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有劇情洩漏,不多說先來一張電影票
好了,來聊這部電影
KANO主要是改編於1931年嘉義農林學校打進日本甲子園的故事
不是紀錄片,只是以紀錄片的角度去拍攝的電影
所以會有一部分的改編,但是...
這部片的考據相當的詳細,詳細到片中有原住民語、日語、台語、客家語
小球員演的日本腔也相當的像,那時代的日語都是後天學的
所以講起來拐彎抹角
好了,不聊考據了
這部片一共演了三個小時,其實缺點很多
劇情稍嫌零散,人物角色刻畫的不夠深入
運鏡也是,缺乏很多Hollywood式的運鏡手法
所以感覺看起來就是與一般時下的歐美電影稍微的不一樣
主題曲也是一用再用,好像編曲的只作了這首曲子一樣
但是因為這些缺點,所以KANO就不好看嗎?
錯了,就是因為這些小細節,所以KANO才會這麼成功
從一開始打混摸魚水準的興趣棒球,到近藤教練的加入後才開始正式的訓練
看著這些小朋友們一步一步的成長,到顛覆台灣全島,挺進日本
心情轉變的描述不像歐美電影那樣眼的很清楚,但卻是一股潛移默化的力量
漸漸的,觀眾的心也跟著球員們一起踏入甲子園的草皮上
隨著吳明捷投出的每一顆球,劇情也越來越到高潮
雖然最後沒有改編到讓嘉義農林拿下甲子園優勝,但第二名就跟這部電影一樣
不是最好,卻已深刻的感動了所有觀眾的心
錠者在觀眾席上喊著天下嘉農的時候,那股感染力不僅影響了觀眾席上的觀眾
同時也影響了坐在螢幕另一側的我們
國片需要進步的空間還很大,題材也不該侷限於本土情懷
但是KANO之出色,的確是近期國片的佼佼者
或許整齣劇有許多的小缺點,但是那已經不重要了
KANO的出現,再次喚醒了那段歷史
當時魏導演在賽德克巴萊上映後表示自己全心全力在KANO上
如今看過電影後,真的能感受到魏導的用心
在PTT上看到有人跑去看了兩次、三次的
我相當佩服他們的膀胱可以撐住這麼多次三個小時的忍耐
也是因為KANO的成功,才會誕生這些三刷的勇者
我來,我看,我感動
KANO中的每一球都投進了我的心中,不知道這些小球員的努力是否有打動你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