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參觀Sony 70周年展,滿滿的年代物

這次的Sony 70周年展就位於華山藝文中心裡的某一個角落

要稍微繞一下才會發現

DSCF2051

展示廳外面有很明顯的70周年裝飾,旁邊就是Sony販賣處以及咖啡店

 

一進去是講解Sony的命名由來,有趣的是本來的品牌名稱因為念起來太像虧損的"損に(sonni)"而改成Sony

接著就是歷史回顧

 

DSCF2057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這個三色的"新力牌"廣告

以前Sony的中文是"新力",而不是現在的索尼

而目前的索尼則是從2009/4/1(from wiki)開始全球統一譯名

 

提到歷史,一開始打亮Sony招牌的應該是特麗霓虹映像管電視

現場也有展示,不過太多人拍了就沒拍XDD

DSCF2087

所以我拍了這個,有沒有很懷念XDD

 

但說到Sony,大家印象最深的應該還是"他們很喜歡搞自己的規格"這件事吧

最著名的首戰就是錄影帶時代,Beta v.s. VHS

DSCF2054

這台就是用Beta帶的錄影機,當時Sony是Beta陣營的,或者該說Beta只有Sony...

當時的三巨頭:Sony、JVC、松下(就是之後的Panasonic)分別推出Betamax(Sony)跟VHS(JVC)

後來松下改支持VHS,以及Sony不願意開放Betamax的規格授權,所以beta帶就沒落了

 

順帶一問:還有多少人記得Panasonic在台灣是叫做松下電器與國際牌的?

 

 

這場戰爭不只是Sony著名的規格首戰,也奠定了之後30年Sony搞自家規格時的強硬態度

因為後面沒有展示機可以拍,所以我就簡單講幾個Sony硬搞自家規格卻失敗的案例

 

1. MemoryStick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以前Sony的記憶卡規格是MS卡,不是現在普遍的SD卡

記得當初買一張Sandisk 1GB的Memory Stick Pro Duo卡要快五千元

 

但MS卡的失敗Sony並不孤單,因為當時SD卡還沒稱霸的時候小型記憶卡規格本來就亂七八糟

後來SD卡才慢慢變成主流

 

2. UMD

PSP的遊戲光碟,當初為了虐老任,Sony又出了當時PS1大成功的招式:光碟片

但是掌上型遊戲機哪可能放那麼大張的CD片或是DVD片,所以Sony推出了UMD光碟片

UMD的全名叫做Universal Media Disk,翻成中文就是通用媒體光碟

六公分直徑的卡夾式光碟片裡可以放900MB的資料,還可以做雙層的變成1.8GB

比CD-Rom的650MB大了不少,體積也小了很多

加上卡夾式外殼設計,收納起來方便許多,也不用擔心手去碰觸光碟的讀取面

 

雖然命名上叫做通用媒體光碟,但是到最後只有PSP在使用

最大的原因與betamax一樣:Sony不開放規格授權,所以沒有空白片以及燒錄機

能夠讀取UMD的機器也只有PSP而已

所以隨著PSP停產,UMD也跟著消失了

 

3. FastPort

以前Sony跟Ericsson一起搞出來的手機廠商:Sony Ericsson

旗下的著名手機都是使用這個介面作為連接線、充電blabla等應用

現在因為USB的小型化因素,所以大家才改用Micro USB作為傳輸介面

 

FastPort哪裡失敗?對消費者來說最直觀的因素就是:他很容易接觸不良

FastPort的接點是完全裸露在外,不像USB是在凹槽裡面,所以很容易摩擦到其他東西

加上FastPort的線比起Micro USB還要貴!而且不通用

所以後來Sony自己吃下Sony Ericsson後也不搞FastPort了

 

當時搞特規的手機廠商不是只有Sony Ericsson,而是當時大家都愛搞特規

後來Micro USB興起,以及各國法規強制規定充電器的線材接頭規格,眾廠商才乖乖使用統一規格

FastPort只是眾多沒落的規格中的其中一員罷了

 

 

另外一個沒落的規格是這個

DSCF2076

MD,裝音樂的媒體界面,也算是音樂界中的傳奇了

要不是因為黑膠更為廣泛,不然這些老規格早就一起沖進歷史的洪流裡了

如今Hi-Res的崛起,CD片除了聆聽以外就是實體收藏用的目的

而下一代的實體音樂儲存介面也因為網路頻寬的快速發展而不被重視,這就是時代的潮流啊

 

 

說到Sony,除了家電以外台灣人最有印象的應該就是這個

DSCF2061

PlayStation,到現在依然是劃時代的娛樂產品

這邊展示的PlayStation 1代是很早期的機種

DSCF2065

這個外部連結的接孔很早就廢除不用了,因為根本沒多少周邊會去使用他

早期的PS1台灣數量並不多,因為當時大家都在玩SFC

直到FF7跟陸行鳥大舉倒戈後PS1在台灣才翻身,不過日本那邊也翻了就是XDD

 

這台是PS one

DSCF2068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這個小可愛,當初本天兵本來想買的

現在想想有點可惜,因為這台不僅是PS家族第一款將尺寸縮小的改良機種

這個圓滾可愛的外型也是後繼無人了

 

 

接著是全世界都大成功的PS2

DSCF2071

延續自PS時代的成功腳步,PS2打的就是快狠準

早上市(快)、很有效的媒體宣傳(狠)、網羅大量當時一線二線的遊戲廠商投靠(準)

