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茶樂這家耳機廠如果知道的人,想必也是箇中高手了
這間公司的創辦人是當初從Sony畢業的山岸亮
當年負責耳機、麥克風等設備的開發,累積了許多經驗
個人風格特別強調平衡、共振抑制的設計
2010年創立了音茶樂這間耳機製造公司,從此開始了傳奇的音茶樂歷史
本天兵之所以會耳聞這間小眾廠商,也是透過網路上輾轉得知
他們的耳機製造量非常非常的少,每一款都強調其獨特的研發技術
包含透過特殊構造達到共振的抑制,振膜甚至鍍上金屬
利用各種方法來達到社長所追求的音質
這次難得到了加煒,當然要試試看這間傳說中瞄準極小眾市場的怪傑
測試環境:Apple Macbook Pro Retina(iTunes類比輸出)
試聽曲目:J-POP、ACG、電影原聲帶、歐美流行、金屬
首先上場的是:緋(AKA)
音茶樂這家的耳機最明顯的就是上方獨特的共振抑制管
在 緋 這支耳機上則塗成了紅色,也是除了 櫸 以外最好認的音茶樂耳機
(因為 櫸 是音茶樂唯一的木殼耳機)
給懶人的簡單結論:極度的中高頻取向,這耳機根本有病!
聽感表現:歌曲一催下去馬上就被他超亮的聲音給嚇到
他的亮法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輕亮高亢,而是像刀子一樣亮到像在刮人
特別以鈸之類的金屬樂器最為明顯,非常的尖銳
三頻取向完全偏向中高頻,低頻相當的弱
音場也因為太亮了,難以分辨其他樂器的存在,所以層次感也很差
節奏感相當的快
人聲非常的近,聲線帶有冷澀感,氣音之類的也相當明顯
解析力偏強,如果聽vocaloid曲目會有很明顯的人工電子音
樂音則是完全的崩壞,拿來聽OST會瘋掉
佩戴感:很輕!而且原廠一律採用Comply耳塞,所以很好戴
隔音效果比較差,線很軟所以聽診器效應不明顯
心得總結:這耳機真的有病!
要把他推好,前端要噴非常非常多的錢
拿MBPR來推根本是亂推XDDD
接著是 玄
跟 緋 比起來只差在平衡管是黑色的,其他的外觀差異很難分辨...
給懶人的簡單結論:要比有病,玄 絕對是重症病患
聽感表現:跟 緋 比起來低頻更少了,基本上是沒有
樂音也幾乎沒有,只剩下負責主旋律的樂器還在而已
玄 跟 緋 相較最大的差異在於人聲表現
相較於 緋,玄 的人聲比較溫暖柔順一點,或者該說更病態一點
因為它能夠讓一首歌的女主唱從原本的正經八百感情投放
變成了忽快忽慢,把聆聽者欲擒故縱玩在鼓掌之間的病嬌模式
層次感比起 緋 要更差,音場也是
佩戴感:請參考上面的 緋,因為外型重量幾乎一樣,耳塞也一樣是Comply T-200
心得總結:病入膏肓的耳機,非常難處理
要推的好所下的心思可能難以想像
當然也可以不處理,就這樣被它玩在掌心之中也是一個樂趣(?)
聽完了一代,接著就是二代的 玄弍型
跟一代的外型差異我已經分不出來了...
給懶人的簡單結論:緋 的低頻稍微多一點的版本
聽感表現:聽感比較接近 緋,畢竟這兩隻在官網是放在一起介紹的
人聲較為柔和一點,音色也比較暗一點
如果把 緋 形容成利刃的話,玄弍型 就比較像是鈍化的刀
也因為三頻相較起來均衡了一點,所以樂音之類的都比較明顯了
BASS也長了一些回來
相較於 緋,玄弍型 是比較耐聽的
佩戴感:請參考上面的 緋,因為重量尺寸,甚至連耳塞都幾乎一樣
心得總結:終於遇到一個比較沒那麼病態的音茶樂了,也相對的比較耐聽一點
但並沒有因此而減少了音茶樂的自我特色
聽完後問了一下店員,沒想到音茶樂的大魔王:楓弍型 居然也可以試聽
二話不說馬上請店員借出來聽聽
外型長這樣,跟 玄 很像,但是本體中間連接耳機線的那一塊是楓木
也因為如此才取名為 楓
給懶人的簡單結論:音茶樂的最終救贖
聽感表現:我真的很後悔聽了這一支...
因為它是 緋 的超理性版本,三頻均衡了很多
低頻量很少BASS力道也小,但是可以潛的很下去
只是它畢竟還是音茶樂家的耳機,所以還是很有病
中高頻取向的設計且帶有非常強的解析力表現
輔以不搶戲卻很有輔佐效果的低頻演出
人聲細膩不粗,餘韻柔順不會刻意拖長
齒音不明顯,換氣轉氣都能感受的到
拿來聽男聲會覺得歌手年輕了15~20歲
佩戴感:請參考上面的 緋,因為重量尺寸,甚至連耳塞都幾乎一樣
心得總結:不愧是大魔王,我超後悔聽到這支
身為一個不專業的小鐵迷,楓弍型 根本就像一劑病到沒藥醫的藥方
輕輕鬆鬆的把人推入這個大坑裡面
如果有預算的話真的很想帶個幾款回去,只可惜...唉
音茶樂就是給這些小眾市場的極端產品
相較於FitEar的高昂售價,入手音茶樂所要擔心的應該不是他的價位
而是他生產數量太少,導致你可能買不到這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