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330 120GB SSD固態硬碟開箱與使用心得

 其實這顆是今年9月買的,想說累積一點心得再來開箱

當時剛好主流的那兩顆120GB SSD跌破3000元大關

 

話不多說先來開箱吧


正面,很有Intel的Style

 

背面


簡單介紹一下這顆SSD

 

打開箱子後...


喔喔,看到SSD了

 

繼續往下開


貼紙...

感覺很沒用的樣子

 

全部拿出來見客


一共有SATA排線、大4pin轉sata電源線、螺絲、3.5轉2.5硬碟架、Intel安裝說明光碟、快速安裝指南、貼紙

其實我就是看上這麼多配件才買的

 

本體來一張


毫無反應,只是顆SSD

 

背面


有傷痕?

看別人開箱好像也都多少有一些痕跡,就算了

反正盒子的封條是完好的

 

好了,上機啦


先把硬碟架拿出來,把一邊的邊框拆掉

 

然後鎖上去


鏘鏘,完成啦

(機殼是之前開箱過的海盜船500R)

 

好了,來分享一下當初買這顆時做的功課,以及用了兩個月後的感想

 

--購買前的分析--

有在做功課的都知道,目前市面上比較接近一般DIY玩家市場的就兩大牌子:Intel跟Micron(美光)

就拿3000元左右的價位來看,120G兩個牌子分別是Intel 330與美光 M4這兩顆

Intel跟美光的差異就在控制器,Intel是用SandForce

也就是所謂的SF控制器,而美光則是用Marvell

兩家最大的差異就在於SF控制器在經過大量且長時間的資料寫入後,速度就會大幅的衰退

而Marvell的衰退幅度比較低

 

但是目前看來似乎都是用OCZ的SSD來測試,OCZ早期的品質...嗯

加上Intel有自己的診斷工具與優化工具,以及良好的售後服務(聽說是Fedex到府收送)

 

所以就買啦!

效能什麼的,反正都已經超越傳統的HDD太多了

 

 

來一張兩個月後的測試圖吧


PS:系統是AMD 880G的主板,原生SATA3+Win7直接安裝的系統碟

 

循序寫入比較悲劇一點,循序讀取倒是還蠻正常的

其他的表現倒是還令人滿意

別忘了我在測試時並沒有將環境優化

什麼防毒啊P2P啊MSN啊都開著,完全處於一般使用者的狀況之下來測試

加上AMD的南橋效能本來就稍差一點,這樣的數據完全可以接受

 

 

--購買後的經驗分享--

SSD真的比HDD快太多了,這方面用文字敘述很難表達

什麼開機秒數啦、打開程式的流暢度啦都是要親身體驗才會瞭解

但是...

 

實際上當你從HDD系統碟換成SSD時,真的感覺不大...

換成SSD後對SSD的速度感會產生一種像是...很理所當然的感覺

甚至感覺遲鈍的消費者可能...感覺好像跟以前差不多

真正有感覺也只有上面講得開機速度跟程式開啟速度而已

 

 

真的要體驗HDD與SSD的差異,強烈建議你先使用SSD系統的電腦一個禮拜

然後轉回HDD系統!

我可以跟你保證,你會以為電腦當機或是故障...

光是開個程式,居然螢幕沒有任何反應,等了一段時間後才出現畫面

Windows更新檔安裝完畢,光是重新開機就讓你喝掉好幾杯的咖啡都還沒弄好

老實說...用過SSD後已經回不去HDD的世界了XD

 

順便貼一下前一顆系統碟的數據


這顆是之前在用的系統碟,現在轉為一般資料碟在用

型號是WD 2500YS,是一顆企業碟

跟SSD比起來效能真的是徹底的悲劇

而且,當要開啟在這顆硬碟上的程式時還得等個一兩秒才會出現畫面

(不要以為一兩秒很短,當你操作電腦時發生單獨的時間段差,感覺會特別的明顯)

 

 

--後記--

其實SSD已經是目前的趨勢,HDD只剩下大容量的優勢

如果還沒使用SSD的消費者,強烈推薦使用SSD來當系統碟

這樣才會真的有升級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