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篇,繼續來看看這歷史的軌跡吧
最可愛的PS:PS One
這款真的是有史以來最Q的PS,圓滑的設計讓我當初也很想要弄一台來玩玩
下面也有我在上篇所提到"第一款中文遊戲",就是當年的射鵰英雄傳
沒買的原因是下面這個
當年也是PS2發售的時候,這款全世界賣最好的遊戲機
雖然硬體規格是三強中最爛的,但是仗著龐大的遊戲量的支援,一路紅到PS3
當年的三強不知道各位還記不記得,分別是Sony的PS2、Sega的DreamCase
以及任天堂的GameCube
DreamCase也是SEGA最後一款主機,相當的可惜
現在的Sega也是淪落吃老本的,但至少沒有像SE幾乎把所有家當都搬到手機上面了
人中之龍、初音未來這兩大招牌依然能夠撐著SEGA這個老骨頭
這邊也是私心拍的ICO,真的是大作
下面的GT資料片也是超好玩的,片頭把場景搬到機場
由印著PolyPhiny Digital招牌的機尾做為開場
隨著渦輪葉扇轉速逐漸提高,主題車款M-Benz SL也緩慢的從機棚駛出
跟著客機一起起飛並且徜徉在跨海大橋上向前奔馳,真的是讓當時的我非常的感動啊
想回味的大德,我特別到Youtube上找了一下,讓各位回憶一下當年的美好XDD
這片也是唯一一片被我玩到夾說明書的卡榫斷掉,有夠扯XDD
接著是Dream Shuttle
在日本很常見的行動展示卡車,但是在台灣卻是第一次
夢幻般的卡車XD
接著,PSP發表了
現場展示的是1000型的日規機,台規機則是在之後才上市
本天兵的台規機一直到現在都還在運作,想想也快10年了
當初就以超強規格想要屌打任天堂的GBA,但老任的本家遊戲與神奇寶貝大軍實在太強
使得強調"把PS2帶著走的遊戲體驗"反倒變成一個口號而已
因為遊戲其實沒那麼熱賣
但PSP卻是推生一款日本大作的推手,那就是目前已經變成只會出資料片的"魔物獵人"系列
本來在家機上,魔物獵人的聲勢頂多偏中上等級
但是在強調可以"多人連線"、"帶著走遊玩"的體驗實現後,魔物獵人的銷售量瞬間爆紅
也拉抬了PSP的銷售
從此以後魔物獵人就狂出掌機版
初期PSP一堆小毛病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包含口鍵手感不佳、塑膠框體容易形變導致UMD蓋卡榫被打開
不過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UMD這個媒體失敗,沒辦法推廣到其他地方
因為授權、製作都被Sony掐死死的所以很難施展
加上光碟讀取實在太慢了
所以在之後的PSV才又變成記憶卡的方式
我很無聊的拍了一下他的序號
確定是日規機沒錯,如果要展示初代台規機的話
我這裡有主機跟配件、外箱等等都還在唷
再來是讓Sony差點滑一跤的產品
PlayStation 3,右邊還有當初處理器Cell晶片的廣告文案
久夛良木也是因為PS3所以才被鬥下台的,為什麼?
因為PS3上市初期規格開太高,生產非常困難
包含藍光光碟機、Cell晶片、專用的XDR記憶體等等,在當時的成本都非常高昂
而繪圖晶片卻省了,跑去改用nVidia的半殘商品,導致效能與預期的有一定程度的落差
而且PS3當時身負許多重責大任,包含PS2時期的遊戲壓力、藍光光碟的推廣等等
原本要採用的新月形手把也取消,改成傳統的PS外型,取消震動附加六軸感應
變成說初期的評估版本跟後來上市的版本差太多
而售價卻一樣高昂,導致PS3只有初期的時候大家搶著要
但是搶了之後卻發現沒遊戲可以玩!