PS2從初期就奠定了當代遊戲機霸權的基礎

還記得當時最有趣,也最有名的新聞是:PS2禁運,因為可以拿來當飛彈晶片

西元2000年的媒體不像現在有社群網站人人都可以當記者,當時的主流都是看電視報紙等由媒體主導的管道獲取新聞

所以掌握住這些媒體管道,再放一些當時聽起來很聳動、現在看來會被當內容農場的新聞就能快速地打響名號

PS2能不能當飛彈晶片根本是偽命題不值得討論,這個炒作的手法就如同現在的內容農場

 

屏除那些亂七八糟的新聞不看,PS2定下霸權的三大關鍵到現在來看依舊很重要

對手的SEGA DreamCast(還有誰記得SEGA當初有出主機的?)、微軟XBOX、老任GameCube

在這三個關鍵點上都徹底敗給了Sony

造成了SEGA從此以後再也不搞自家主機,轉變為遊戲軟體與博弈廠商

微軟早早的收掉XBOX,學PS2來個快狠準的方式出了XBOX 360大成功

老任也自GameCube後再也不搞高規格主機戰,而是老任說了算,其他廠商乖乖旁邊站

 

展出的這台PS2還是最早期,最難搶的SCPH-10000型日規機

DSCF2080

想當初PS2曾經有台灣店家把日幣售價當台幣賣,39800台幣,你沒看錯(賣的那家很有名,以前啦)

而當時為什麼會這麼難搶,主要是因為料件短缺

就跟當時PS3剛上市時遇到的問題,以及PS4 Pro剛推出時遇到的問題一樣

台灣直到2002年才上市,晚了日本市場兩年,上市時的機種型號則是SCPH-30007,上市售價是11280元

所以這邊展示的PS2可是爸爸級的

 

 

最後的是PS3

DSCF2074

這台是初代的厚機版本,也是最容易故障的那一代

來到PS3,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PS之父久多良木健為了追求規格而不斷地疊料在PS3計畫裡

從最開始的新月形手把、雙Cell處理器等

到後來妥協而改成PS2外型的手把加上六軸功能,以及取消第二顆Cell作為顯示晶片改由NV的RSX晶片

也因為這些原因使得PS3讓人有一些把柄可以說嘴

除了DS3(PS3的手把)的握感讓人提不起勁,以及後來才加入的震動功能

RSX的效能低落拖累PS3的遊戲畫面等

但扣掉那些,PS3的規格以現在的標準來看依然相當的瘋狂

非對稱式處理器Cell從結果來看是IBM坑了這些日本朋友一票,但效能上的確是相當頂級

記憶體直接使用XDR作為主記憶體,成本成了唯一問題

手把可以對應七支,根本沒幾款遊戲會用到七個手把

標配HDMI接孔,當時可沒有這麼普及啊

標配BD光碟機,這可是Sony當初最重要的戰略計畫

標配可抽換式硬碟,換硬碟的風氣頓時成為了主流,因為60GB真的太小了...

 

來看看這台的型號吧

DSCF2083

CECHA07,正統60GB台灣機,PS家族自PS2開始只要結尾是7就代表是台灣機

PS1代的台灣機型號則是SCPH-5503

 

就結果而言,PS3是成功的

多虧了另外兩個對手後繼無力,PS3的銷售是倒吃甘蔗

加上BD播放機的功能,就算不玩遊戲也是一台出色的BD Player

現在本天兵的PS3 Slim除了偶而跑跑GT6以外就是當BD Player在用

 

而在PS3身上,本天兵也有一些甘苦談

例如首發的PS3 60GB,也就是這次展示的機器,本天兵當時也買了

那時候一台要17980新台幣,也是目前為止PS歷代家族中量產機訂價最貴的一台

硬碟也換了,換成更大容量的2.5吋硬碟進去,後來證實的確有這個必要

以及必備的PS3厚機死亡黃燈我也遇到了,這些在本天兵的網誌中都能找到

而PS3也是本天兵第一次"同一代買了兩台"的遊戲機,因為第一台燒了...

後面買的PS4與PS4 Pro嚴格說來並不算,如果買的是PS4 Slim的話就是第二次了

 

 

除了遊戲機的貢獻,Sony還有另一個台灣人不太知道的東西

DSCF2085

那就是電子寵物AIBO

因為日本人養寵物非常盛行的關係,Sony就推出了電子狗

本來以為電子寵物就不會有寵物過世的問題,只是Sony後來也終止了AIBO的維修服務

不要看這電子狗蠢蠢的,日本人當初搶這台搶到瘋掉

不用餵食、不用處理排遺、不會亂叫,根本是劃時代的寵物

 

 

Sony 70周年的展覽商品其實不多,大概30分鐘就能參觀完了

官方還在展示廳內特別規劃一個現代的臥室,裡面擺滿了最新的Sony玩具如氣氛燈喇叭、Z9D電視等

很有時代進步的意味

 

而隔壁三創一樓則在展示這個

DSCF2043

Frame Arms Girl今年(2017)4月會動畫化,原本在樓上的銷售商下來一樓擺攤宣傳

不過人不多就是了,商業氣息太過濃厚

隔壁的刀劍亂舞攤還比較精美一點,但刀劍亂舞鎖定的客層不是本天兵所以就沒拍了

 

 

DSCF2090

原來台灣的HERE地圖車是Subaru Forester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