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醉魅Z Sony Xperia Z開箱與心得(下)

最後就是各位期待已久的拍照大亂鬥啦

為什麼要叫做大亂鬥呢?呵呵

 

因為我連Fujifilm X20也拉下來一起鬥啦!

所以這場戰爭是X20、XZ、Arc S三個的大亂鬥!

亂鬥的場景就在初三的小鴨擂台上

首先是X20,題目是一出基隆火車站的海港大樓


接著是XZ,第一張是自動模式,第二張是風景模式



最後是Arc S,不過這邊我只拍了一張,用夜間人像模式


 

第二個場景是小鴨旁

X20,這張我有用後製加亮,所以參考就好


XZ手動一般模式


XZ手動風景模式


Arc S一般模式


Arc S風景模式


 

第三個場景是小鴨本體

X20


XZ手動一般模式


XZ手動風景模式


Arc S一般模式


Arc S風景模式


 

以上三組,手機組的部分對焦點一律都是圖片正中央,照片皆無後製

XZ設定:解析度5MP、HDR關閉、白平衡自動、ISO自動、測光置中、影像穩定器關閉

Arc S設定:解析度8MP、白平衡設為日光燈(我忘了調回來...)、測光置中、影像穩定器啟動

 

XZ解析度才設到5MP算是我的失策,因為XZ解析度一共四個選項

分別是13MP(4:3)、9MP(16:9)、5MP(4:3)、2MP(16:9)

根據多年攝影經驗,這種小感光元件的相機解析度通常降一階會比較好

偏偏又剛好他次一階的是16:9,所以我就降到一樣是熟悉4:3比例的5MP

沒想到Arc S設定居然是4:3的8MP

可是也沒辦法,因為Arc S再下去要到2MP才有4:3

所以才會出現Arc S解析度設定比XZ要高的狀況

 

其實這三組的差異性都不大,甚至有些人可能會看不出X20的優勢在哪

因為這三組都是大景,如果都拿傻瓜方式拍的話,X20的確會被當白癡打

但是脫離了大景之後,來到其他地方的話就會有差了

 

例如這張



上面是X20、下面是XZ,兩者的解析度差不多

一樣都是隨手拍,一樣都是大景

X20加0.33EV輕鬆拍出適當的好照片,XZ要玩還得進設定慢慢調

所以這張XZ來不及加EV,而且顏色也不討喜,鏡頭也不夠廣角,油畫感相當重

別忘了XZ因為來不及加EV,不僅快門差不多、光圈還更大、ISO還更低

只能說手機的極限就是這樣了

前面三組也是,手機裡的小感光元件進光量遠遜於一般相機

所以拍起來都灰灰的,拉高EV又要擔心ISO飆高或是手震

 

看完大景,接著看特寫照

這邊我就沒有一個一個來比較式拍攝了,XZ拍起來大概就這樣


這張是XZ拍的,淺景深有營造出來,花托與花瓣的細節也掌握的不錯

問題是整張照片偏綠,花蕊部分相當的平面缺乏立體感與細節,背景的散景也不夠

 

X20我刻意挑這張出來


因為這張很有富士的清透感,誰勝誰負已經很明顯了

XZ拿來作為日常生活的簡易拍攝絕對是足夠的,但是要跟專業的比還差的遠

而且XZ的拍照很有Sony的感覺,就是白平衡有點抓得不太準,但是細節的解析力卻是相當優秀

 

 

好了,最後是簡單的使用心得

我用簡單的條列法來一一闡述

 

一:好大支...