PS3初期的遊戲陣容真的跟當時的PS2差太多
加上對手微軟的二代機:XBox 360相對低的成本、友善的開發環境、燒不完的資助金等等
更猛烈的是Wii所建立起的體感旋風,兩者徹底的挖光了PS3初期的資源與人氣
前期的PS3真的是被壓著打,直到後來才漸漸的扭轉
能夠扭轉情勢,最重要的還是Sony並沒有放棄這塊市場
後來不斷的強化遊戲陣容,從以日本為主的PS2時期漸漸改成歐美開發商
PS3也變得比較具有全球化的樣貌
除了自己努力不懈以外,Wii體感旋風崩盤的太快、微軟後期無力也給了Sony一個機會
反倒讓PS3變成一個馬拉松跑者,一直跑到了PS4上市了還是很有軟實力
只是當初的規格開得太過奇異,異質多核心的CPU證實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IBM騙完這筆後也跟Sony分手了
繪圖晶片則是沒人敢跟nVidia合作了,微軟的XBox吃過一次虧哪敢再上當,現在輪到PS3而已
專用的XDR RAM成本太高,Sony吃過這次虧後再也不敢開出特殊規格
有價值的只剩下藍光功能,PS3也只能在這邊稱王而已
本天兵也在這邊買了兩台PS3,一台是初代首發機
另一台則是FF13的同捆非限量機
初代厚機的高溫接點脫落造成死亡紅燈問題真的太嚴重了
之後改款的Slim板就大幅的改善了這個問題,除了硬碟會掛掉以外...
(還好硬碟可以換,紀錄只要用PSN Plus備份到雲端就好)
幸好當時Sony在遊戲這塊還有PS2多少補一點
PSP也不斷的有佳作產生,論話題性的延續上Sony是還沒嘗過敗績
最後一款的PS2是傳說中的超薄機
這款也是當時最頭痛的PS2,因為當時的改機晶片用在這款超薄PS2上面會燒掉XDD
而且當時這款沒辦法用HDL,所以要玩黑的都會買他的前一款
而這款PS2也是最後一款有辦法賣黑的家機PS系列了
PS3的盜版是靠韌體改刷,但是成功率沒有以前PS2這麼高
而且不像PS2時期的無腦玩法,PS3的盜版限制太多了,手續也是
所以改PS3的小賣店非常少,一方面是因為麻煩且不太穩定
二方面也是Sony在台灣查的兇的關係
其實不用查店家有沒有做黑的,光用進主機要綁遊戲片就讓小賣店受不了了
接著時間拉到近代
PS Vita來了,旁邊醜到爆炸的PS3 SuperSlim也來了
而這個PSP的接班人徹底的遵守了後PS3時代Sony的遊戲機設計思維:一切大眾化
處理器改成了ARM,繪圖晶片改成iPhone上面的PowerVR家族
一切從簡,一切都用現有的東西盡量去拼湊
唯二特規的只有記憶卡、遊戲卡夾、OLED而已
而OLED螢幕在第二次改款也被改成一般的LCD
因為Sony學乖了,開發環境盡量不要搞太特規,不然開發商會跟不上
只是掌機的市場已經被手機吞了大半,兒童向的市場則是長期被老任給把持
所以PSV未來的銷售,只能看有沒有獨家的大作再次降臨了
最後是PS4
PS4今年也一歲了,遊戲則是逐步跟進
目前最可靠的遊戲陣容也只剩下Sony這一塊餅了
加上開發初期不斷的向開發商示好,所以作品都能夠接力產出
硬體規格也徹底的大眾化
包含了AMD的X86處理器、AMD的筆電繪圖晶片、GDDR4記憶體
所有你看得到的零件幾乎都可以在家用電腦裡面找到
要說這個世代Sony與微軟都是拿PC換殼當家機用,相信大家應該都不會有意見
反正遊戲機的重點在遊戲,硬體規格是不是特規、頂級其實都不重要了
