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 黑暗騎士 黎明升起觀後感(內有劇情)

這部Christopher Nolan所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的最終章,終於是到來了

(而我也在首映的第一周就跑去電影院享受了)

 

英文片名:The Dark Knight Rise

 


這次去的電影院是梅花戲院,我給他的整體評價:不錯,值得再去享受

第四排是相當前面的位子,但是看起來壓力卻不大

音響效果也很OK,環境整潔更不用說

每個位子的置杯架也都大的沒話講

 

好了,回到主題

這部的劇情我也不多做介紹了,各位大德去網路上隨便搜尋都找的到

可能還可以找到連整個故事都一字不漏寫出來的文章

 

這部我想探討的是:Christopher Nolan到底想帶給觀眾什麼意象

他所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老實說跟原作並不完全一致,或者該說帶有不少的導演個人思想

其中最重要的,我想應該是:英雄不再是英雄

 

為什麼?

 

在這三部曲裡先不談首部曲的開戰時刻(我忘了去看...)

二部曲的黑暗騎士、三部曲的黎明升起

剛好形成了起、成,以及合

開戰時刻將蝙蝠俠打造出來,黑暗騎士描述蝙蝠俠在高譚市的現況與困境

最後的黎明升起則是將蝙蝠俠昇華,成為真正的英雄

 

那為什麼我說"英雄不再是英雄"

 

在黑暗騎士以及黎明升起我們可以發現到Christopher Nolan心中的蝙蝠俠...還蠻弱的

被小丑耍的團團轉,好不容易打倒小丑後卻又不得伸張

之後蹲了八年,回來打擊壞蛋班恩卻又被班恩押著打,還被打出高譚市丟到再生池裡

甚至在第三部曲裡穿著蝙蝠裝現身的時間都很短

這代表什麼?蝙蝠俠說穿的也只是凡人,打不過一個後台開Bug指令的小丑跟體技點滿的班恩嗎?

我想不是...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為英雄能夠打擊壞蛋,為市民帶來和平

至少漫畫小說爸爸媽媽老師長輩都是這樣說的

但是在Christopher Nolan的蝙蝠俠電影裡,英雄不是蝙蝠俠

 

而是身為高譚市的每一個市民

 

在二部曲裡,要是渡船裡的市民按下開關,小丑就得逞了

但是市民有按嗎,沒有...

三部曲中,班恩控制高譚市並且實施階級革命

但並不是所有的市民都願意跟隨班恩

有不少人選擇低調過活,包含了副局長Foley

但在被關在地下好幾個月的警察以及特種部隊被救出來

並且開始進攻班恩的時候,Foley挺身而出了

雖然最後光榮戰死,但這代表了這場戰爭中關鍵人物並不是蝙蝠俠,而是每一個市民

蝙蝠俠只是一個起點,一個帶領民眾朝向光明與希望的指標

只有一個起點是不夠的,每一個市民發揮了他們自己的正義,才能夠從危機中獲得救贖

從此之後,英雄不再是英雄

而是一個信念,一個方向

蝙蝠俠最後演了一齣自爆秀讓自己完結,並且讓Blake接替他的意志

因為只要每個人發揮自己的正義,每個人都可以是蝙蝠俠

 

我想這是Christopher Nolan想要表達的意志,而這個意志是明顯的、淺而易見的

他不只是拍了一部超級英雄片,而是一部具有思考意義的電影

 

中譯的標題也下的很好,黎明升起代表著希望的曙光展露

偉恩從再生池回到地面時,周遭揚起的聲音意味著他個人的進化

同時也代表著高譚市的市民將從黑暗中脫離

 

黎明的升起並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一路上堅持的你與我

 

我對三部曲的評價相當的正面,雖然有些人認為第三部沒有第二部好看

也許是班恩不夠神吧

因為第二部的小丑,他的計謀順利到讓人懷疑他是不是跑去後台下Bug指令

常常都是小丑出現=計謀得逞,蝙蝠俠被當白痴耍

三部曲的班恩卻讓觀眾在螢幕前看得出來他是怎麼策劃以及實行,這樣的作法讓班恩比較貼近一般的罪犯

而不是像小丑給人像神一般的強大

 

而且三部曲中蝙蝠俠的道具用量很少,令人有印象的只有EMP槍、蝙蝠戰機、蝙蝠機車

頂多有用一下蝙蝠飛鏢這樣

拳腳功夫也被班恩打假的,布魯斯偉恩出現的時間比蝙蝠俠還要多很多

蝙蝠戰車還被被班恩幹走當巡邏車用

 

這樣看來,蝙蝠俠還真的挺廢的XDDD

 

 

之後如果有出藍光的話,可能會考慮收藏

畢竟這兩集真的很精彩

Christopher Nolan的功力真的沒話講