這個尺寸已經是單手使用的極限了,我的單手大拇指都滑不到對角線的另一邊

放進口袋裡面也是很有感覺,甚至有點卡卡的

其實光是Arc S放口袋有時候都會卡卡的了,更別說是大上一大圈的XZ

可是也沒辦法了,去年跟今年的旗艦機都是接近5吋的體積

要小一點,雙生兄弟的Xperia ZL小XZ一些,但是它外形我無法接受

 

二:順啦

APQ8064雖然是前年的規格了,但是一般使用上根本無感

加上2GB的RAM與16GB可擴充的儲存空間,使用上完全是綽綽有餘

這也再次證明了Android軍備競賽是一項愚蠢的競爭,打到現在不僅效能提升有限

耗電跟發熱倒是飛快的成長

ZU與Z1所搭載的S800有多熱,我是記得很清楚的

當然,我也不是站在反對效能進步的立場,而是希望在進步的同時

也能同時考量到溫度與功耗,畢竟這可不是家用桌機 or 用錢堆效能的Server

 

三:相機好用

前面一大篇就在講這個了,而且跟hTC比起來

Sony在設定上可玩的功能要多太多了

同樣是對花拍特寫,家母的蝴蝶姬總是會對焦到後面去

而XZ則一直能夠快速的對到指定的對焦點

換句話說,蝴蝶姬拍大景OK,但是要拿來拍特寫之類的就捉襟見肘了

 

四:喇叭小聲

這種防水喇叭的共通缺點似乎都是音量不夠大,加上XZ把喇叭放在右側

剛好是右手握持時掌心會壓住的地方

這一點在Z1也得到了改良,喇叭直接移到了下面

雖然音量一樣偏小,但是至少不會被擋住了

 

五:防水我怕怕

其實也是這一年來看太多Xperia防水機進水受潮的抱怨文

雖然沒進水的也很多,但是總會怕怕的

就當做多一層保護這樣

 

六:Xperia中文鍵盤已停止回應

這個是目前4.3的一個大缺點,內建的中文鍵盤有時候會無緣無故當掉

不過我自己都是用LimeHD在輸入,雖然目前還沒插記憶卡所以懶得下載字庫暫時放著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把內建的中文鍵盤給關掉XDD

 

七:螢幕其實沒那麼糟

原本大家砲火最猛烈的就是XZ的螢幕是採用VA面板

問題是我比較喜歡VA啊...XD

相較於Butterfly那樣討喜的顏色,XZ的確很普通

不過也沒爛到說會讓人自卑的程度

但是亮度的確偏亮,建議調低一點

 

八:音質還是一樣普通

我在Arc S開箱文中提到Arc S內建播放器的音質爛得可以

現在XZ終於改搭上自家引以為豪的Walkman,但是提升有限

用FLAC檔播放,解析力略遜,樂音略乾,速度感也較差,整體取向偏重人聲

但是人聲略微甜美

以這樣的表現來說已經算是值得一聽了,畢竟Android家族能聽的也沒幾支

但是XZ內建的ClearAudio+我是強烈不推薦

開啟後的確聲音變近了,但是樂音全失,重低音變很重,人聲空洞無感情

這東西應該不輸hTC的beatsaudio,都是邪物

 

心得就寫到這邊,畢竟才體驗了沒幾天而已

接下來讓本天兵碎碎念一下

 

其實我一直在關注的是Z1,因為Z1真的改了很多Z的缺點

去年甚至差點就要換下去了

但是可惜就可惜在預算

口袋摸一摸,還是乖乖的辦了XZ

至於這次的主角XZ,其實各位不知道還記不記得

體驗文也有,當時對剩餘的RAM還有1.3GB感到佩服

發表文中提到XZ是否有改善,如今拿到XZ的我會回答:Yes and No

No的地方在於它的界面順手度依舊無法與hTC比,花俏程度也是

可以感覺的出來XZ的確是進步了,但卻又不夠好

Yes的地方在於Sony不斷的為XZ家族做更新,新版的4.3界面已經等同於一年後的Z1了

這是當初我買Arc S時想也想不到的地方

也因為這股誠意與絕美的外型,我才會轉而購入XZ

你問我會後悔嗎?如果Z1下個月進大嬸的話我一定會氣死XDDD

但如果沒有的話,以目前的價格與功能性而言

XZ的確是一隻值得考慮的手機

 

最後送上XZ的實拍照







最後這兩張分別是我目前的解鎖畫面與桌布

 

Z的魅力,不知道您是否跟我一樣有所體會了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