PS4的畫質依然很屌,1080P幾乎都可以穩上
首發的價格也沒有像PS3初期一台要17980,而是12980就有
盡量大眾化已經變成了這個世代遊戲機的準則了
最後是旁邊這個小東西
我出門前才在用這個玩野球魂XDDD
不過這款是目前賣的最差的PS家用主機,因為同質性太高
而且沒有足夠的附加功能,遊戲也不是每一款PSV的都可以玩
只希望Sony能夠聰明一點,好好活用這個小東西才是上策
順帶一提這款也是最便宜的PS家用主機
聽說單主機不含手把好像有辦法不用1000元新台幣就能購入XDDD
歷史迴廊逛完了,最後就是遊戲體驗啦XDDDD
我只能說Sony真的超有心,把各代PS都拿來試玩了
而且還不只是試玩而已,連佈景都刻意規劃成當時的風格
最令我感觸良多的就是PS1這塊
千禧年前,各位的家裡都還是傳統映像管電視的唷
下面還有一台錄影帶的放映機,以及迴帶機XDDDD
聽說那台映像管電視是Sony特地找出來的骨董
遊戲當然是最經典的FF7啦,裡面放的應該是初版,遊戲界面是日文
我在排隊的時候剛好有三個玩家在玩
看到他們在玩的氣氛就跟我當年窩在電視前玩PS如出一轍啊
(只是主機不用倒過來就是了XDD 當年PS1讀取頭快掛的時候可以把主機整個上下顛倒來讀遊戲片XDDD)
最有感觸的真的就是這一塊了
PS2則是放GT4,當年玩到不想玩,感動到眼淚流乾
PSP則是最紅的魔物獵人,現場還可以四人連線對戰
PS3放的是最後生還者
PSV、PS TV則是魔龍寶冠
這一排都是LCD螢幕了,對面那排復古區還在傳統映像管
這邊正在試玩魔龍寶冠
之所以拍這張的原因是因為右邊的PS4不給拍
剛好左右兩邊的擺飾是幾乎一樣的,所以我就拍這個當作參考
旁邊的PS4展示的是The Order 1884,因為未上市所以工作人員表示不能拍
但是可以試玩,這也是我第一次玩到PS4
心得:我在玩CG吧...
不誇張,Full HD時代的遊戲機一跑起大作就是讓人感覺像在看電影一樣
畫質好到超扯
但是他刻意拉的上下黑邊給人感覺很煩XDD
手把握起來也是非常得順手,比起DualShock3還要順太多了
要我形容的話DualShock3就是兩隻手像是平行線一樣握著左右兩邊
大改的DualShock4則是呈現"八"字,非常符合人體工學,重量也不重
遊戲心得如下,遊戲礙於篇幅我就不介紹了
試玩的是第三章,對手還是人類,主角手上拿的是鋁熱槍
一種先發射鋁片再點燃的大範圍火焰武器
操作起來就是傳統的歐美第三人稱射擊遊戲
畫面幾乎沒有任何的輔助資訊,就跟頑皮狗的遊戲一樣
說這樣會讓玩家有強烈的帶入感,可是我覺得這樣很煩XD
試玩的篇幅非常的短,遊戲體驗一人10分鐘
我7分鐘左右就把體驗版破了,如果是第二次玩的話大概3分鐘吧XDDD
離開前看了一下遊戲牆
細數上面的遊戲,每一款都能點起我的回憶
或許我的遊戲里程有大半都是PS家族的,但這並不表示我是個無腦索粉
純粹只是因為我在這個平台上,找到符合我的遊戲
五彩繽紛的遊戲牆,刻劃的不是一間公司的業績
而是所有玩家共同持有的那一分美麗回憶
每個玩家心中都有自己的一道遊戲牆,相信當你回憶起那面牆時
臉上一定能充滿著燦爛笑容
人生因笑容而美好,與各位共勉之
期待,下一個10年
以及,下一款傑出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