放很有趣
Sony規定店家要整套系統包含展示螢幕等等一起擺放在指定位置
而且還不能隨便移動,可以隨便亂玩但不提供其它線材
所以這邊我是直接扛macbook過來,請店家提供Audioquest Evergreen USB Cable
透過usb連接TA-ZH1ES
試聽心得:
一言以蔽之就是流行樂之王,聲音很完整,從高到低,餘音繚繞
但我自己覺得啦,這組的升級感太小
畢竟Z7聽久了感覺從Z7跳到Z1R後,聲音的進步幅度遠小於售價的進步幅度
因為今天這三咖加起來官方售價超過十三萬...
若今天玩家要選擇監聽鑑賞級的耳機組合,其實不一定會看上Sony
而且Z7也不是完全不能玩的耳機,前端針對高頻加強後Z7也會有不錯的進步
當然我還是覺得Z7渾厚有力的低頻是我迷戀他的主因XDD
配戴感:
跟Z7差不多,都是非常舒服的滿分設計
接著是茶樂音人 Co-Donguri雫
這隻我想試聽想很久了,因為他是音茶樂的合作品牌
不是子品牌喔,茶樂音人是TTR旗下的品牌,與音茶樂有技術合作
如果想聽音茶樂的調性,又只想看入門款式的話就是這個牌子了
試聽心得:
一言以蔽之就是根本變態
解析力不只這個價位的水準,大概有七八千以上價位的耳道式耳機實力
女音有一點點音茶樂招牌的狂感,很亮
鈸的聲音則是完全遺傳自音茶樂,清楚、明確、快速、清亮、有形體
分離感也絕對超越這個價位的水準
低頻的部分偏少,但不會沒有,比較淺就是了
用手機輕推也有相當不錯的表現,不需要強求DAC與AMP
整體來說這款耳機有著非常全面的表現,與早期音茶樂的耳機相比有著更完整的音樂表現
用時下流行的乾淨通透高解析這三點來檢視的話,這隻的C/P值破表
他的表現,就是完全的乾淨通透高解析
配戴感:
尺寸很小,還蠻輕的,耳塞戴久了不會有明顯的不適應感,也不太會鬆脫
最後是本天兵來加煒一定會聽一下的音茶樂
這邊我跟友人商借TEAC HA-P50SE與自己的Groove一起交互測試
玄Ti Plus
圖片我忘記拍了,請諸位大德自行想像緋TI的紅色導管換成黑色的樣子
音茶樂的Ti Plus系列算是第三代了,前兩代以Type-I、Type-II為名
外型上最大的差異就是那一圈抑振處理的殼變成鈦金屬,所以才取名叫做Ti Plus
試聽心得:
還是很亮,但是理性很多很冷靜,以前是超狂超病(一代)、很病(二代)
相較於緋Ti Plus人聲略不突出,比較融合在一起
定位精準明確、快速,手起手落都很清楚
接手機聽也算好聽,人聲很近,解析力還是很好,跟以前比起來差很多
至於接DAC個人比較推薦能夠推出足夠推力,低頻略多聲音較為寬廣的系統會比較好
以當天帶去的HA-P50SE與Groove相比,個人比較喜歡Groove推出來的聲音
配戴感:
與前兩代無異
緋Ti Plus
跟玄Ti Plus是兄弟機
試聽心得:
跟前兩代相比還是很亮,但聲音冷靜很多
人聲結實突出獨立,只是對我來說怪聲比較多,齒音也較多
這兩支的差異就在人耳的對應
外耳道比較長的適合緋Ti Plus,正常長度的適合玄Ti Plus
那要怎麼知道自己的外耳道有沒有比較長?其實很簡單
兩隻都借來聽聽看,選最喜歡的那隻就對了,誰管他耳道長短,又不是IEM
配戴感:
與前兩代無異
粹
這款是音茶樂本家用來推廣用的等級,價位比起上面兩支主力親民
外型大致上與緋、玄差不多,最明顯的差異是相位補正管的顏色改為銀色
試聽心得:
一言以蔽之就是Co-Donguri雫的全面升級版
跟上面兩隻比起來,粹給你清楚直接的聲音,比較特別的是BASS很搶戲
以時下流行的清楚通透高解析來看,這隻除了BASS比較搶戲以外都符合
較可惜的是人聲略無音茶樂感,畢竟是入門推廣用的
配戴感:
與前面兩隻無異
因為文長的關係,鐵三角的放下一篇
這次最讓我驚訝的還是音茶樂的進步,雖然少了以前那種又病又狂的高傲感,卻多了幾分實用性
其他的就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