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硬碟空間不夠用了
所以只好又買了一顆2TB的回來拜
這次鎖定的硬碟一共有兩顆,一個是WD的紅標2TB硬碟20EFRX
標榜NAS專用,轉速5400rpm,特徵是溫度低
第二顆算是後來才發現的,就是本文主角Seagate ST2000DM001
一樣2TB的空間,但是轉速是7200rpm
傳輸速度較快,溫度據說也不會太高
但是這顆Seagate有爭議...
台灣販售的這顆ST2000DM001有兩種
一種是單碟容量有1TB的雙碟版,另一種是單碟容量不足1TB的三碟版
問題在於這兩種沒有辦法從產品名稱上分辨,只能靠硬碟本體外觀、重量與速度測試上區別
所以說買這顆硬碟基本上有點踩地雷的味道
但是衝著價位較低、溫度不會比較高、速度又比較快的三大誘因下還是買了
反正Seagate的換貨可以找原價屋,只比可以到光華六樓做RMA的WD差一點而已
好了,廢話不多說趕快來開箱
這個盒子是聯強自己的盒子
現在的硬碟都是從國外進口一批靜電袋裝著的裸碟,剩下的包裝都是由台灣這邊的代理商去處理
聊勝於無的背面
側面
連產品規格都懶得勾了...
拿出來
盒子內一共就只有這樣而已
泡泡墊、靜電袋、硬碟,剩下的就沒了
以前買硬碟還會附上一些配件,現在全部都偷光光了
價位卻依然與2011年泰國水災之前還要高,實在很難以接受
拿掉泡泡墊後
嗯,硬碟
拿掉靜電袋
真身出現
來看看是不是雙碟版的
Bingo
在這個地方,雙碟版的凹槽會比較深,三碟版則會非常淺
等一下再來測看看速度如何
接下來翻到背面
沒什麼東西,我也懶得拆機板看了,反正大概都一樣
接下來...上機啦
首先是剛裝上去的時候
溫度居然是最低的XD
不過這也不意外啦,我的電腦內硬碟的排列方法如下
Seagate
Intel
以上兩顆放在上位的硬碟架
剩下WD、Hitachi、Hitachi三個放下位的硬碟架
所以說Seagate的位置是最上面的,不用跟別的硬碟擠,溫度應該會是最低
接下來上機測試
我只跑一次,因為懶得跑了
順帶一題有些人會在4K QD32測試時當機,我也是
解決方法就是測試前把Avira(小紅傘)的即時防護給關掉,就可以正常跑完測試流程了
PS:怕圖片失連所以我把數據寫下來
(以下數據左讀又寫,單位都是MB/s)
SEQ:191.8、187.8
512K:57.45、86.27
4K:0.647、1.312
4K QD32:0.666、0.803
可以看到速度的確是雙碟板的成績
所以這顆硬碟的確是雙碟的沒錯
接下來是溫度測試
這張是開機後一個小時,Seagate硬碟正在寫入大量資料(我在搬檔案過去...)時節錄的
溫度可以控制在37度C,表現良好
實際丟檔案過去,寫入速度有80MB/S
以資料碟而言表現已經很好了,反正我也是當牧場在用
其實這顆是我第一顆Seagate的硬碟
之前seagate常不時爆出硬碟掛掉的案例,所以我很少買這個牌子
這次是第一次買,希望不要出問題囉
不過裝完這顆後我的主機板上所有的SATA接頭都被插滿了XDDDD
下次如果空間還是不夠的話,就得拔硬碟來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